二年级上《登鹤雀楼》唐 王之涣

2019-11-29 18:28:1104:40 344
声音简介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7篇诗文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9 登鹳雀楼<一>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创作背景: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登鹳雀楼》唐诗童声朗诵

一年级小学生,标准发音朗读,朗诵古诗词《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by:萌萌小猪背古诗

草房子(秃鹤-白雀)

本产品主要描写了一个男孩桑桑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间,经历了许多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让少年桑桑获得了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人生启蒙,高雅由始至终充...

by:肉果讲故事

运城-鹳雀楼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永济市西南20公里处票价描述60开放时间08:00-18:00(夏季);08:00-17:30(冬季)乘车信息线路一...

by:恋景旅行APP

黄鹤楼讲解

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南岸的黄鹤楼公园内,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唐代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而名扬天下,有“天下江山第一...

by:风景在线导览

年级阅读 二年级上

帮助解决课内各种知识疑问,拓展课文中涉及的相关知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实践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大量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

by:花婆婆的菜园子

【二年级必读书目】山雀的日历

作者:【苏联】比安基它以拟人的手法,讲述了动物之间稀奇古怪的新鲜事,故事引人入胜,富有感情。把自然界里的生态变化清晰直观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从“春”到“冬”,比...

by:弓长_51

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二年级上册

语文名师:蝌蚪老师带你预习复习每一课!让孩子从此爱上语文!小学同步教材部编版语文知识讲解!1.预习部分,由蝌蚪老师帮你读通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

by:课课听_小学语文英语

《年级阅读》二年级上册

这是一套充满各种精彩创意的教辅书籍,是我女儿非常喜欢的课外读物,它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最好伙伴,父母的最好帮手.

by:奕霖耳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