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宝藏》第1集:“五十炼”钢剑

2019-12-02 13:56:0905:07 3827
所属专辑:徐州宝藏
声音简介

        在徐州博物馆,有一把钢剑名叫“五十炼”。这把剑全长109厘米,最薄只有3毫米。因为身上刻有金色的“蜀”字,最初发现它的村民,认为它是诸葛亮的佩剑。考古专家从剑身上的铭文,找到了它的前世证明:为东汉刘炟年间,一位叫王愔的成都工匠锻造的。


        那么,这把剑为什么叫“五十炼”?在徐州博物馆成千上万件藏品中,为什么“五十炼”钢剑能入围镇馆之宝。这不得不提到“炒钢”技术。


        “炒钢”技术,是炼钢史上的一次革命,是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冶金技术,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发明和广泛应用。因为在冶炼中要不断地搅拌,好像炒菜一样,所以称为“炒钢”。炒钢还需反复加热锻打,排除钢中夹杂物,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改善钢的性能。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锻打一遍,称量一次,减轻一些,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成语“百炼成钢”就出自这里。这把钢剑经历了至少五十次的锻打,所以叫“五十炼”,据考古人员讲述,“五十炼”钢剑出土时,虽经过近2000年,依然锋利无比,轻轻一划,刃锋力透十余层厚纸。


        “五十炼”的价值,不仅仅是国家一级文物,而是改变了中国以铜铸剑的历史,这也是它成为镇馆之宝的原因。


        剑,素有 “百兵之君”的美称。在中国古代,剑不仅是防身武器,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代怎么判别一个的人身份,看他的佩剑就知道了。甚至佩剑与加冠类似,逐渐成为贵族成人礼的仪式之一,《史记》中,秦王成人时就有“带剑”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习剑、斗剑、佩剑之风非常盛行,已经到了爱剑如痴的地步,据说,曹操就收藏了5把“百炼利器”;孙权有3把宝刀,其中有一把就叫“百炼”;刘备令人造了宝刀5000把,上面刻有“七十二炼”。

在中国古代,剑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具有承载风习和精神文化的功能。季札挂剑的典故流传至今,成为君子诚信的楷模。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途经徐国,就是我们徐州。徐君喜爱季札的佩剑,有心索取,却难于启齿。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决定把剑赠送给他,但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只好待其归来,才能了此心愿。不幸,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为兑现内心的许诺,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走了。直到今天,在风景秀丽的徐州云龙湖畔,有一座“挂剑台”,依然在传颂着季子挂剑的故事。


        “五十炼”在一次又一次的锻打中浴火重生,修成钢剑的正果。在历经人世间的血雨腥风后,随功成名就的主人遁入泥土。1900年过去了,它再次出现,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功勋与不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琥珀星尘

古代有钢材吗?恐怕没有,那为什么说是钢剑?

爱亚比亚 回复 @琥珀星尘

古代有钢啊

琥珀星尘 回复 @琥珀星尘

啥时候有的?我咋不知道

葡萄味的仓鼠

疫情期间不能去博物馆了,能在这儿听讲解真好

韩四月_ir

历史文化名城彭城。

祁业振

大美徐州

猜你喜欢
徐州宝藏

《徐州宝藏》是徐州博物馆与徐州广播电台联合打造的一档广播融媒体音频产品,精心挑选了最能代表徐州历史文化的文物,汇集了音视频、图文等多种表现手法,讲述文物背后的故...

by:听友39912360

松岭宝藏

莲花生大师亲授空行母益西措嘉之宝藏口诀

by:小桃子和小香蕉

松岭宝藏

《松岭宝藏》是莲师于九世纪驻留藏地时,所授伏藏教法第三部,其开示对象是较有经验的修行者,强调见地以及有缘念与无缘念此两种禅修的合一。是三部合集中指导内容最为细腻...

by:明恩学苑

鞠婧祎宝藏音乐合集

对不住大家啊,音效真的不好见谅鞠的歌还有很多但版权问题不能搬进专辑中所以实在是没办法了抱歉

by:九命相送_欣落

宝藏异事

记者晓川为了调查一桩离奇的棺材案,去了一个经常闹鬼的偏僻乡村,一个神秘的女鬼,一个关于百年宝藏的传说,引发了一连串诡异的事件。晓川总觉得身后有个影子跟着他……他...

by:忻筱羽

心要宝藏

从最基础的发心开始,臻至超越了心智概念所能及的──对究竟真理的直接体悟。本书教法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皆有其特定的主旨:首先讨论末法时期的衰败和众生的强烈痛苦;其...

by:鉴之界

宝藏时代

很久很久以前,处于平行宇宙的E星球正经历我们难以想象的磨难。严重资源分配不均的社会关系,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劣,所有的E星人都渴望被救赎...

by:华语音乐

绿色宝藏

作者:[英]凯茜·威利斯/[英]卡罗琳·弗里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标题:英国皇家植物园史话译者:珍栎出版年:2018-5定价:...

by:一天一页书

宝藏之谜

孙殿英打开慈禧陵墓之时,那慈禧竟然还有心跳和呼吸。而我得到的这张一号法币,可能隐藏着东陵宝藏的秘密

by:耳朵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