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宪问第十四》36-1573-191205

2022-09-13 23:45:2019:26 303
声音简介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一米阳光SunnyWang

恩怨分明,而事实上仇恨占据心里的时候,恩德就会记不住,能够始终存着感恩报恩之心的时候,那一些小小的仇怨真得会大化小,小化了。以直报怨、以德报怨,都是正向的观念,一是真诚、诚实,直白、不藏着不捏着,用真诚感动对方,化解对方的怨恨;二是预防,提前化解。

e6il5kujf51qn2pzkw4h

真正看破放下,明白是看破,放下仇恨,放下怨恨,因为嗔恨心,愤怒心,首先折磨的是自己。当没有仇怨的时候,仁者无敌,没有敌对,但是并不是是非不清,恩怨不明,这一点真得很值得我们好好地体会

孝笑_sg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在这里我们看到孔子提倡“以直报怨”,用公正的,直率的,光明磊落的方法,正确面对那些对自己不满或有抱怨的人,既不要冤冤相报,也不能姑息养奸。佛家更是教导我们:面对一切仇怨要尽量放下。其实当我们内心只有恩德时,那些仇恨怨恨都会自然消失,也就是仁者无敌。感恩师父慈悲智慧开示!🙏🙏🙏

zjuf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當內心充滿了感恩之心時,怨恨自然化小。仇恨心受傷的最終還是自己。不要因為恩而執著,也不要因為怨而過分的仇恨!感恩師父慈悲每日孜孜不倦教誨!阿彌陀佛🙏

猜你喜欢
《论语·宪问第十四篇》

钟茂森教授是金融学博士,融汇儒释道,他解读《论语》别有深意。

by:沈德斌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诵读—君子吉

国学儒学经典诵读《论语宪问》篇。

by:君子吉

論語不泥 14 憲問篇 最接地氣的口條解釋最高智慧

需要文字稿的同學請聯絡微信bksun8864,大師兄文山不泥,憲問第十四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五02、21、八13...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