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街巷之九十四:莫邪路

2024-03-03 12:40:3708:20 2162
声音简介

主播:梧桐  清秋




欢迎收听喜马拉雅主播电台“文化双塔”。双塔街道位于姑苏古城东南角,是春秋时期吴国王宫“子城”所在地,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有“天堂里的书房”之称。


辖区纵横交错的一条条街巷,就是遗韵千年的历史文脉。徜徉在街巷里弄,听一篇前世今生的故事,忆一段诗一般的如歌岁月,无论你是苏州人亦或是远道而来的游人,都可以在娓娓道来中品味一段心路历程。“品位街巷”专辑中,我们选取了街道百条历史文化街巷,细致整理成集,悉心分享给市民朋友。


下面,就由本期主播,用声音带领朋友们走进双塔街巷,品味子城历史。


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清秋,今天我们探寻的是一条带有神话色彩的街巷:莫邪路。


莫邪路位于苏州古城东护城河外侧,南起新觅渡桥,北至东汇路,全长4.6公里,中点与干将路在相门相交。苏州本无“莫邪路”,2003年,原侉庄路、气象路、后庄、葑门西街、庄先湾、网船湾、糖坊湾等七段护城河岸边的小巷统一扩建合并成了一条大马路,因为与干将路交叉,在相门桥下穿过,所以取名莫邪路,与干将路相配称。




干将、莫邪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出自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干将莫邪夫妻和宝剑的故事,在姑苏城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吴越春秋》史书中对这段传闻有详细的记载。


传说故事中,干将是春秋战国时的铸剑工匠,吴王命他铸剑,交剑之期将至,可剑仍未铸成,于是干将的妻子莫邪纵身跳入火炉,以身祭剑,终于铸成了天下无双的雌雄双剑,取名“干将”、“莫邪”。干将铸得双剑,便知功成后性命难保,就将雄剑藏于姑苏虎丘吴王墓,只将雌剑呈于大王。大王得剑果然爱不释手,但又怕干将再替别人铸剑,就把他杀了。之后,大王得知自己只得到一把雌剑,便昭布天下追寻被干将藏起来的那把雄剑。



干将莫邪的传说


干将的儿子赤长大后,根据干将留下的遗言找到那把雄剑,却被大王闻讯追杀。一名江湖剑客愿帮助赤复仇,密谋以雄剑和赤的项上人头进献请赏,再接近大王伺机杀之。赤听了这个刺杀计划,毫不犹豫,当下用雄剑自刎。剑客带着雄剑和赤的人头觐见大王请赏,并说须把赤的头放在锅里煮烂,雌雄剑才能真正发威。大王便叫人架锅起火,用来蒸煮赤的人头,并亲自去探查确认。剑客趁机拔剑把吴王的头砍落在大锅里。又手起剑落,把自己的头砍落在锅里。三个脑袋都煮烂了,人们分不清哪个是大王哪个是剑客和赤,后来就合葬在一起,称作“三头坟”。




干将莫邪铸剑的熊熊烈火早已经灰飞烟灭,但苏州人却永远记下了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传说。为了纪念干将,旧时苏州人把与干将墓相近的古城正东城门称为“干将门”,后又改为如今的相门。1982年,苏州古城进行改造,继而有了“干将路”。1994年,在新一轮古城改造中,干将路向东西两边进一步延伸,成为一条长约7000米,横贯古城东西的主干道。


有了“干将路”,却没有“莫邪路”,崇尚历史文化的苏州人一直觉得是一个遗憾,因为在他们心中,干将与莫邪不仅是一对夫妻,更是同为铸剑名家,是匠心、极致、奉献与力量的象征,是苏州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苏州古城东部七段护城河岸边小巷扩建修整后,就统一命名为“莫邪路”,使“干将莫邪”在苏州巷名上得以“团聚”。




从景色如画的莫邪路一路向北,可以寻到一座“伽蓝寺”。伽蓝寺前身为城东关帝庙,在环古城风貌带改造中,经政府批准移地重建并更名为伽蓝寺,并由明学大和尚题写匾额。寺庙三面环水,占地千余平方米,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伽蓝殿等建筑,虽不恢宏,却独有韵味,值得一赏。




得益于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莫邪路沿岸形成了一个大型带状亲水公园,绿地、驳岸、城墙遗址,构成了移步易景的画卷。过了相门桥,沿河设立了长长的木栈道,不时有行人从身边擦肩而过,临河驻足远望,美景尽收眼底。黄昏时分,夕阳如血、流水悠悠,几只渡船渐行渐远,慢慢融进昏黄的天色中,似乎要穿越回那个剑气如虹、战事纷争的久远年代。


这一段的街巷故事就到这里,下期我们将继续带领朋友们在姑苏子城的街巷中徜徉。

欢迎订阅收听“文化双塔”主播电台“街巷新声”专辑,持续关注我们。

 

摄影:素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品位街巷丨姑苏百条历史文化街巷

双塔街道位于姑苏古城东南角,是春秋时期吴国王宫“子城”所在地,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有“天堂里的书房”之称。辖区纵横交错的一条条街巷,就是遗韵千年的历史文脉。徜徉...

by:文化双塔

繁华深处的街巷

【内容简介】《繁华深处的街巷》系王剑冰主编的“乡愁文丛”之一种,是葛水平关于乡人和三晋大地的散文合集,收录散文30篇,另有代后记1篇。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写人叙...

by:主播青钰

新说古城老街巷

西安的老巷子,每一步都是历史,这些古街老巷,都有它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古街老巷,都有它独特的韵味。

by:有声西安

在欧洲的街巷中徜徉

作者美籍华人张菊如女士。现代文学硕士,1987年自费留学美国之前就职于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明清文学编辑。1991年获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后,就职于加州硅谷高科技公司至...

by:晴天有时下猪_1Z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

本书对镇江古街巷进行深入解读,从一个侧面挖掘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和丰富内涵。书中同时附有大量精美图片,其中绝大部分为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第一手资料...

by:立霞轩主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共收录了400多个镇江古街巷地名,时间横跨1700年。用词条式的编纂手法,围绕某一个地名,以掌故开头,考证历史资料,辨析民间传说。

by:凝霜6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序言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中华文化丰...

by:听友187512109

袁庭栋开讲《成都街巷志》

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所著的《成都街巷志》用了70万字和1209多幅图片,详细展示了500多条街巷、城池、河道、桥梁的命名缘由,以此记录老成都的历史变迁。

by:喜马拉雅_听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