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街巷之九十五:尚书里

2024-03-03 12:23:4808:25 2727
声音简介

主播:清风  晓荷




欢迎收听喜马拉雅主播电台“文化双塔”。双塔街道位于姑苏古城东南角,是春秋时期吴国王宫“子城”所在地,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有“天堂里的书房”之称。


辖区纵横交错的一条条街巷,就是遗韵千年的历史文脉。徜徉在街巷里弄,听一篇前世今生的故事,忆一段诗一般的如歌岁月,无论你是苏州人亦或是远道而来的游人,都可以在娓娓道来中品味一段心路历程。“品位街巷”专辑中,我们选取了街道百条历史文化街巷,细致整理成集,悉心分享给市民朋友。


下面,就由本期主播,用声音带领朋友们走进双塔街巷,品味子城历史。


大家好,我是本期主播晓荷。今天我们走入的小巷是尚书里。


沿十梓街辅路向东,过相王路,往前一个路口便是尚书里的巷口了。雨天潮湿,巷口处仍有几位老人就着几张凳子,躲在一把大伞底下下象棋。偶有行人路过,老人扭头一望,转而视线又回到棋盘上。




苏州原来有两条名为“尚书里”的小巷,一条在十全街东端;一条在人民路怡园的南面。1972年,根据地名工作的规定,一个地方不能有两个重复的名字,所以经过研究,最终保留了十全街的“尚书里”,怡园南边的巷子则改名为“怡园里”。


今天我们说的尚书里,位于苏州市区东南,北出十全街,南接彭义里,长200余米。“尚书”,是封建皇朝的官名,在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正一品,是朝廷重臣。尚书里的名字,就与曾经在这条巷子里居住过的官员有关。


根据卢熊《苏州府志》和冯桂芬《苏州府志》的记载,尚书里最早叫作“苏家巷”,因为宋代诗人苏舜钦曾居于此。庆历四年,苏舜钦因推崇改革新法被削籍为民,随后,他辗转来到苏州,以四万贯钱买下一座废园进行修筑,取土设塘、傍水造亭,因为有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诗句,将自家的园子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后来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用“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来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舜钦石刻像


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兵部尚书彭启丰在这里建造住宅,这条巷子就此更名为“尚书里”。


彭启丰是苏州人,他的祖父彭定求三十二岁高中状元,做官不久即退隐在家,后来奉康熙皇帝旨意,出任《全唐诗》总裁。彭启丰像祖父一样,而立之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


乾隆六年,彭启丰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路经宿州时,发现知州许朝栋赈灾不力,居民户籍登记不实,而凤阳知府梅毓健不亲自督察,随即将此事上疏禀告。皇帝立即派两江总督那苏图前去严查。第二年,彭启丰提督浙江学政,针对考试中存在的弊病,又向皇帝上疏,得到首肯。乾隆十年,彭启丰巡查发现浙江奸吏刁民侵占官湖为田,致使余杭、会稽、慈湖等地湖沙淤积,严重影响运输,而且还对过往船只多收过路费,他再次上奏,皇帝指示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彭启丰的忠于职守受到皇帝的肯定,于是乾隆十五年,皇帝授彭启丰为吏部尚书,后来又调任兵部尚书。



彭启丰石刻像


但彭启丰虽然奏闻过不少政务要事,但在政治上却建树寥寥。乾隆皇帝对他的评价是“才本中平,办理部务亦属竭蹶”,竭蹶就是存在困难、有点勉强的意思。又说他“学问尚优,办事本非所长”,用现在的话话,就是工作业绩并不突出。乾隆三十三年,皇帝下诏命其退休。


彭启丰为官期间,在葑门内建造府第宅院,具体地点是东起今天的苏州第十中学一带,西至相王弄,南临南园。自康熙至道光年间,彭启丰的府邸不断营建修缮,规模很大,其中标志性的建筑就是祖宅内始建于明末的“衣言堂”。彭定求高中状元后,重修衣言堂的同时,在宅南又构筑南畇草堂和茧园,园中嘉树琼花,四季飘香,彭启丰留下的最后一部著作就叫《南畇全集》。乾隆年间,彭启丰再次大规模修整宅园,当时园中拥有兰陔草堂、环荫书屋、蝶梦龛、漱玉亭、含青阁、漪涟桥、见山冈、待月坡、疑舫、蔬圃等十景,风光旖旎,引人入胜。尤其难得的是,这座府邸曾得到雍正皇帝亲赐的对联——“东涧野泉添碧沼,南园夜雨长秋蔬”,后来乾隆皇帝又赐赠“慈竹春晖”的匾额,得到两代皇帝的恩宠,可以说是彭启丰的全盛时期了。




当年的仕途、皇恩,早已成为历史的一段遗梦,如今的尚书里民居散落、房屋破落,只有轿厅、花厅、堂楼等建筑,还较好地保存着,依稀可辨旧时的富贵腾达。巷口不远处,一颗大树亭亭如盖,依旧挺拔,。


这一段的街巷故事就到这里,下期我们将继续带领朋友们在姑苏子城的街巷中徜徉。

欢迎订阅收听“文化双塔”主播电台“街巷新声”专辑,持续关注我们。


摄影:素如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品位街巷丨姑苏百条历史文化街巷

双塔街道位于姑苏古城东南角,是春秋时期吴国王宫“子城”所在地,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有“天堂里的书房”之称。辖区纵横交错的一条条街巷,就是遗韵千年的历史文脉。徜徉...

by:文化双塔

繁华深处的街巷

【内容简介】《繁华深处的街巷》系王剑冰主编的“乡愁文丛”之一种,是葛水平关于乡人和三晋大地的散文合集,收录散文30篇,另有代后记1篇。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写人叙...

by:主播青钰

新说古城老街巷

西安的老巷子,每一步都是历史,这些古街老巷,都有它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古街老巷,都有它独特的韵味。

by:有声西安

在欧洲的街巷中徜徉

作者美籍华人张菊如女士。现代文学硕士,1987年自费留学美国之前就职于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明清文学编辑。1991年获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后,就职于加州硅谷高科技公司至...

by:晴天有时下猪_1Z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共收录了400多个镇江古街巷地名,时间横跨1700年。用词条式的编纂手法,围绕某一个地名,以掌故开头,考证历史资料,辨析民间传说。

by:凝霜6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序言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中华文化丰...

by:听友187512109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

本书对镇江古街巷进行深入解读,从一个侧面挖掘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和丰富内涵。书中同时附有大量精美图片,其中绝大部分为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第一手资料...

by:立霞轩主

袁庭栋开讲《成都街巷志》

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所著的《成都街巷志》用了70万字和1209多幅图片,详细展示了500多条街巷、城池、河道、桥梁的命名缘由,以此记录老成都的历史变迁。

by:喜马拉雅_听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