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 如果你是马化腾

2022-07-23 23:25:3536:18 59
所属专辑:心音夜话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杨炼新,心音栏目创办人。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他的英雄或代表人物,今天这个时代的英雄,大多属于成功的企业家,李嘉诚、马云、马化腾、柳传志等等,他们享誉世界,他们掌管着巨额财富和社会经济资源,他们的一个创新足以改变世界,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命运。

我们这些还在为成功奋斗的凡人,总会拿这些英雄当做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差半截,都已经此生足矣了。

如果你是马化腾,脑海中可能会立刻浮现这些画面:身边很多秘书、助理,每天日程总是安排的满满当当,甚至连自己发明的微信朋友圈都没时间刷,会让秘书助理去随便刷刷。果真如此吗?今晚心音栏目的主题就是《如果你是马化腾》,一起分享,一起聆听,一起成长。

知名媒体人程苓峰做记者时,曾专访过马化腾和腾讯的数位高管,后来他自己也曾经在腾讯工作过几年。他对腾讯的认识和研究都很深。程苓峰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从马化腾在微信圈的表现,来看马化腾的领导力。

程苓峰说:“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前所未有的认识了马化腾。马化腾极少主动发朋友圈,但他会点赞和评论,这些内容出乎意料之外,却有在情理之中。很多次,我都在感叹,原来他是这个样子的”。程苓峰举了七个例子,都是马化腾对其他人发的朋友圈的评论。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创业者贴了一个小程序的二维码出来。马化腾在下面回复了自己使用这个小程序的具体感受,并指出了几个bug,“随便一试有几个碰钉子“。第二个例子中,一个上市公司CEO在朋友圈说,晚上12点刚开完会,还是要锻炼,决定跑步回家。马化腾就问:你是换了衣服再背着背包跑吗?那位CEO回答,办公室备了衣服,让司机把包送回家。马化腾又问:路上人和车那么多,让司机送你到体育馆或者室内跑,会更安全吧?“

第三个例子是,腾讯请了很多媒体人在香港开发布会。一个知名媒体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是从酒店房间向外拍的景色,桌子上有一本马化腾署名的书,这条信息下面还有微信自动定位到酒店名字和地址。马化腾在下面留言说:你也来了?没人告诉我啊。

第四个例子,一个投资人在朋友圈贴了一张自己及孩子的在船上钓鱼的照片。马化腾在下面留言:孩子太轻,注意安全。

第五个例子,很多互联网行业内的人在朋友圈发表关于行业和新闻人物的各种看法。马化腾经常会简单回复“赞同”,或者“不同意”。

第六个例子,程苓峰说腾讯总监级的朋友发了几张年少时的家庭照。马化腾留言说:你跟你妈好像,你的手好长。

最后一个例子,有人发朋友圈说:《三体》里说,智子锁死了地球科技。程苓峰就留言问:‘其具体实现机制是什么?是能量场吗?’结果没想到,马化腾在这条朋友圈下回答程苓峰的问题说:不是能量场,是智能控制的能微观到基础粒子层面干扰地球基础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而无从进一步发展基础科学。

程苓峰说,看着7个例子,你可以自问,如果你是自己,是否会回复;如果自己是一个掌管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是否会回复?如果不会,为什么?他自己总结了自己7个感受。第一个感受是,马化腾是一个一眼看到底的人。这个说法来自柳传志,柳传志说人能分三种,自己能成事,能带一帮人成事和能一眼看到底。

以跑步的那个例子为例,马化腾看到的不是片段,而是一下子看到整个过程,比如上班带的包怎么处理,路上是不是被车打扰。第二,马化腾不会因为一个事情太小而不去做它。上面马化腾的回复,很多都是很小很细节的事,比如马化腾有几百个总监,马化腾会看一个总监发的老照片,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认真地把使用一个创业者小程序的bug写出来。

程凌峰说:可能马化腾认为,似乎可有可无的细节其实决定了很多事情。第三,马化腾不回避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在朋友圈简明表达对行业看法的认同或不认同。第四,马化腾会表达自己温情。程凌峰说:我不觉得马化腾是一个做作的人。

作为一个世俗的强者,当他想要表示温情的时候,我觉得他是认为温情很重要。或者换句话说,马化腾知道人们在意什么,而他也了以真实的给予。即使马化腾表示不同意你的观点时,也不情绪化,不伤人。剩下的三点感受分别是:马化腾非常的精准和务实;马化腾精力旺盛;以及马化腾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修为,是“平凡琐碎的事情里累积出来的”。

程苓峰说:如果你也有这些品质,比如一眼看到底,不因事小而不为,务实,精准,温情,精力旺盛,不回避,事来则应事去则静,那么你也有能力获得巨大的世俗的成功。但很多人做不到,原因是心里不足。“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应该是做的”。但我们的心力不足,总是多多少少、早早迟迟地妥协了。

一个心力极其强悍的人,才能在许多年的日日夜夜里坚持着,把所有的想做的,想达成的毫不疲倦的一次次地练习,一点点地精进,一步步地成长。那么,马化腾为什们会有如此强大的心力?程苓峰说,他也不知道答案。但是,他认为马化腾曾说过一句话,已经透露了心法:只要埋头过完自己的坎,自然有人分心落后。”

成功之人自有成功之处,他们有温度、有品位、有修养,不断精进成长,注重细节,在乎别人的感受。一点一滴的积累练习、改变成长才会看到未来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影响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时,小改变之所以产生大影响,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原因:因为他们很小,他们不起眼。他们极少引起人们的猜疑和注意。相反,他们静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决定,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我们几乎是自动自发地、下意识地跟着走了。最微小的做法改变,往往能取得最显著的成效。

我们每天的微信朋友圈,有些人很少关注,有些人只是迅速刷屏,有些人也许不会仔细看内容便会因为关系好、或者权威、利益只点不赞,而有些人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并给予恰当的评论,这些细小的行为甚至会让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会对你产生好感甚至信任。

现在人们很多的社交是通过互联网和虚拟平台建立的,微信朋友圈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你每天都可以见到他们,甚至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邻里之间的问候、关心只需一个真心的点赞评论,日久生情,微信圈的人际关系就会不一样,会给你意向不到的收获。

细节见人品。朋友聚会,临别时拍了张合影,用小曼手机拍的,约好了回去发同学群里,馋馋那帮没来的。然而第二天,小曼把照片一个个私聊发给了我们,并没有在群里晒。我有点奇怪,说你直接发群里多省心,还可以让没来的同学都看看。素素说:想发来着,不过看S拍得不太好,她平时挺注意形象的,所以就作罢了。

我细看那张照片,小曼自己倒是发挥很好,S呢,头发凌乱,笑得也夸张,跟她平时在朋友圈里发的自拍差距很大。想来S是不愿那张照片出现在群里的。虽然她没说,但素素体会到了她的心意,并尊重了她。

这种尊重,其实并不容易。如果小曼是个嫉妒狭隘的人,她可能会巴不得S拍得丑点,越丑越要发群里,让大家看看S的真面目,揭穿她靠美图软件维持的美貌假象。或者,就算小曼心不坏,可能也会随手把照片发群里。

反正她自己拍得美,反正大家也都说了要在群里晒,至于S会不会不高兴,管她呢。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知道这件事会让你别扭,但我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做了你没办法怪我,我不做你也未必会感谢我。那么要不要这样做,就考验一个人的人品了。这是人品,不是情商。

情商决定着“你能不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而人品考验的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不开心”。大部分人,是有“能意识到别人会不开心”的情商,却没有“不想让别人不开心”的人品。

人品很重要,这谁都知道。可是在凡俗的现实里,我们其实也没什么机会做救苦救难、博施济众的大英雄,更很少会做烧杀抢掠、坑蒙拐骗的大恶人。一个人的人品,多半要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展现。

说起来,无非是聚会愿不愿意买单、打车会不会主动坐前面、在外面能不能善待服务员保洁员、开车时是不是乱变道乱开远光灯、捡到手机钱包会不会原封不动返还……正是这一件件小事,让别人对你的人品有了判断。很多时候,可能你只是下意识地做了某事,自己完全没在意,但别人看在眼里,就感知到了你的为人,进而决定了对你的态度,是依赖还是防备,是欣赏还是反感,是信任还是怀疑,是有求必应还是避之不及,是想在生命中拉黑你还是置顶你。当别人看到你细心善意地不把同学的丑照发群里,不在背后透露交恶的朋友的隐私、拱手把掉到自己手上的大单子让出来……别人自然对你心生好感,另眼相看。

而这些,显然都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如果你内心没有这样的善意,那么就算平时处心积虑地刻意表现自己有多好,也总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本性的真实来。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人:话说得特别动听,有些事做得也不错,但你总能在某一个偶然的瞬间,发现TA的自私和冷漠,然后不由得心生失望。

而那个人可能并不自知,还沉浸在自己苦心经营的假象里,以为所有人都还当TA是绝世大善人。这样的人,到了拼人品的时候,往往都会输。但TA很难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只会觉得是别人的错,是别人辜负了TA。TA不知道,人是会被细节出卖的。

所以,若想攒人品,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人,诚诚恳恳地对别人。这样,别人才会在一点一滴的相处中,感受到你的善良、正直、宽容、诚信。而好人品,一定不会白攒。到他日有需,它定会带给你惊喜。

在这个拼人品的世界,好人品是一个人的护身符,不仅惠人,更能利己。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善良。

我的一位资深媒体朋友去美术馆看画展,遇到阿西与她的新男友。阿西换种心情就换个男友,但这届男朋友我感觉不错。名字也好听,叫简白。是一所艺术院校的老师,说话温文尔雅。因为印象好,看完画展,大家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得知跟我一起去的女友自己开摄影工作室,简白谈起日本艺术家蜷川实花。对于蜷川老师的作品,我不反感,但我朋友不喜欢。所以当简白滔滔不绝的时候,她一直默默吃菜。

简白忍不住问:“你搞摄影的,不研究蜷川实花?”我的朋友只好实言相告:我不喜欢她的风格。作为日本最重要的女性摄影师,蜷川实花的作品经常以花为主题,追求华丽迷幻的色彩。

饭局的后半场,成了简白向蜷川实花老师致敬的专场演讲。他使出体内洪荒之力,甩出各种专业术语,试图说服我朋友,蜷川实花很伟大,你应该喜欢她必须喜欢她。

我朋友一向温和,最后也被逼急了,说:“不喜欢她的作品是我的自由啊。”“那日本摄影师,你喜欢谁?”“森山大道跟荒木经惟。”“有没有搞错!你心里肯定住着个男人!”幸好饭吃完了。我的朋友拉着朋友去停车场。问她对简白的印象如何,她说:“挺有才华的,可惜没修养。”

我朋友问她觉得什么是有修养,她说像白先勇那样,让别人有“不喜欢”的权利。台湾主持人陈文茜与作家白先勇是好朋友。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轰动两岸三地,很多内地年轻人不是通过小说《谪仙记》、《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而是青春版《牡丹亭》才知道白先勇的。这么伟大光荣有品位讲艺术的事,陈文茜却不感兴趣。

白先勇发现以后,很少在陈文茜面前讲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情况,更不请她发表意见。

但这完全不妨碍两人继续做朋友,陈文茜说:“对此,我非常感谢!他可以创新,我可以顽固,谁也不去说服谁。”“这就是修养。宽容别人的‘不喜欢’,尊重别人与你不一样。

哪怕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最昂贵的奢侈品、最美的人,也不必人人欣赏和喜欢。”朋友说。很多人,可以帮你开车门,请你吃饭,夸你漂亮,但一遇到意见不同的时候,就暴露出修为不够,变得急躁、有攻击性。

修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基础部分与教养重叠。比如不随地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擅于倾听、有契约精神等等。

但修养与教养最大的区别是,教养是习惯,是原生家庭与学校教育教化的结果。而修养是智慧,是不断战胜自己的占有欲与好胜心,慢慢稳妥慢慢宽容,把石头一样的自己,打磨成温润的璞玉。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对他人的生活指手划脚。他们获得尊重的方法不是去驳倒谁、战胜谁,而是用尊重换取尊重,以自由交换自由。

有修养的人,既不乐观也不悲观,而是客观。他们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三观相合、趣味相投的人,就像不相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他们以极大的善意对待身边的朋友、亲人。因为你是人,我就善待你,而不因为你是跟我一样的人,我才善待你。有修养的人最聪明。他们明白自己就是他人的镜子,你以什么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还击你。你柔软了,世界才能温柔待你。毕竟活着不是为了考试,不必拼正确、拼输赢,而是看谁活得更舒服、更自在。

修养就是一种自在。给他人自在,给自己方便。

前两天偶遇曾任香港凤凰卫视、亚洲电视、香港卫视主持人、总监,目前是多所大学客座教授、香港作家、资深媒体人的王明青教授,她说人生的四种境界:惊而不乱,痛而不言,迷而不失,笑而不语

惊而不乱

唐朝的时候,唐敬宗任命裴度为司空、同平章事。一次,裴度在中书门下办公时,手下忽然报告说中书门下的大印丢失了。当时在场听到这个消息的官吏无不大惊失色。

 裴度也吃了一惊,要知道,官员丢失自己的印信可是大罪。但是他转念一想,却又神态如常,自顾自的坐下喝酒。手下很是诧异,心想发生这么大的事儿,老爷怎么还有心思喝酒啊。结果不久,手下又报告说,大印在原来的地方找到了,裴度似未听见,闭口不应,一副早已知悉的样子。有人问他是什么缘故,裴度说:“印信不仅不能买卖,而且一旦被官府查到还是个大麻烦,所以小偷是不可能对大印下手的。

大印丢失,唯一的可能是官吏偷去私自印制文书了,如果急于追查,他们就会畏罪把印毁掉,只要不动声色,则必然把印又放回原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禁佩服他的见识和胆量。 生活中总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大惊失色”是人之常情。但是区别就在于,有的人会迅速平稳心态,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迅速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却慌慌张张乱了阵脚,把事情搞砸。惊而不乱,定力和智慧缺一不可。

痛而不言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中,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名声大震,在攻打樊城时被曹仁弓弩手所伤,右臂中箭,翻身落马。

关平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却见关于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关平和将领商议,让父亲暂回荆州,慢慢治疗。而关羽则认为,攻打樊城是兴复汉室的重要一步,不能因为自己的疾病耽搁。正在关羽手臂持续恶化的时候,神医华佗来到军营,为关羽治病。于是就有了著名的刮骨疗毒。

历史记载,华佗刮骨过程中,关羽神色如常,全程无半点痛苦之色。真的没有痛苦吗?不是的,痛苦是肯定有的,但是关二爷却不能表现出来。将士本来就因为主帅中箭而斗志不高,倘若关羽在医治的过程中再大喊大叫,那士气肯定就低落到谷底了。所以,无论如何关羽必须忍。

痛而不言,就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把所有的痛苦自己一力承担。痛而不言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力量。

迷而不失

《桃花源记》中,捕鱼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溪流行走,很快就忘了自己走了多远,也就是慢慢迷路了。这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我们常常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当初为何出发。渐渐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本性便是不习惯官场应酬,喜爱自然山水。

在距离自己本心越来越远的路上,陶渊明终于醒悟,“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果断挂印辞官,逍遥山水之间。自此之后,中国少了一个二流的官员,多了一个世界闻名的诗人。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有这样一句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为了不被调离撤职,为了能够守护东南的一方百姓,为了荡平倭寇,戚继光慢慢学会了送礼、投靠、拉关系。混迹官场久了,哪个人能不沾染官场习气?他一头扎进营营苟苟的官场,也学着他们迎来送往,但是戚继光没有失却初心。

他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财富地位,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只希望能还东南一方平安。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一如他临终所言,“三十年间,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海寇终于荡平,东南终得平安。 在迷路、迷茫之后,如果还能重新校正自己的坐标与航向,回归自己的初心,这也就是迷而不失了。

《华严经》里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人在纷乱复杂的局面中,用初心点亮自己的航向,用初心给予自己奋进的勇气。这样的人,才有抵达彼岸的力量。

 笑而不语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

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佛祖所传的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 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知己无需言语,俩人相视一笑,那是不着痕迹,不可动摇的默契。相逢一笑泯恩仇,是纯净无染的淡然与豁达。面对明月清风,笑而不语是无欲无贪的超脱与安闲。 不立文字,无需语言,一个微笑,人间的境界也就尽在其中了。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让我们亦步亦趋,点滴积累,在平凡琐碎的事情里累积修养;让我们更有温情、有品位,活出人生的最高境界。

今晚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下期节目再见!

更多节目请到公众号“立安保险管家”收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如果你不走,如果我还在

顾衍生嫁给叶肃北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不可能有好结果,可当顾衍生离开叶肃北的时候,所有人却又惋惜至极,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港湾,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谁也...

by:HaiDao小说

如果美有你

我们没有教条的说教,只有开心满满的“干货”想变美,快快关注我!

by:大碗文化

如果你知道

当喜欢偷偷滋生,变得不敢看他的眼睛,小心翼翼的隐藏自己,特的关心让人期待又恐惧,迷失,他的身影模糊在她眼前。

by:华语音乐

如果

歌曲名称:如果演唱:柒音盒...

by:华语音乐

如果不是你

2018陈冰最深刻·亲情力作【如果不是你】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是我你愿意为你所深爱的人付出多少?这份爱能够无私到什么地步?情人之间的爱一定会有自我或多...

by:华语音乐

如果让你得病一星期,你会发现

生病的感悟如果让你小病一星期,你会发现金钱不重要,家人和身体最重要;如果让你大病一个月,你会发现金钱特重要,身体和家人特特...

by:暖爱创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