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十讲》第五讲 运笔问题 上

2024-01-16 09:26:2612:21 7010
声音简介
代董元直的《书诀》,集古人成说,罗列甚全,一向公认为书法的最高原则。现在我摘录其关于笔法者,诸位可作一对比。    
无垂不缩:谓直下笔,即下渡上,至中间垂直,则垂而头圆。又谓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 
无往不收:谓波拨处,即往当缓回,不要一拨便去。 如折钗股:圆健而不偏斜,欲其曲折圆而有力。 
如壁坼:用笔端正,写字有丝连处,断头起笔,其丝正中,如新泥壁坼缝,尖处在中间,其布置之巧。  如屋漏痕:写字之点,如空屋漏孔中水滴一点圆,正不见起止之迹。
如印印泥;如锥画沙:自然而然,不见起止之迹。 左欲去吻:左边起笔,不要多嘴。 
右欲去肩:右边转角,不要露肩,古人谓之“暗过”。 线里藏鍼:力藏在点划之内,外不露圭角。东坡所谓:“字外出力中藏棱”者也。    
种种说法,无非为伯喈八字下注解。唐代徐铉工小篆,映日视之,书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曲折处亦无偏侧,即此可见其作篆用笔中锋之至。    
从来讲作字,没有不尚力的。可见这一种力如果外露,便有兵气、江湖气,而失却了士气。字须外柔内刚,东坡所谓“字外出力”不过是形容多力,不可看误。米襄阳作努笔,过于鼓努为力,昔贤讥为“仲由未见孔子时习气”,此语可以深味。书又贵骨肉停匀,肥瘦得中。否则,与其多肉不如多骨。卫夫人笔阵图中有几句名言:“下笔点划波掣、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她又解说,心手的缓急、笔意的前后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晨湖布衣

如果你不好书法,还能这么耐心地朗读此书,那就太辛苦你了,谢谢!

施恒远 回复 @晨湖布衣

感谢您的鼓励!热爱书法才想把这本书录下来。普通话不标准,正在陆续更新。请多提宝贵意见。

顺帆A

沙发

施恒远 回复 @顺帆A

感谢鼓励

泉溪飞花

你怎么读着读着平翘舌不分了呢?前几集还是能分清楚的。

施恒远 回复 @泉溪飞花

谢谢您的指正。还没有更新到,前几集是后录的,正在持续更新中。

听友113683779

👍👍👍

施恒远 回复 @听友113683779

感谢您的鼓励!

南农梁朝伟

你在念书

施恒远 回复 @南农梁朝伟

是的,感觉很不错的一本书,就读了下来。念书水平太低,多包涵。

猜你喜欢
沈鹏书法十九讲 书内书外

沈鹏先生的书法十九讲以一种田园漫步的方式,神游于书内书外互为交织的世界,以哲人诗家的方式探寻其中蕴藉的美。这本书根据先生讲课录音整理,保持了口语化的风格,尽可能...

by:立风618

书法史小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方...

by:眉坞老农

中国书法源流十讲(完结)

了解书法源流,看清书法本质,建立自我判断标准,

by:春江月明0

纯卢书法讲座

这是一场关于中国书法文化、书法欣赏和书写技法的精彩讲座,来源于在线讲座录音整理。从社会广泛关注的书法热点争论入手,从美学理论和书法起源出发,阐述什么是真正的中国...

by:纯卢书法讲座

书法名作百讲

作者简介朱以撒,1953年出生,福建泉州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

by:冬雨声声

《书法十讲》帖学大家白蕉金言

白焦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上才子,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诗论亦富创见,诗名蛮声文坛,写兰尤享盛誉。书法宗王羲之、献之父子,始从唐...

by:施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