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心腹,关键时刻背叛李世民,错过了成为凌烟阁功臣的机会

2020-03-09 21:13:0006:33 685
所属专辑:细说唐太宗
声音简介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城监狱里,关着一个等待处决的死刑犯,名叫刘文静。刘文静有个倒霉的姻亲李密,就是瓦岗军的那位魏公。李密造反打到洛阳城外,刘文静作为反贼家属,被隋炀帝下诏关进大牢,等候处决。

 

刘文静的好朋友李世民,悄悄地到大牢探望他。刘文静与李世民一番密谈,商定了一个惊天阴谋。李世民决定起兵造反,刘文静让李世民去争取裴寂的支持。裴寂是晋阳宫监,晋阳宫有粮食九百万斛、铠甲40万副。

 

粮食和武器,是谋反成功的关键因素。裴寂手里的两样东西,足以改天换地。李世民家族要想造反成功,必须争取裴寂的支持。谋反是杀头的大罪,李世民不敢直接对裴寂说,就想到了两个人共同的好朋友高斌廉。

 

高斌廉是隋朝的龙山县令,跟李世民和裴寂都有交情。李世民找到高斌廉,交给他百万巨款,对他说:我请老朋友去和裴寂耍钱,只许输,不许赢,要把这笔钱全部输给裴寂。

 

高斌廉不知道李世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照办了。等到高斌廉把百万巨款输光了,李世民才让他把实情告诉裴寂。裴寂不知道李世民为啥要送给自己百万巨款,就请李世民前来交谈。李世民利用高斌廉和裴寂拉近关系后,直接告诉裴寂:我想起兵打进长安,父亲不同意,希望阁下和我一起,劝父亲起兵。

 

裴寂在李世民和刘文静的威逼利诱之下,同意起兵造反。李世民和刘文静能逼裴寂同意造反,高斌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史《新唐书》记载了这件事情,原文是这样的:秦王与刘文静方建大计,未敢白公,以寂最厚善,乃同私钱数百万饷龙山令高斌廉,俾与寂博,阳不胜,寂得进多,大喜,日滋昵。太宗以情告之,许诺。

 

正史关于高斌廉的记载,就这么多了。《大唐创业起居注》对高斌廉的记载,则是详细得多。李世民搞掂裴寂之后,对高斌廉说:方今天子无道,父亲想起兵打进长安,废掉昏聩的今上,改立贤明的代王为皇帝。

 

李世民家族起兵,打出的旗号是废昏立明,拥立代王。李世民家族的口号虽然好听,但是在高斌廉看来,就是谋反。高斌廉一颗红心向大隋,他只想当大隋朝的忠臣,不想跟李世民一起造反。

 

高斌廉不敢当面拒绝李世民,因为他知道,只要他拒绝李世民,李世民就会杀了他。高斌廉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与李世民玩太极,最后找了一个借口,逃到了龙山县城。高斌廉回到龙山县城之后,马上招兵买马,立誓要匡扶社稷。

 

李渊和李世民召集裴寂等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讨论攻打龙山县城的议题。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李渊做出了不打龙山县,直扑长安城的决定。再后来,史书关于高斌廉的记载,就没有了,谁也不知道高斌廉最后的结局如何。

 

站在隋炀帝的角度来讲,高斌廉是大大的忠臣。高斌廉明知道龙山县的实力,无法抵挡李渊的大军,依然要螳臂当车,与李渊死战到底。虽然李渊懒得打龙山县,让高斌廉逃过一死,但是高斌廉誓与大隋共存亡的气概,可谓是铁骨铮铮。

 

站在高斌廉的前途的角度来讲,他却是错过了成为凌烟阁功臣的机会。高斌廉是李世民的心腹,如果他追随李世民起兵打天下,肯定会成为大唐开国功臣。李世民评选凌烟阁功臣的时候,有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太原元从功臣。如果高斌廉没有选择为大隋朝尽忠,凌烟阁肯定有他的位置。

 

举几个例子,太原元从功臣长孙顺德、刘弘基、刘政会、侯君集都是李世民钦定的凌烟阁功臣。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唐宣宗增补的凌烟阁功臣。以高斌廉与李世民的交情,他若是追随李世民谋反,就算是成不了李世民钦点的凌烟阁功臣,也可以成为唐宣宗增补的凌烟阁功臣。

 

高斌廉面前有两条路,他选择成为大隋的忠臣,错过了成为大唐凌烟阁功臣的机会。至于他的选择是否正确,只能见仁见智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李世民全传

专辑简介:从16岁在雁门关一战成名到助父称帝,从平定四方到玄武门辣手夺权,李世民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他心怀天下、励精图治,创立了大唐帝国的贞观伟业,至今仍为世人传...

by:吕秀才说

李世民全传

从16岁在雁门关一战成名到助父称帝,从平定四方到玄武门辣手夺权,李世民开启了自己的时代。他心怀天下、励精图治,创立了大唐帝国的贞观伟业,至今仍为世人传诵。阅读...

by:哈飞姐姐读书会

秦王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评书

by:读力师

盛世囚徒李世民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世人所见的是他用智慧和手腕开创了万代传诵的贞观伟业;却不知道他在命运的囚困中耗费了多少...

by:蓝狮子电子书

残唐重生李世民

声明:此专辑纯属个人对该作品的喜爱而业余时间录制,毫无商业用途之想法。当然,如果该文作者“寻香帅”觉得播的尚可,想将此专辑用于商业运作,我亦欣然接受,且分文不取...

by:云天端

《天之子李世民》

开启了西方世界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学术性传记之先河,他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这位伟大帝王的传奇一生,以及他的性格,生活和文治武功。

by:优行读书文创印章唐

唐太宗李世民传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杰...

by:云中看客风清扬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

by:历史军事档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