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2022-09-16 05:02:2415:23 67
声音简介
1、见解和思想的迷乱;
2、如何破除迷乱;
3、如何进入色界;
4、顽固的见思惑;
5、人类的来源;
6、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流转;
7、空有之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楚耘

“真正佛学的‘空’,并非指打坐而言,所指是形而上的本体,不是现状。透过自己的身心,了解原来的本体,是’有‘。’🈳️‘和’🈶️‘是一体的。”

楚耘

南师关于空有之争:“整个佛学的研究,都在‘空’和‘有’之中,所以常常听见对‘空’‘有’二者之争论。禅宗讲求空,被认为是空宗,有些人甚至认为空是外道。密宗的修法,注重形式,被认为是有,结手印,念咒,一切供养极尽复杂豪华,处处是有,穷人甚至修不起密宗。净土念佛派,也被认为是有。这些空有之说,实际上都是一种教育方法,并不涉及佛学的基本理论。佛学的教育方法,极为可观,各宗派方法不同,均甚伟大。可惜,不论空宗有宗,目前均在宗教的灰色内衣下进行。如果能用新时代的教育分类,对人类的贡献必定不可限量。除掉涉及教育方法的空有不论,唯识学法相宗,将整个佛学整理综合,归纳为一百种。”

楚耘

南师关于见思惑破除的方法:“人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这见解方面的破除,事实上,当身体遭遇到任何的痛苦时,四大一点不能空,如果要真正的达到四大皆空,必须用修行的方法,才可以真正的破除见思惑。所以,佛学不是单纯理论的学说,最重要的是修行的实证,只学理论的佛学是没有用的,只有用修行的实证法,才能证明佛学理论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全部佛学的理论,也都是由实验而得来的。”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