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汉语的修辞:借代

2024-02-07 20:48:4105:02 4162
声音简介

高老师“钉钉”APP线上直播课开播,喜欢者可加“钉钉”好友15164529901,进群听课。内容涵盖五大板块:

1.《古文观止》研读

以《古文观止》所选篇目为研读对象,重视对文章历史背景的考察,重视对具体文言语词、句法和翻译的讲解,重视对文章思想的提炼。

2. 中国文化趣谈

以古代相关文献为基础材料,抓取具有价值且富有趣味的问题,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行旅中的文化攻略

以高老师行旅为核心,讲授他在文化圣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结合经典作品,讲授行旅中的文化攻略。

4.经典名著导读

以中国传统经典作品为研读对象,宏观上研究其成书过程、思想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微观上将对其重要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5.中国作家专题讲座

以中国文学史第一流作家为研究对象,结合“二十四史”中的相关传记,讲授作家生平经历、思想特征,并重点研读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大家好,欢迎收听水滴语文,我是高老师。今天我们继续讲汉语当中的修辞

借代。


借代就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这里头这个定义当中,我们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叫相关,借代主要就是一种关联性。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看动画片,有一个《黑猫警长》,我们都爱看,里边有个坏老鼠,叫一只耳,这个一只耳的这种命名就是一种借代的修辞。因为老鼠他总做坏事,一只耳朵就是被人割掉了,他只剩了另外一只耳朵,人们就给它起个外号叫一只耳。那么并不是说这老鼠它长得像一只耳,而是一只耳在他身上是个明显的标志,这就是一种相关性。


我们下面将结合例子来说明借代的问题。第一个我们看一下李清照的《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和红就是一种借代的修辞。这首小词写李清照喝酒喝多了,昨天晚上刮风下雨,早上起来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她就问她手下的仆人,说外边的海棠花怎么样了?仆人就说了,海棠还是那样,跟昨天没有什么区别。李清照就接着说了,说你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肥红瘦”。这个“绿”是指海棠叶,“红”是指海棠花,说叶子是非常绿的,非常茂盛的,而花却落了。那么绿和红分别代表叶和花,那么它们有什么相关性?因为叶子是绿的,而花是红的,这就是一种借代的一种相关性。


鲁迅先生有一首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写诗写到最后把头低下来了,没有地方再写了,月光如水一样照到了黑色的衣服上,“缁衣”就是黑衣。那么就是借代,眉是指头,低眉其实是低头,把头低下了。那么用眉来代指头,它也有一种相关性,因为眉毛长在头上,这是用部分来代替整体。我们在生活当中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大胖子过来了,他肚子特别大,我们给他起个外号叫“大肚子”,其实这也是一种借代的修辞,因为他肚子很显眼,用部分来代替整体。我们前面说这个“一只耳”,也是用这个部分来代替整体,这也是一种借代的修辞。


还有一首诗我们给大家举个例子,陆游的五十年来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五十年来什么事对我来讲都没有意义了,万事空了,我懒得来照镜子,头发都白了。“青桐”是代指一种铜镜,古代的镜子跟我们今天镜子不一样,我们今天都是水银的镜子,照得非常清楚,而古代都是青铜镜。那么用青铜代指铜镜,这是材质上的一种相关性。也就是说同学们,大家记住一个问题,借代它一定要有一种相关联性。


关于陆游这首诗我们再说一下,我查了一下这首诗的出处,我看了网上,包括百度百科当中把这个诗的名字叫做《又又》这个又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又”。我就觉得很奇怪,像陆游这样的大师,写诗怎么用又又来命名呢?后来我翻了一下陆游的全集,我发现陆游在《又又》的前面有首诗叫《又送李舍人赴阙》,那么下边《又又》很明显是接着上一首诗来写的。那么我判断陆游写“送李舍人赴阙”一共写了三首,第一首诗就叫做《送李舍人赴阙》,第二首诗叫《又送李舍人赴阙》。因为在陆游全集当中,第二首诗和第三首诗它是连着排的,所以说第三首诗叫《又又》。那么我们要是单独的把这首诗拿出来之后,名字命名绝对不能叫《又又》,最起码应该叫《又又送李舍人赴阙》,这样才可以,不可能这个诗就叫《又又》。这是我们顺便说一下陆游这首诗。


那么借代修辞和比喻修辞的区别是什么?同学们,大家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比喻它有一种相似性。你比如说月亮像个银盘,那么月亮和银盘之间它俩都是圆的,这就是相似性。说他的脸红得像苹果,脸红和苹果的红是相似性。而借代它一定是相关联性,要么就是用部分来代替整体,要么就是颜色方面的这种相关,要么就是材质上的相关,当然这个相关有很多种方式,这是我们今天讲的借代修辞。(1488字)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 邢春宇

文字转换:陈妍竹妈妈

文字一校:林  琳

文字二校:滕亚慧

工作协调:朱明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阿尔法_bv

借代用部分代整体,具有相关性。借喻是具有相似性,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

上旋_

谢谢!受益!

蒋央美朵 回复 @上旋_

完全赞同

猜你喜欢
语文特级教师姚为洲:现代汉语修辞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姚为洲老师在过去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在上海市重点中学进才中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曾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

by:语文名师掌上观文

汉语言修辞41讲(北京大学吕艺副教授)

超星资源转成的音频,只供学习!希望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朋友们能够从中受益。

by:teacher_王快乐

汉语修辞学 - 北京大学【国家精品课】

自用,转载自: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L4y1z7tV

by:公开课收集

自考选修课《汉语修辞学》干货知识点

自学考试《汉语修辞学》作为一门省考选修课,专业难度还是比较大,本音频侧重考试重点,内容清晰明了,帮助广大自考生顺利通关。

by:1359777kl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