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发刊词:读懂孩子的大脑,帮他赢在人生终点线

2020-03-26 11:30:0513:11 237
声音简介

                                         读懂孩子的大脑,帮他赢在人生终点线

 

大家好,我是邹丽娜。


很多家长和小朋友都管我叫邹老师。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之后,我从一线幼儿园老师做起,一直在做跟幼儿教育、儿童心理发展有关的工作。目前我在中国科学院幼儿园任教研中心主任及儿童发展中心教育总监。在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家长,对儿童发展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一直用悦纳的心态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理解每一位家长。

 

最近几年,在我和家长朋友的接触中,感受到中国父母的焦虑指数在直线上升。“只要有人站起来了,后边的人就必须得站起来。”在“剧场效应”的影响下,父母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早早地走上了“鸡娃”的道路(我这里解释一下啊,鸡娃就是指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打鸡血,安排各种学习培训,希望孩子早早赢在未来。)比如说到英语,网上流行这样的段子,“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回答是“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中国北京海淀肯定是不够的。”

 

爬藤、上“北清交复”(就是想让孩子上常青藤大学,上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这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但工作多年,我也接触了不少名校的毕业生。不得不说,一些带着光环的孩子,走入实际工作后,无论是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让人大跌眼镜。他们每天像木偶一样,做着别人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小到生活琐事,工作细节,大到事业婚姻。但如果你问他们,“你想做什么?”他们会说,“我也不知道”;你问他们,“你喜欢什么?”他们会说,“没什么特别喜欢或不喜欢的,都行。”在公司中,他们就像隐形人一样,能完成及格分的工作,却永远刷不出存在感,挑不起大梁。

 

每次看到这些“大脑和人生都不属于自己”的孩子,我就在想,他们的成长经历是什么样的?如何一步步地变成了高分低能儿?他们虽然是学霸,但是否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们幸福吗?这些年,我也常常和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聊天,大家共同的感受是一致的,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有一些孩子,很小就患上了抑郁症,有的则是一言不合就轻生。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让人震惊,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新闻报道,一个少年在复读成功之后,留下遗书选择自杀。他的妈妈在采访时,好像还不太能接受事实,瞪大了眼睛看着记者问:“我养了他快二十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同样作为母亲,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没有任何一个父母能承受这样的丧子之痛,然而最可悲的是,直到孩子离开人世,这位妈妈都不清楚是自己的养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孩子如此,父母也不轻松。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给孩子们争取到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拼爹拼妈成为父母的常态。爸爸妈妈的基因好不好?你家能不能搞定上牛校的名额?前两天,我还看到这样一段视频,一位母亲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气之下就爬到楼顶要寻短见。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深深理解父母的焦虑从何而来。世界变化太快,我们却看不清楚,只能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伸手抓住眼前的一切。英语、奥数、编程、钢琴、足球…… 我们希望孩子尽早拿到通向成功的船票,可却常常忘记,拿到票的孩子,可能并没有做好独自上船的准备。成绩和学历或许能让孩子赢在前20年的人生起跑线上,但并不能保证他赢在终点。他们要具备的,是在风暴来临时不被潮水吞没的能力;是漂洋过海终仍坚信能改变潮水方向的信心。而这些,才是我们作为父母、老师,需要传递给孩子的能量。

 

很多人说,优秀的孩子是从娘胎里就优秀的。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基因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我带过的孩子中,他们在各项能力上都会存在个体差异。但是,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受到基因和环境交互所带来的影响。这里说的环境,很大一部分是指教育。好的教育会放大孩子的优势,弥补孩子的劣势,而不好的教育则恰恰相反。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好的教育呢?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各项行为决策都是受大脑控制的,各种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以及看不见的心理活动、思维过程、情绪处理,都是大脑这个司令官下的命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尊重大脑发展规律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

 

但是,大脑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结构。如果你把孩子想象成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孩子的行为,只是浮出表面的那一部分,而水面之下暗藏的那一部分,就像是孩子的大脑,神秘不可知。我们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可以了解他的身体发育情况,但在过去,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孩子大脑的真实情况。

 

幸运地是,这20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磁共振、脑电图等先进的技术的出现,我们开始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大脑。比如我们现在知道,在出生以前,人类大脑中很多基本的神经系统就已经在发展了,出生以后,孩子的大脑更是在飞速发展。所以如果在儿童发展早期,环境和教育方式有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大脑发育异常,孩子长大之后,有可能出现心理上、行为上、认知上的很多问题。 


再举个例子,我刚才提到孩子的学业压力问题,家长的过度焦虑问题,现在也已经有研究发现,过大的压力,过多的焦虑,会让人产生大量的压力荷尔蒙,加快心跳和肾上腺素,长期的压力反应,会严重影响大脑神经元连接的建立和修剪。


 所以说,了解孩子的大脑发展规律,是每一个养育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做的。2015年,美国国家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份儿童早期从业人员的培养标准,其中列出了很多儿童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就是基于对儿童发展和早期学习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而提出的。而在国外,很多幼儿园都会从小开始让孩子接触大脑的知识,比如了解自己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和大脑的发育有什么关系。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尊重孩子大脑发展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做有关科学育儿的科普工作。在我接触指导过的家长和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了解大脑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改变。而这次,受到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邀请,我录制了这套线上音频课程。我希望,用我的知识和经验,让更多父母和孩子受益,让你轻松了解孩子的大脑,用遵循大脑发展规律的方式去培养一个赢在人生终点的孩子。


 这个系列的课程,共包含40节,由三大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我都会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解答你最关注的,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第一部分,我会先给你五把金钥匙,帮助你科学解决养育过程中的高频问题,比如如何奖励孩子,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如何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


 第二部分,我会从智力的定义开始讲起,谈谈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自控力、空间力、运动能力、创造力的科学提升方法,让你明白如何培养一个真正聪明的孩子。 


第三部分,我会讲到情绪社交能力,很多人管这个叫情商。但其实在我看来,情商不仅仅代表会察言观色,还包含自我情绪的觉察和调整能力。情绪本身是非常丰富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体验各类情绪反应,并逐渐学会克服恐惧,面对挫折,建立自信。社交也不仅仅是交际能力,合情合理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 


作为养育者或是教育者,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非常忙碌。所以在课程设计的一开始,我就制定了这样一个目标:每天10分钟,让你的学习轻松高效。不做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口水课,而是为你的养育赋能,教会你举一反三,让40节课变成400节课。我会把枯燥的脑科学、心理学专业知识,通俗易懂地翻译给你;我会就某一个问题,结合你身边的育儿场景,提供多个科学解决方法,让你吃透课程,快速实践。我希望打造出的这套课程,成为你养育中的定海神针。没遇到问题的你,提前学习储备你的养育力,遇到问题的你,能在这里明晰解决之道,掌握解决之术。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养育中的很多智慧,同样适用于成人。比如我课程中谈到“物质奖励的后果”,能让你反思自己对物质的过度依赖;亲子沟通中讲到的“合作式交流”,同样可以解决夫妻沟通或工作沟通中出现的问题;自控力的几节课,能让你听完后少刷手机,重启减肥或是学习计划;成长型思维,更是能让你,在面对种种挫折时,拥有神奇的复原能力。 


小结

99%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只有1%的父母,帮孩子赢在了人生终点线。

我经常对父母说,童年只有一次,读懂孩子的大脑,成为1%的父母,是你做过的最好的育儿选择。我们课上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读懂孩子

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

by:校长妈妈读书

读懂孩子

激发孩子持续一生的内驱力,读懂孩子的内心需要

by:慧真如是心生活

读懂孩子

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激发孩子持续一生的内驱力

by:一念ln

读懂孩子

爱孩子不如懂孩子,我们是孩子选对的父母吗?如果不是,欢迎一起学习,一起成长。1.爱是家庭教育的灵魂2.读懂孩子的成长规律3.读懂孩子的性心理发展规律4.读懂孩子...

by:亲子教育全集

读懂孩子

接受孩子的爱,激发孩子持续一生的内驱力,孩子是家庭中心的守护者,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其实只是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的方式,本书着力探讨问题,孩子的深层心...

by:智阅亲子绘本馆

《读懂孩子》

一本让我们更了解孩子内心的心理地图。当我们重新出发,以孩子为本,我们就能真正看到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一旦内心的链接开始建立,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就能更加有爱和谐...

by:家庭教育讲师_胡艳平

读懂孩子的心

如果父母不想成为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破解之道就是成为终身学习者----樊登老师。本书是将心理学、教育学、神经学融入亲子教育的养育指导书,帮你读懂孩子,与孩子一起...

by:心澄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