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第1第2章

2020-03-28 17:53:0905:12 23
所属专辑:《孟子》
声音简介

《孟子•滕文公下》
第1第2章
6·1 陈代曰①:“不见诸侯,宜若小然②;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③。’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④,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⑤。孔子奚取焉? 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⑥,终曰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⑦。’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⑧。’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⑨,终曰不获一;为之诡遇⑩,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11)”我不贯与小人乘(12),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 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注释〕 ①陈代:孟子弟子。②宜若:似乎。小:小节。③枉:屈。直:伸。寻:八尺。④旌:用彩色羽毛装饰的旗子。按礼仪,以旌召大夫,以皮冠招虞人。齐景公做法不合礼节,所以虞人没有来。⑤元:脑袋。⑥赵简子:晋国的卿。王良:著名的御者。⑦贱工:拙劣的工匠。⑧掌:专执掌。⑨范:规范,法度。⑩诡遇:不合规范、法度。(11)“《诗》云”以下两句:出自《诗·小雅·车攻》。(12)贯:同“惯”。

6·2 景春曰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③。”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④,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⑤:‘往之女家⑥,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⑦,贫贱不能移⑧,威武不能屈⑨,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①景春:孟子时的纵横家。②公孙衍:魏国人,战国时纵横家。张仪:魏国人,战国时著名纵横家,主张连横,瓦解齐楚联盟,强大了秦国。③熄:同“息”,太平,战事停息。④冠: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加冠礼。⑤戒:同“诫”,告诫。⑥女:同“汝”。这里的“女家”指夫家。⑦淫:乱其心。⑧移:变其节。⑨屈:挫其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国学《孟子》滕文公

诵读国学经典解析《孟子》滕文公虚空济虚空先生文字版

by:弘扬虚空盧

孟子 滕文公/告子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本部是南师对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两篇演讲记录。因“滕文公”篇讲稿遗失,故与“告子”篇合而为一。在这本书里,南师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

by:菩提雅舍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三篇滕文公

滕文公上篇凡五章滕文公下篇凡十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滕文公篇的主題是談是非,談君子可以做甚麼事,君子又不可以做甚麼事。所謂的...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