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校自己:训练仔细(中)

2022-07-29 08:22:5826:47 29
所属专辑:《爱在136.1》
声音简介

注意你是否也犯了这种热衷甚至惯性分析别人的病态。这些人通常会有以下的特征:


(1)爱推断

       喜欢从别人的童年或者过去的历史,推断别人不完整的人格,但乏严谨的实证支持。说白了,世上哪有人格完整的完人?尤其是只利用过去的事例去推断的话,也无法得到实证,即你怎样分析也有它的可能性,也可能是对的,但这并不等同于你的分析能帮助对方看清楚自己的真实面,你不过在虛构中诊断别人,制造戏剧性的“真相而已。

(2)假逻辑、矛盾化

       喜欢用假逻辑或者把事情矛盾化,混淆事实与想象。譬如建立这种立论:“其实是因为你得不到爱,所以才无奈地接受需要自爱的观念。假如已有人爱你,你便不会那么重视自爱。”这是把被爱和自爱的概念对立化、矛盾化,制造不可两立的假逻辑,误导自己和别人。

(3)忽略成长、变化

       只把事件凝聚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固定来分析,忽略了对方曾经历不同层面的成长和变化,造成不完整的分析。譬如只分析对方童年某段经历,却没融合其他成长时期也很重要的经历和变化。这种分析非常片面,也不扎实、不可靠。

(4)否定对方的一切

      惯性地否定对方的信念、依赖、尝试、想法、希望、期待、梦想构想,甚至分析,目的是通过否定对方来确定你比他能看透,看的不样,对方必须听你的分析和建议。通常你会借用一些权威性的数据或理论去吓倒对方,否定对方的一切,然后依你所说的重新建立一个有你影子的自己。

(5)自觉看透,知道别人的秘密和深层矛盾

      为自己蒙上很玄的氛围,加添自己的神秘感,让别人感到你有特异功能,可看穿和知道别人的秘密,也能解开对方长期积聚的深层矛盾。说白了,就是你以高人的姿态,让别人感到你能让他们开悟,发现深层隐藏的自己。

(6)对点评别人上瘾

       即使别人没有要求,你也惯性地、随便地对别人发表分析言论,点评别人,一发不可收拾,停不了口,上瘾一样越评越兴奋,忘我地没注意到别人的感受、承受能力和真正的需要。你不过在发泄或享受上瘾的快感和欲望。

(7)舍不得放手,不断挑逗对方响应

       因为上瘾,也想压倒对方,所以运用挑逗的方法挑动对方反抗、反驳、反辩你,加强分析和点评别人带来的挑战性、刺激感和成就感。

(8)理性主导,不近人情

      在分析和点评别人的过程中,只集中满足自己在分析时启动的理性,容易令你忽略甚至刻意不顾别人的感受,以权威压抑别人的情感。理性主导的分析不但不够全面,也容易陷于不近人情,反而令人更反感,或增加对方的负面情绪,从而感染了你,你便用无情来对待自己。

(9)光是思辨不会带来真智慧

      当你不是真正想帮助对方走出困局时,你不过在炫耀自己的分析能力。光是思辨不会带来真正的智慧,你只会显得自己更自私、空洞、无知和肤浅,无助于令对方增加自爱的力量和改善自己的决心

b被看(被分析)的快感

       相反,有些人特别迷信和渴求被看和被分析,希望从别人的嘴巴里印证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会有怎样的际遇,寻求被指点迷津。这些人,多半有以下特征:

(1)喜欢占卜

       面对迷乱、不安和无助时,你先不靠理性解决问题,却依赖玄虚的方式如占卜,喜欢听玄妙和神秘的意见。你其实容易沉溺在迷信中,而且会上瘾一样经常“求诊”,要求“复诊”,放弃靠其他更积极和努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2)喜欢被点评

       可能因为自己不够自信,也太容易被外界影响,所以你特喜欢依赖高人的点评,以为通过这样可以更了解所谓“真正”的自己,尤其是所谓自己神秘的、隐藏的“心理”。

(3)喜欢被定型、贴标签、诊断

       你害怕被孤立,希望能靠近主流,不想被遗忘或忽略,所以你希望通过看相被定型,做心理测验为自己贴上心理病的标签,看医生求得息病的确诊,你才感到安心,终于被“证实”自己有什么“病”了,远比不知自己有什么病好。原因其实是借助患病,将自己定性为弱者,找借口要求被治疗和照顾。要细看你到底在逃避什么,当心自命病弱不过是逃避成长的借口。

(4)没主见

       你依赖外人替你做主,替你安排下一步要怎么走,你不过是永远不想长大的孩子,因为你不想承担犯错的责任,没主见能让你退到避责的安全岛,让别人替你决定你的人生,即使所犯的再错,责任的源头也不在自己。

(5)逃避处理和面对自己

       你把自己交给别人来分析,然后依别人的指示去做,并不质疑对方人格是否有问题、功力是否强、分析是否可靠,因为你不想对自己负责任,只想依赖外人替你活,你最害怕面对的不过是你自己。

2.学懂说

      我们都不懂说话,要不是说得太多,便是沟通不足,不懂表达。

      首先,我们是否说得太多呢?

      我们在说话前,是否认真地先聆听别人的话或问题呢?

      有些人是这样的,他们不惯聆听,只习惯于说话,急于回应,答非所问。

      我们要检视自己是否仔细、清晰和清醒地当下看,当下听,听清楚才回应。在没有听清楚、看清楚前别先回应。

       留意自己是否经常反应过快,在别人还没说完前你便回应。我们要学习耐心细心听完,想想,调慢一点,不要太快回应,太快让我们容易犯错误,而且也不尊重交流的对方,同时还增添自己更混乱的概率。

       人用得最多的器官可能是口,特别是女人。

      女人天生喜欢说很多话,要靠说话表达或发泄自己。你够细心的话,会发现身边的女人不能一刻不说话、不活动嘴巴。要不说话,要不吃东西,总之保持口部活动,不能让它停下来。

       嘴巴停下来的女人,关注点马上由喷话回归内心,面对自己。啊,脑海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杂物和垃圾,老是想丢掉,不吐不快,可量实在太多了,无法整理好、收拾好,只好把它们吐出来,心会舒服一点。这也是懒于做家务的人处理过多脏旧衣物的原始方法:丢掉算了。

       结果,女人不断通过喷话,假装清理内里的垃圾。假如话已说累了,为填满空虚不安感,会不自觉上瘾般把零食往嘴里倒下去。越是紧张、有压力的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越是“感到”肚子饿,总想吃东西,吃了会心安一点,可事后马上感觉更不安,因为多吃了,怕变胖。前后诸多顾虑的动口行为,让女人活在惶恐不安的处境中,心浮

气躁。

      埋怨、评论、八卦、重复,是是非非,黑白不分,说累了也不愿意停下来,感受一刻的宁静。这种女人,活得比农民工还要累,通过不断满足饥饿感来假装补足安全感的身心,是时下很多“三高”症状的元凶。女人忘了,原来自己不断制造垃圾,也不断丢掉垃圾,活在制造和处理垃圾的劳动中,最后连自己是不是变成垃圾也失去觉知能力了。

       口业,是女人其中最大的病。

       别以为男人没有这些问题,喜欢喷话的男人多的是,你看大学里、镜头前表现得扬扬得意,一开口便停不了的男人便明白。其他比较沉默的男人只是不擅用嘴巴而已,假如你能走进他们的脑袋里,你会看到原来他们一直在脑里不停地说话,思想是男人最大的嘴巴。

        你会发现有些人不能闭嘴。跟他们相处你会很累,因为他们在蚕食你的能量。假如你没有感到被影响的话,那更糟,证明你已被对方感染了、同化了,你已变成了他。这样交叉感染、传播垃圾的病毒,也感染整个社会。

       我们每天制造太多语言垃圾,假装在对话,其实在独白。到底我们为何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关注别人,转发废话,等待被关注?带爱的关系,真正的沟通,不能通过废话来建立。

       让我们细心检阅自己,问自己,到底我们能沉默多久,让嘴巴和胞袋休息一会儿?你以为自己可以闭嘴吗?那为什么你离不开微博和脸书这些充满随意乱抛语言的网站,为什么你那么热衷于在网上点评别人的帖子?

       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先聆听,别多说,别先挑拨兴奋的激素进行语言战斗、评论或判断。别在网上随意或快速响应别人,以免因为不经思索而被影响,容易动摇立场。譬如你本来认同某人的立论或行为,可是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响应,发现原来有人觉得某人其实也有偏激,你马上便动摇了立场,觉得对啊,他看来也真的有点偏激。再看到有人尝试摆平,打圆场说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没有谁对谁错。这时你又附和了,你的立场再度改变,觉得正反两方都各有道理。这时你其实已失去判断能力、原则和立场,摇摆不定,不能独立客观地分析问题,看清是非对错。网上经常出现这种混淆视听、似是而非的辩论,你若欠缺原则,便容易介入无谓和幼稚的争辩中,制造大量垃圾,失去自主判断力。先安静地站稳自己,才能看清是非

黑白。

        注意口业,别散播负能量的坏种子。

       不懂说话的第二个问题是沟通不足,欠缺表达和坦白。

       我们有不同程度的沟通便秘问题。

       沟通畅顺的关键不靠语言,要靠沟通意愿和用心。

       举个例子。我每次回家或回酒店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跟房间打招呼。跟空空的房间问好,关心一下它是否神经病?不,假如你明白这亲密的问好,背后其实是让自己跟环境相处好,心连心地依靠在一起的话,你会知道,这是自我修养的一环。

       如果没有跟你天天依靠的地方亲密交流,你怎能睡得好,感到安心无压力?同样的,假如你没有跟最爱的人手牵手,分享温暖和生命点滴的话,怎能和他相亲相爱到白头?靠在一起牵着手,眼晴对眼睛地交换爱的能量,因为有这种亲密的身体接触,你们便能建立信任的沟通基础,自能放心地、坦诚地说出心里的感受,不会把话堵在心里,害怕说出来后对方的反应。假如你已很久没有牵过爱人的手,没看过他的眼晴,没再抱过他,没有交流过心底话,你们的关系真的没意思了。当感情变腻了,出现状况时,你们会经不起考验,因为你们长久没有好好地建筑一道亲密的、感情的桥梁,等到难关出现,才去处理已发霉的关系,可能已经太迟。
      沟通不是光用讲的,而是要每天更新眼睛和调心,是发现和磨合的互动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准备和经历,才能维持和保养好爱和关系,我们要检阅自己是否只活在猜想对方的关系中,不去面对面、亲口做交流,只堵在心里猜度对方所想所感,逃避接触。表达你自己,说出来便能清理心病,不然你会制造沟通便秘,三天、三个月、三年、三十年,这样便秘下去,到发生问题时,哪有能力去梳理和解决问题?所有沟通关系也一样,不只是爱情。
       顺畅和坦诚的沟通不是一天两天能完工的事,理解和磨合需要经营和投资,需要时间和耐性、爱心和愿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训练公式课程:训练对方自己

训练公式课程分享:阐述如何训练对方、自己而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拥有卓越的训练能力,让对方遵从自己的指令做事。这并不是控制,而是训练的一种,比如下属不思考、伴侣经常...

by:大洪老师

爱自己-21天冥想训练营

21天正念冥想更爱自己一点活出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by:幸福行动家贺芳

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 | 古典老师

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特邀导师:古典新精英做自己2015-08-11古典老师受“十点读书会”邀请,面向全国小伙伴儿发起#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

by:八度易飞

自己写自己

《张宁:自己写自己》林立果选妃的闹剧。本书评细介绍了当年选美的一幕幕为人知的画面,再现了张宁与林立果之间发生的一切,对我们了解那一特殊的年代会有启示。

by:呆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