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明心见性章第五 今译、今诠 《乐育堂语录卷一》

2020-04-15 15:35:4415:30 4.4万
声音简介

原文:

明心见性章第五 明心见性
       吾示明心见性之真谛。夫先天之心即性,先天之性即虚无元气,要之,一虚而已矣。人自有生后,气质之拘,情欲之蔽,恩爱之缠,此心之不虚者久矣。气为心使,精为神役,驰逐妄游,消耗殆尽。此学人下手兴工所以贵凝神调息也。

       盖神不凝则散,散则游思妄想迭出,安能团聚一区以为炼丹之主帅?惟能凝则一,一则虚,我心之虚即本来天赋之性,外来太空之虚即未生虚无之性。息不调则放,放则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非一团躁急之气运行,欲其凝聚一团而为我造命之本,盖亦难矣。惟能调则平,平则和。我身之和即我生以后受天地之命,太和一气即未生以前悬于天地之命。此即真性真命,与天地人物合而不分之性命,亦即神仙造而为神仙之性命也。

       生等欲复命归根以臻神化之域,亦无他修,只是凝神令静,调息令匀,勿忘勿助,不疾不徐,使心神气息皆入于虚极静笃而已矣。但非造作之虚,乃自然之虚。故天地鬼神人物,同一源也。然亦非虚而无实也。惟我之神既虚,则天地清和之气自然相投。人之所以参天地、赞化育、变化无穷、神妙莫测者,即此神息之虚得感清空之虚之气入来。此虚中所以有实也。久久凝聚,自然身心内外有刚健中正、纯粹以精之景。如此见性,方是真性发现。

       心何以明?惟虚则灵,灵则明,明则众理俱备,万事兼赅。未动则浩浩荡荡,无识无知,所谓内想不出,外想不入,但觉光明洞达,一理中涵,万象咸包,斯得之矣。及触物而动,随感而通,遇圆则圆,随方则方,活泼不拘,似游龙之莫测。又云:“静则为元神,动则为真意”,神与意一也,不过动静之分焉耳。又闻古云:“心无性无主,性无心无依。”心所以载性,性所以统心,是知心之高明广大、神妙无穷者,即性之量也。明得这个真心,即明性矣。但此性未在人身,盘旋清空为元气,既落人身为元神,要皆虚而不有。
       学者下手之初,必要先将此心放得活活泼泼,托诸於穆之天,游于太虚之表,始能内伏一身之铅汞,外盗天地之元阳,久之神自凝而息自调,只觉丹田一点神息浑浩流转,似有如无,我于此守之照之,犹如猫之捕鼠,兔之逢鹰,一心顾諟,不许外游,自然内感外应,觉天地之元气流行于一身内外而无有休息也。性功到此,命工自易焉。

       彼世之山精水怪能化人形,命功亦云极矣,但出而观玩,见可欲则贪,见可畏则惧,甚至做出不仁不义、无廉无耻事来,所以终遭诛戮而莫能逃者,皆由少炼性之功耳。吾师教人必以明心见性为先务者,正谓此也。诸子知之否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71835040

玄关一窍

听友186301620

感恩老师

1388834ruor

背景音乐是什么?

邦德w

不要音乐就好了

听友415948608

师兄学习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张辛钰 回复 @听友415948608

性命双修缺一不可,我是交替着摸索前进!

猜你喜欢
明心见性

禅宗里的公案,是指记载禅宗史上,历代宗门祖师、高僧大德们言行范例的典故、故事,禅宗借用“公案”一词,来隐喻它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公案”是禅宗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

by:晚点钟声

《明心见性》

本书循着佛法的思想脉络,通过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自身的反省,从超越二元的角度探讨了佛法的认识论、方法论及心灵解脱的实践,为佛法学习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by:小濮姐姐

略论明心见性

《略论明心见性》元音老人著,老人深入禅海,彻悟心要,融通净密,随机施教,默默耕耘。于1980年春在上海传法时就明心见性的修证问题进行了开示,供大家参研讨论。此文...

by:南山妙月

略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的又一部经典著作,指示学人直达本心见自本来面目,现在学人多心外求法,都是没有学到佛法的精髓,这本明心见性著作一定要参究,能让您在学佛的路上少走弯路见自家...

by:迷中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