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 原文300~309

2020-04-21 23:56:1727:42 3
所属专辑:《傷寒論》
声音简介
原文300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原文30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2去节 细辛2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302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2去节 炙甘草2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303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4 黄芩2 芍药2 鸡子黄2枚 阿胶3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304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2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3 人参2 白术4 芍药3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305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原文306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1 粳米一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原文307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原文308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原文309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一升 人参2 生姜6切 大枣12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伤寒论少阴病篇

《伤寒论》作者张机,字仲景,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南阳郡涅阳人。少时随同郡张伯祖习歧黄技,好学多思,终至青出于蓝,医术远超其师,成为著名医家,与华陀并称于...

by:自然张君

刘渡舟伤寒论少阴病

刘渡舟先生是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刘老强调痃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担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y:自然张君

奇经八脉辩证

我觉得呀,奇经八脉应该像六经辩证与脉诊,舌诊一样被单独列一章来讲,奇经八脉是12正经与任督二脉之外的一种脏腑人体间的经络学,其对有些疑难杂症的诊断上也有参考价值...

by:架构师讲中医

《医宗金鉴》童声原文朗读(少阴篇)

《医宗金鉴》【简介】《医宗金鉴》(公元1742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

by:拾卉

中医辩证西医辨病与用方

中医辩证,中药方剂学,西医辨病病名

by:杏林浪子123

100种常见病的针灸辩证论治

针对常见病详细讲解针灸治疗的思路,思考分析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声明:所有分析仅供学习交流参考,而非具体个人疾病的治疗建议,听众朋友如果有病痛,建议当面咨询中医师...

by:中医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