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误区9——权威偏误

2020-04-25 19:46:4704:06 38
声音简介

看到一个比较震撼的心理试验,受试者被要求电击玻璃窗另一侧的人,从15伏开始逐渐增大电压,直到几乎致命的450伏。被电击的人其实是名演员,但受试者事先不知道。随着电压逐渐被加大,被电击的人痛得大喊大叫,浑身颤抖(其实并没有电流),受试者要求中断实验,但心理学家平静地告诉他说:“请继续,实验要求必须得这样做”,大多数人会按照指示继续做下去。半数以上的受试者把电压升到了最高,这纯粹是在服从权威。看完之后,我不禁在想,如果我是那个受试者,我会不会也跟大多数人一样会在权威面前屈服。这个试验的现象其实就是权威偏误。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等级,对待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也会比对待其他意见粗心许多。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观点。

航空公司的许多意外事故也有可能是权威偏误造成的,当机长犯错时,有时副机长察觉到了错误,但出于相信权威而不敢指出来。最近十几年来,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都要接受一些培训,学习坦率、迅速地指出问题,其实是在训练自己摆脱权威的能力。

思维误区9——权威偏误



曾有个心理学家,在给大学生上课时,给学生介绍了一位新来的英语老师,说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英语老师拿出一个蒸馏瓶子,说里面的气体是自己刚发现的一种带有气味的新物质,让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即使那只是普通的蒸馏水,完全没有任何气味。在经过这位被贴上“著名化学家”的标签的普通英语老师的语言暗示下,许多学生都认为瓶子里面装的是化学物质,是有气味的。

思维误区9——权威偏误



世界上大概有100多万经济学家,但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地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更别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信用违约互换的瓦解直到通货膨胀引发的经济危机的顺序了。

思维误区9——权威偏误



去看医生的时候,我们对医生的话一般都不会怀疑,尤其是专家、主任医师等等。还有微博、知乎上的大v,如果发表了某些观点,我们就可能更容易相信。其实,经常可以证明,权威也会出错。权威也并不一定就是坏的,但面对权威,希望我们能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要觉得权威就高人一等从而盲目地跟从权威。当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会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也会更自由。

有朋友听完之后说,写这个文章的人可能忽略了杠精,O(∩_∩)O哈哈~,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你觉得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走出思维的误区

你是谁?芸芸众生之中,你扮演什么角色?茫然混沌的大千宇宙,你的位置何在?当生命欢呼雀跃之时,你将赋予她多大的激情与魅力,开掘她多深的智慧与潜能?若干年后,当生命...

by:有声的若愚

原来我们都错了,走出人生的误区丨走出思维误区

跃出思维陷阱,走出人生误区,活成自己想成为的人。【编辑推荐】思维习惯是你被蒙骗的根源!你的人生总是走入误区,不是因为你智慧不够,而是因为你太相信那些所谓的真理...

by:赵华皇冠

警惕!易犯的50个思维偏误

每篇5分钟,短小精悍,助你清醒人生,看穿一切~只要不出差,争取每天一更~

by:彩虹钱钱

语言及思维中的偏误|语言

【内容简介】不同群体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运用语言时,由于诸多的原因会出现不同的表达上的错误或失误,即语误;语误,往往折射着思维中的偏误。全面的了解、认识这些容易出现...

by:北方文艺_电子书

母爱的误区

东方人与母亲的距离,一直都太近了。近到难以分化,只得被迫承载母亲的期待、控制、指责、投射甚至是抛弃。从东方家庭的角度,解析了四类母亲给孩子带来的创伤,并给出了可...

by:简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