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蠡测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

2022-09-05 02:57:1410:10 48
所属专辑:道德经蠡测
声音简介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译】

心和大道能够交融、浑然一体,而不割裂和分离吗?

凝神静气,制心一处,能够让身心柔软,就像那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吗?

洗刷清除掉我们的贪嗔痴,能够让心的清明现前,就像那没有尘垢的明亮镜子一般,毫无瑕疵,没有分别,朗然显现其前面的一切吗?

仁爱人民,治理国家,能够行无为之治吗?

这眼耳鼻舌身与尘境相对,应缘接物,能够不造作、不粘着吗?

对世间各种人、事、物都清晰明了、睿智通达,能够没有妄想与分别吗?

大道生成万物、养育万物,却能够不拥有它们,成就万物却不自恃其功,滋养增长他们却不主宰,大道总是自然、无为、绝待平等地运化着一切,这种德行非常的微妙与神奇,我们可以称它为“玄德”!

【简析】

我人的心是向外追逐与攀缘的,是随波逐流的,是飘荡的,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没有了引导,失却了平衡,终将坠地。没有了翱翔的多姿与曼妙,只是坠落的沉沦与枯寂。风筝离不开线,就像我们不能背道而行。

我人在贪嗔痴、在自己设定的虚妄概念里流浪、轮回,已然没有了主,没有了归宿,失去了安宁与祥和。我人习惯于在欲望里放飞自我,不满足于当下的拥有,不断地追逐着更多,甚至有时于追逐中都忘记了欲望的目标,只是糊里糊涂地在迷茫之路奔跑。我人总是归罪于外,嗔恨于人,将人与人的关系从共生共赢变成斗争与你死我活,不了因缘果相因转换的道理,只是不断地重复着造业,为自己编织着苦厄的牢笼。我人常常莫名的烦恼、压力、伤感、无助、寂寞,不得心安。这就是营魄没有抱一,心远离了道,身心不再平衡。

我们要收敛我们的身心,训练自己,以重新找回我们真实的。我人的心是坚硬的、坚固的,我们执着于这个“我”牢牢地不肯放松一毫,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观念。我们不仅不能放松这个“我”的认知,在飘堕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还在不断的强化着这个“我”,灌养着这个“我”,增长着这个“我”,于是我们越来越牢固,身心越来越狭窄,离开自由越来越远。婴儿的身心是极其柔软的,一切在他们眼里都是全新的,他们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没有是非、没有对错,他们只是看着这个世界,就像那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鸟,就像那水中自在遨游的小鱼。

身心的训练,需要我们先将我们向外攀缘追逐的心停下来,将躁动不安的心息下来。也许我们就是看着我们的呼吸,仅仅是看着,不要妄想,不要让思绪到处纷飞。或者仅仅将意念集中于鼻端,或者仅仅将意念集中于丹田,甚至仅仅将意念集中于脚底,我们都只是看着,息掉我们的妄想,将纷乱的思绪总是回归到我们的意念之处。方法很多,都可以叫专气,也可以叫制心一处。当我们这么做时,我们就开始远离造作了,远离有为了。我们的心会变得宁静,祥和的气氛将会出现。我们的身心会变得柔软,我们会慢慢放下我们的坚执,我们将慢慢学会接受,心灵将变得越来越开放与接纳,而不是对抗。我们也不再迷失于欲望的狂奔中,我们重新思考所为何来,我们将慢慢找回自己,找到那个如婴儿般真正的我。

我人的身心在造作中已经变得畸形,在有为中已经变得丑陋,我们的心不再呈现世界本来的样子,而呈现的是扭曲的、邪恶的影像。我们的心常常呈现的是贪欲,是嗔恨,是烦恼,是痛苦。于是我们的身体也出现状况,面貌狰狞,寝食不安,多灾多病。我们的心就像被蒙上一层厚厚灰尘的镜子,已经不能真实的呈现出前面物体的影像了。我们的心也像被覆盖了厚厚灰尘的灯泡,灯光已经非常灰暗阴沉。

就像擦掉镜子上灰尘一样,我们需要涤除我们心灵之上的积垢。积垢太厚,正如镜垢太厚,我们需要一一点的涤除,直到一点瑕疵都没有了。镜子将是多么的明亮与清澈,圆圆满满地映现出前面的一切。我们的心将是多么的清明,它也将原原本本地呈现出人事物本来的样子。

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如实的呈现,没有造作,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我们将会真正地仁爱他人,将会真正地慈悲他人。管理小的团体,乃至治理大的国家,也将无为,也必然无为。

我们透过眼耳鼻舌身来感知这个世界并与世界交互。眼睛的开闭让我们认识到高矮胖瘦、青黄赤白,耳朵的开闭让我们认识到丝竹管弦、高歌低吟,鼻子的开阖让我们认识到清香淡雅与恶臭浓烈,舌头的开阖让我们认识到酸甜苦辣咸,身体的开阖让我们认识到粗细软硬、冷暖湿滑。我们覆盖灰尘的心在开阖之间,将生出贪爱与厌恶,愉悦与悲伤,轻松与压抑。这颗心在应缘接物间,开始造作,开始粘着,开始堆积灰尘,以至于灰尘越堆越多。修学圣人的智慧,我们将于开阖间,心仅仅照见,不造作,不粘着,不再藏污纳垢。

当我们有一颗清明的心,仅仅行照见之心,我们将能了达世间万物,了达万千变幻,一切看起来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通达,不再有迷闷,不再有困惑。这种明了与通达不是建立在妄想与分别之上的,不是世间的知识、伎俩、世智辩聪。

这些都是因为洞察了道的奥秘,遵道而行,与道交融、浑然一体。于是一切的潜能得以施展,一切的光明得以显发,道之德能犹如永不枯竭的泉源,无穷无尽,也无量无边。这种德能的绵延与昌盛没有自我、没有拥有、没有主宰,道运化着、抚育着、成就着。道微妙幽深,德玄妙悠远。

本章文字简短,但意涵非常丰富。既有修学之目标,也有修学的方法;既有病相的阐述,也描述治病之方;既有专门的修治,也包括日常的熏习增长;既有对道体清静无为的称扬,也赞叹从体起用的玄妙深广。圣人极尽语言之奢华,演奏道与德不一不异、通天彻地之优美华章!实乃千古奇文!我人当仔细品一品、会一会、参一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道德经章节学习

《道德经》难学,难懂,但从中的规律运用到生活去践行,那就是好学,好用。每天聆听一章,领悟一章,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道德经》的智慧,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by:DX思信

道德宝章

白玉蟾对《道德经》的注释颇具特色。他的注本叫《道德宝章》,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楷体抄录,清时收入《四库全书》。...

by:小巫读经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道德经》全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

by:仙人掌加油

逐章讲解《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选哪个版本最好?大家好,我现在正在罗浮山上,用中秋、十一的长假,跟家人出来游玩,不过在这山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这是道教名山,所以跟讲《道德...

by:宏播子窦树山

《道德经》分章诵读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

by:散落红尘的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