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阶段小结

2020-05-13 10:24:2813:21 376
所属专辑:伤寒温病
声音简介

做一个阶段小结,前面的课程,强调了几个意思:

 

    1、重体系重诊断而非具体方药

 

    清代医家柯琴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是一个辨治体系,是看待疾病的疾病观,就像我们人生的世界观一样。用六经八纲体系来看待临床疾病,要站到一个高度,心中要有体系,才会有一种比较清晰明了的认识,这也是我反复强调在体系指导下,去看待具体的法和方,如果脱离了体系指导的经验,都是零散的。

 

    前面几次课程的时候,有学员追着问温阳益气养血是什么方。我没有去回答具体方是什么,因为临床中每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要去辨四诊,去辨证论治,临床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表现,同样是温阳益气养血的法,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患者身上,选方用药也可能不一样,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

 

    我在前面的课程中强调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一定要把基本功做扎实,因为很多时候大家不重视基本功,都想快速的学一些经验,提高临床疗效,这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冷静的反思。基本功是什么?在第4讲《学习中医并不难》的课程中讲过,就是我们中医入学后的四本书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方剂学和中药学,希望大家把上述四本书的知识烂熟于心,这是临床的基础。

 

    经常会有人问我,说学了胡希恕经方之后,感觉以前都白学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中医是有流派之分的,但中医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没有学术流派之分的,我们只是学了一种新的辨证方法而已。就像厨师做菜的原料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派系的厨师做出来菜的风味也不一样。学习胡希恕经方,我们仍然可以把以往学到的具体的知识通过我们的六经辨证体系给串联起来,以前学的知识储备,都是有用的,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眼光,换了一种临床思维去看待临床疾病问题罢了,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六经辨证是临床思维。学习六经辨证,不仅是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学,学会用六经八纲的观点去看待《伤寒论》的条文,在临床中逐渐的填充扩展我们自己的体系。比如时方,换成了六经体系的指导去运用,就是经方。胡希恕先生强调不要戴着内经的有色眼镜。那应该戴什么眼镜呢?戴八纲的眼镜。一定要从八纲的角度来解读六经,解读伤寒论的条文。反复强调了六经来自于八纲,辨六经就是辨八纲的过程,通过八纲的思维来帮助我们深刻把握六经的实质,比如前面讲到的,太阳病、少阴病的实质就是病位在表的阳证和阴证。临床当中我们把病位、病性辨别清楚了,六经自然清晰明了。所以六经和八纲的对应表格,希望大家牢牢的记在心中。

 

    课程不仅仅是讲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中医是需要毕生学习的,我们活到老学到老,但中医的核心理念知识不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大家站在一个高度,回过头来看仲景的六经体系,本质还是一个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的问题,还是一个寒热虚实的阴阳病性问题?把六经八纲诊断清楚了,后续的法和方药才有意义。我们内科医师最常见治疗是给患者开出一张方子,但这个方子怎么来的?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因此方和法比起来方不重要,法和证比起来法又不重要了,归根结底什么最重要?是诊断准确最重要。


 

    方证相应,顾名思义,方要和证符合,求得病皆与方相应者。方证相应的方就是好方,不相应的方就不是好方。现在方剂学中的每一个方子都是经典方,都是流传下来的有效方,但为什么你用上去就没有效果呀,关键还是缺少了理论体系的指导。现在大家都喜欢听一些具体的临床经验,脱离了理论体系下经验是不靠谱的。

 

    前几天门诊一个患者,咳嗽一月就诊,说在外院看过中医吃过汤药,没有效果,我一看,患者脉弱、舌淡苔腻,属于阴证,而外院处方是清热化痰止咳的,你说会有效果吗?辨证准确是取效的关键,而辨证取决于四诊合参,取决于你是否能够运用六经八纲辨证思维去得出六经的诊断。

 

     2、外感和内伤,外感病的内伤基础

 

    临床中的疾病,有一种分类方法是分成外感和内伤,但很多情况下,外感内伤并不能截然分开,比如呼吸系统的疾患大家都知道,如果这个患者有慢阻肺、哮喘或者支扩、间质性肺病的底子,或者是老年人气血虚弱的情况下,一旦外感之后,就可能会表现为外感与内伤并见,病情要重于一般健康人的外感,往往是一个表里合病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既要高度关注他的外感,也要关注他的内伤,因为内伤是会影响到外感疾病的传变,这就是为什么邪气入里可以有寒化、可以热化的缘故。

 

    邪气入里的传变,是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温病学派的薛生白在《湿热病篇》第一条注解到:中气足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为什么有的人外感之后只是表现为表证,有的人外感呢却可直中入里,而表现为胃肠型感冒?还是在于内在体质的不同,也就是内在的中气实还是虚的问题。清代医家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中曰:“治疗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虚人外感建其中,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外感热病学,历来重视外感热病与内伤基础疾病的关系,认为不同的内伤对外感病产生不同的影响,分析外感病和内伤病的相互联系,对外感病和内伤病的辨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少阴病上表现格外突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素有阳明内热倾向体质的人,外感的时候多表现为太阳病或太阳阳明合病,而素有太阴虚寒体质的人,外感的时候,多表现为少阴病或少阴太阴合病的情况。大家可以想象,张飞和林黛玉同时着凉受风了,可能张飞表现为太阳病,而林黛玉表现为少阴病。邪气入里之后的寒化、热化也是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少阴病虽然是病位在表的阴证,和太阴病病位不同。但少阴病的脉微细,往往容易合病有太阴病。也就是说有太阴病体质的患者,外感的时候容易表现为少阴病。

 

     3、要高度重视表证的治疗

 

    要高度重视表证的治疗,强调有表必须要先解表,当然表里合病的时候,可以先表后里或者表里双解,只有在极其个别的情况下才先救里。中医疾病的发病学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外因主要是外感六淫邪气,由表入半表半里、入里,逐渐深入的过程,就像扁鹊见桓公的故事: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道理是一样的。而在六经辨证体系下表证就是太阳病和少阴病,也就是所谓的表阳证和表阴证。中医在治疗的时候还要高度关注人体的功能,毕竟中医是治人而不是治病的,要祛邪而不伤正,扶正以祛邪,如果机体相对虚而陷入阴证的时候,必须要加上强壮温阳扶正祛邪,仲景最常见的是加入附子来振奋人体的阳气,当然如果气虚血虚津虚的时候,要加上相应的治法。

 

    典型的表证,就像《伤寒论》太阳病篇所谓的“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遇到这样的一个典型病案的话,我想大部分人都能辨别出来,关键是临床当中一个不太典型的太阳病,能不能辨别出来?这是考验我们水平的时候,而当前教科书中那样典型的太阳病,其实临床当中并不常见。但并不能否认太阳病不常见。太阳病代表方是麻黄汤、桂枝汤,我们要从这两个方总结出仲景治疗太阳病的临床思维。

 

    我曾经听有些专家教授说,一辈子也没有开过麻黄汤,因为没有遇到一个他认为符合他心目中的麻黄汤证。但是我们通过从八纲角度来看太阳病,原来临床中到处都存在呀,本质就是病位在表的阳证,要辛温解表发汗治疗,那比如慢性鼻炎的患者,反复的鼻塞,不虚弱的情况下,就是一个表阳证的太阳病,我们就可以用麻黄汤去治疗。如果脉虚弱的,那就需要加附子之类的去强壮温阳解表,所以在呼吸系统在我的门诊当中,麻黄桂枝用的范围还是挺广泛的。就像我们说的这个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临床上太阳病到处存在,少阴病也很常见,只不过看你能不能发现而已。不典型的表证,比如鼻部症状,如鼻塞、喷嚏、流清涕等,都有表证存在的可能,再如皮肤病身痒的时候多有表证的存在,目前用汗法治疗皮肤病的当首推山西中医药大学的张英栋主任,对汗法论治银屑病阐述的非常详细。也蕴含了皮肤病是有表证因素存在的,同时解表的辛温药物,也能够通阳。

 

    胡希恕先生的医案堪为教学案例,列举一个《百年百名胡希恕》医案:许某,男,47岁,感冒2天,右头痛,自觉无精神,两手逆冷,无汗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咽红滤泡增生多。

 

    本案的关键在于外感表证,无汗恶寒、头痛为表证,当辛温发汗以解表。但脉沉细,为虚证不足的脉象,结合口中和、舌淡,均提示阳气不足、机能沉衰,属于阴证,病位在表的阴证,即少阴病,因此胡老考虑此属虚寒表证,治以温阳解表,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川芎:麻黄三钱,制附子三钱,炙甘草二钱,川芎三钱。因头痛明显,加入川芎以增强疗效。结果:上药服一煎,微汗出,头痛解。未再服药,调养两日,精神如常。本案为表阴证,若不温阳解表,怎能收到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疗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钢蹦儿精真的能保护小结巴吗反正他找到航哥了对吧

作者巫哲大大。文笔偏现实向,但真的很温暖。(前51集是两年前读的,演播水平稚嫩,后面绝对质的飞跃,值得坚持)这个小结巴我罩了。然后那个笨拙的小结巴凭借4个字费力...

by:上舟_

小学数学经典题解 分类小结提升解题思维拓展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经典数学题分类小结讲解,提升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提高孩子们数学综合解题能力,让孩子们能纵向理解知识点,掌握每一类型的题目结构,横向拓展知识点。最终让孩子们...

by:思盐小艾

prek阶段1

美国老师原音音频

by:九耳开讲

第一阶段

我的个人专辑

by:畅谈君

31四个阶段

耶格系统编辑耶格系统又叫英特莱德国际服务有限公司。是美国人德士特·耶格创建的。它是一家著名的全球性咨询及教育培训机构,专门研究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应如何正确的...

by:耶格国际企业空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