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温经养血温经汤

2020-05-14 08:25:2112:10 353
所属专辑:伤寒温病
声音简介

有人说经方不讲病机,这是不对的。病机是什么?其实就是当下的证候,就是方证。因此经方讲病机,经方是以方证来代指病机。比如上节课的当归芍药散,本来仲景是用来治疗妇人腹部疼痛为主的,但是我们归纳后,认为当归芍药散是太阴病的血虚水盛,因此凡是符合病机、方证特点的,都可以应用,不仅仅用于治疗妇人,也大大拓展了临床应用范围。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如果大家见到一个典型以月经为主证的温经汤证,大家都能够会使用,就像遇到一个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的,都知道是太阳病麻黄汤证。有句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床的看不起搞理论研究的,说只会研究理论不会看病,搞理论研究的看不起临床的,说只会看病没有理论。

 

问题是,如果立志成长为大医,必须既要懂得理论,还要勤于临床才行。没有一个深厚理论体系支持的话,那你再多的临床经验也只能是局部而不成体系,是零散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把理论和临床相互结合起来,那提升的就更快一些,就像毛主席的《实践论》所指出的,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反复提高。虽然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但假如给王叔和20年的临证时间,他绝对会比你的临床20年的疗效更好一些呀,所以理论还是要学习的。

 

温经汤是一首著名方剂,但因其“温经”的方名,多被人误以为只能用于妇科疾患,从而限制了本方临床应用及发挥。我们见到一个典型的温经汤证,这个妇人少腹寒为主的,大家都能够想到,但问题是,如果见到一个不太典型的温汤,或者并不是以妇科疾病为主的时候,能不能想到温经汤证呢,这个就比较考验我们的临床水平了,关键还是看能不能抓住温经汤的方证和病机特点。

 

因为我临床主要接触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发现,在慢性呼吸系统疾患中,温经汤多有应用机会。呼吸系统的疾病,虽然那是以咳嗽为主症,中医治疗的是人,治疗的是证,治疗是以人为本,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咳嗽只是证的外在的一个症状表现。肺为娇脏,是由于清虚之体容易受外界邪气影响,使肺气宣发肃降失常而导致的咳嗽。所以我们见咳的时候,见咳不治咳,解决了影响肺气宣发肃降的因素,咳嗽自然就缓解了。如果只是拘泥于降逆止咳,拘泥于止嗽散之类的方,那临床治疗反而落入下乘了。

 

案一:

 

孙某,女性,31岁,近3年来冬季易咳。因干咳无痰1月余就诊,遇冷加重,咽痒,口中和,纳可,二便调,无四逆。但平素易疲乏,月经量偏少,小腹凉,无痛经。脉沉细弱,舌尖略红,有齿痕,苔薄。

 

本患者虽以咳嗽为主症,但临床诊治仍需四诊合参,结合月经量少、小腹凉、脉沉细弱、舌胖大,考虑存在太阴病的血虚有寒。故而给予温经汤为底方,合入半夏厚朴汤加减。具体处方如下:

 

吴茱萸9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

 

党参10g桂枝10g阿胶珠10g丹皮10g

 

生姜10g炙甘草6g麦冬10g紫苏子10g

 

厚朴10g茯苓20g清半夏10g

 

七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诉服药5剂,咳嗽基本痊愈,后调理而安。

 

案二:

 

李某,女,29岁,慢性咳嗽4年余,夜间咳嗽明显,平卧则咳嗽,咯少量黄痰,憋气,闻及油烟则不适。咽痒,咽痛,口干不苦,眠差,无反酸烧心,月经量少,四逆,近来腹凉。小便频,夜尿4-5行,大便偏溏,脉沉细弱,舌暗偏红有齿痕,苔薄腻。辅助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轻度增高,肺功能大致正常。

 

辨证分析,存在月经量少、四逆、腹凉、小便频、大便溏、脉沉细弱、舌有齿痕,符合太阴病的血虚有寒,同时存在痰饮水湿。首诊给予当归芍药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症状减轻。三诊时,咳嗽明显减轻,但四逆、月经量少、便溏、夜尿频仍存在,考虑血虚有寒成为主要矛盾,故改为半夏厚朴汤合入温经汤。四诊时,咳已,月经量较前增多,便溏、夜尿频减轻,因为咳已,继续以温经汤加减,处方如下:

 

吴茱萸10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6g

 

党参10g桂枝10g阿胶珠10g丹皮10g

 

麦冬20g鹿角粉2g炙甘草6g生牡蛎30g

 

五诊,诸症改善。唯说话多则咽痛,脉仍偏弱,舌淡苔薄,齿痕已不明显。继以上方加入桔梗10g,继续温经养血治疗。

 

临证体悟:

 

1、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其方后注曰:“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芎䓖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生姜二两、牡丹皮二两(去心)、甘草二两、半夏半斤、麦门冬一升(去心)。

 

本方关键着眼点在“亦主妇人少腹寒”,为病机关键。女子以血为先天,女性的虚多表现在血虚。温经汤中以吴茱萸、人参、桂枝、阿胶、当归、川芎、芍药等,温经养血益气的,半夏、生姜、甘草和胃止呕,以麦门冬、丹皮滋阴养血、活血祛瘀兼清上热。

 

2、温经汤中蕴含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条文见于伤寒论: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桂枝汤为底方,主症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内有久寒,方中细辛、通草祛饮,故方证属于血虚有寒而兼水饮内停较为明显。病在太阴,因桂枝汤治太阳表,故冯世纶教授认为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温经汤包含有桂枝、白芍、当归、吴茱萸、生姜,故可以看做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去细辛、通草、大枣,加味而成温经汤。温经汤证以血虚有寒为主,而水饮不著,故去细辛、通草。因此温经汤的临床病机包含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证特点,即存在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内有久寒。

 

3、温经汤蕴含吴茱萸汤。吴茱萸汤条文共4见。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方药为: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故可以看做吴茱萸汤去大枣,加味而成温经汤。吴茱萸汤证为太阴病,阴寒内盛、水饮上逆而致呕吐、吐利、头痛等主症,且4条条文均有呕、吐的症状,且温经汤在吴茱萸汤的基础上,加入半夏增强和胃止呕。因此可以推测温经汤亦多有呕、吐的消化道症状。

 

4、温经汤亦蕴含有麦门冬汤。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温经汤中有: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故可以看做麦门冬汤去粳米、大枣,加味而成温经汤。麦门冬甘寒滋阴润燥,当有火逆上气的症状,多表现为口干,故温经汤条文有“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的症状。当理解为血虚血瘀日久则多伴有郁热,所以温阳养血的同时,合入麦门冬汤。麦冬甘寒生津润燥,丹皮凉血活血,若血虚郁热明显,麦门冬量可适当增大。

 

5、温经汤病属厥阴上热下寒。其中本方的清上热主要在麦冬、丹皮,麦冬甘寒滋润,量大可以清热,如后世增液汤。因热为虚热,并非实热,故仲景并不加入柴胡黄芩石膏知母之类,用麦冬丹皮即可。

 

6、女子以血为先天,女性的虚,多体现在血虚上,临床多表现为脉细弱,月经量少或月经不调,或痛经,或腹凉,多有手足凉,甚则手足厥寒等。因此本方重在温经养血。温经汤除蕴含有上述方剂外,亦可认为方中蕴含有炙甘草汤、当归芍药散方义。亦可看做炙甘草汤去干地黄、火麻仁,加味而成温经汤。因方中有当归、芍药、川芎,也可看做含有一半的当归芍药散。

 

温经汤方药药味较多,但从其方中包含有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汤、麦门冬汤、炙甘草汤、当归芍药散等,可以看出其归属于半表半里阴证的厥阴病,病机为血虚内寒而伴有郁热,从而表现为上热下寒,下寒常见症状有四逆、舌淡脉沉细弱等为表现,在女性多见月经量少、小腹凉等,上热则多有口干或心烦。若口干等上热明显,可增大麦冬剂量。

 

总之,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两大基本特点,在呼吸系统疾患的诊治中,虽以咳痰喘等为主诉,但临证时仍需四诊合参,整体辨治,强调整体治疗基础上注重呼吸系统症状的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患如慢性咳嗽等,多存在内伤(里虚),需要重视内伤疾患的解决。而女性的里虚多表现在血虚有寒,所以女性的慢性咳嗽等疾患,多有温经汤应用机会。方名为温经汤,但本方并不仅仅用于妇科疾患,男性患者若有适应征,同样可以应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温病条辨-中医温病经典

《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

by:鹤严之声

重温经典

我的配音作品视频,用我的声音带你重温经典,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我会努力的

by:可爱先生_天涯

重温经典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相信大家绝不会陌生,当然我也非常喜欢这部作品,虽然它没有很多华丽的词藻以及让人热血沸腾的段落,但他笔下的老人却有着超人的品质,泰然自...

by:留声岁月512

重温经典之美

将一些经典故事进行缩写,并重新演绎它们,让您重拾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它们的不同魅力。

by:这只叫薛定谔的猫

重温经典文章

学生时代学的课文还记得多少?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朱自清的《春》……

by:CV涛声依旧

温义飞的急救财经

韭菜保护爱好者,财经接的急救大师。财经作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硕士。

by:温义飞

重温经典童话

大象无形陪伴您重温经典的童话故事

by:大象无形重温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