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书法小圣 | 有个书圣爸爸是种什么体验

2022-08-05 07:51:4506:10 63
声音简介

书画不是神秘难懂的存在,益点点带你听书画,传习华夏之美。



坑爹的,这是一个网络用词,表面的意思是拖爸爸的后腿,实则是对不给力的一种嘲讽。当然爹的后腿不能随便拖,因为说不定你够不着后腿。这点王献之最有发言权,因为他爸爸王羲之是“书圣”,能把书法写到封神的境界,那自己写的书法,是不是一辈子就要活在爸爸的“阴影”中呢?



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话说有一天,7岁的小王献之正独自在书房练字,不一会儿就写累了,于是他跑去问父亲王羲之。




献:父亲,大家都说您的字写得好,那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给我吗?我也想写好字,那以后就有很多人夸赞我了。



王羲之看看儿子,心想这书法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怎么可能入人眼目呢,于是他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



羲: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这就是写字的秘诀!”



小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练好字给父母看。于是他苦练了五年。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心血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一看,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成了“太”字。小献之看到,心中有点不是滋味,又把字拿给母亲看。母亲仔细地揣摩,然后叹了口气说:



母:你学了这么久的字,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



献之走近一看,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没想到自己苦练这么长时间,还不及父亲一点。王献之明白要想超越父亲,没有捷径可走。于是他更加刻苦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这之后终于突破父辈的樊篱,为自己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人称“小圣”。那王献之的字好在哪里呢?请徐院长讲解吧~



徐: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学习书法,但并不守旧,他穷通各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楷书和隶书都写得很好,但行书和草书更加闻名。这里我们就以《鸭头丸帖》为例赏析。



《鸭头丸帖》共有两行15字,是王献之写给朋友的一封短信。帖文是这样的:“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这里面字虽少,但是字字千金。从笔法上看,此帖用笔劲利灵动,开拓跌宕,中锋、侧锋、逆锋、藏锋并用,如“鸭”、“当”两字的起笔为顺锋直入,还有“故”字是侧锋起笔,“头”、“不”两字是逆锋起笔。笔画上下呼应,气脉贯通。



在用墨上,此帖墨色枯润有致,充分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天然妙趣,使人领略到王献之深厚的功底。



另外《鸭头丸帖》结字变化丰富,自然生动,也为以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大草奠定了艺术表现力的基础。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献之有着更为开放的草书理念、更为自由的书写方式。



谢谢徐院长的讲解,《鸭头丸帖》有很多值得学习和欣赏的地方,在之后的书法学习中,这都是成长的养分哦。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感谢你的聆听,晚安。



本集内容配套知识卡可以添加微信:ymshjy12获取哦



制作:壹民书画教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书法史小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方...

by:眉坞老农

书法名家谈书法

本人没有受过专业播音训练,纯粹热爱书法,喜欢理论,觉得一些书家的书论很有道理,能对学习书法起到很大帮助,非常值得好好读一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才觉得做这样一...

by:津文阁主

中国书法小史

本书对中国书法史的渊源,书体沿革,风格嬗变做了鸟瞰式的描述。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

by:朗悦悦独

书法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办学指导中心主办

by:听友75495249

书法漫谈 沈尹默谈书法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后改尹默,字中、秋明,号君墨。祖籍浙江湖州,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北平大学...

by:李申知音

鸟妈的书法小故事

单听声音还不够,有图才会有真相,宝贝们记得点开下方图片,我们一探究竟,在故事中了解书法小知识吧!

by:鸟妈的故事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