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1978集体改)

2020-05-30 19:38:3600:50 816
声音简介

《毛泽东诗词》是刘先银编著图书

本书介绍毛泽东诗词共129首,分1935年以前,193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部分。刘先银编著的《毛泽东诗词赏析》书是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关于毛泽东诗词的又一部经典力作。本书介绍毛泽东诗词共129首,分1935年以前,193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部分,从词语注解、时代背景、赏析来体会历史巨人毛泽东诗词的博大精深,高远淳美。此书展示军旅书法家李志松书法隶书作品64幅,每幅作品都饱含热情和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崇敬和热爱。

编著者刘先银教授,有较深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编辑经验,其编著出版有《温正瑞书圣教序》《跟毛泽东学诗词》,研究毛泽东诗词、书法多年,注重吸收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向大师们学习、借鉴。得到了已故著名诗人、学者公木(张松如)先生的指点,以及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文怀沙先生等诸多文化名人的熏陶和教诲。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
2015年《义勇军进行曲》入选由中宣部举办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⑻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⑿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⒀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⒁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⒂岷(mín)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⒃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⒄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绵延千里,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这是多么新颖的比喻!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为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那样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想象奇特,夸张已极。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国军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名家点评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庆振轩和阎军在《毛泽东诗词全集辑注》中谈到《七律·长征》时说:“李白《战城南》: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是因为长征万里,历尽艰险,过了岷山,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聂耳|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人民音乐家|传记

聂耳,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包括《毕业歌》《码头工人歌》《卖报歌》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

by:字符舞动

李海青传 | 黑龙江省抗日义勇军创建者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义勇军是东北抗战的主体,开创了全民族抗日的先声,他们用头颅和热血,创造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史诗。本书主要记述了...

by:北方文艺出版社

见义勇为

DJ尤咏慈(MUSIC),原名:承恩泽,生日:1996年11月14日。性别:男。出生地:中国浙江温州乐清市。职业:DJ打碟手、DJ音乐制作、创作人。DJ尤咏慈(...

by:DJ尤咏慈

见义勇为之歌

见义勇为之歌作词:王磊/言己作曲:刘东辉演唱:群星发行日期:2022-6-27发行公司:杭州回声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歌曲介绍:见义勇为之歌是原海政文工团编剧、著...

by:华语音乐

军乐《巡逻兵进行曲》

国外军乐团演奏的军乐。

by:YZ201303

见义勇为反被讹诈丨盲区

作者:吕子正演播:吕子齐一座装修怪异的别墅,一场死亡逃生游戏,五个人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当第一个人离奇丧命,死亡的气息始终久久无法散开。游戏进行时,...

by:悬疑推理_吕子齐

现实主义勇者的王国重建记

「哦哦,勇者啊!」被这种千篇一律的字句召唤至异世界的相马一也的冒险──并未展开。将自己的富国强兵之策献给国王之后,国王居然直接将王位禅让给相马!而且国王的女儿还...

by:失业的比企谷八幡

萱草小说连载《义勇忠诚》初稿

关于女主公林绿的现代生活,也关于她的外公那一辈远征军将士浴血疆场抗战卫国的记忆,林绿是“义勇忠诚”的传人,也是文化兴国的理想主义者。

by:云间萱草

现实主义勇者的王国再建记 第一章 富国之章

「哦哦,勇者喲!」由那樣的慣例臺詞開始,被召喚到異世界的相馬一也的冒險—沒能開始。為了保護自己而做的富國強兵的獻策被國王所喜愛。竟然要把王位譲給相馬!而且還作為...

by:一声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