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组 动中肯綮 洞若观火

2023-05-09 13:50:5001:42 2万
声音简介

动中肯綮  洞若观火

        【词义】

        动中肯綮:动:常常。中:切中,打中。肯綮:引申为要害或关键。比喻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洞若观火: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明白透彻、非常清楚。

        【辨析】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动中肯綮”强调的是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侧重要害或关键处。而“洞若观火”强调观察事物明白透彻、非常清楚,侧重观察得透彻清楚。


【真题演练】

国际政治研究需要宏观的、战略层面的器局和眼光,再结合微观层面的________________,则可以使我们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大国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有更为全面、深入的洞察。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拨云见日      运筹帷幄

        B.明察秋毫      经天纬地

        C.探微烛隐      纵横捭阖

        D.洞若观火      势均力敌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所填词语表达大国之间的政治行为,且对应“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

C项“纵横捭阖”指国际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语义合适,可选;

D项“势均力敌”指双方力量相当,不分上下,形容“大国之间的斗争”语义尚可。

A项“运筹帷幄”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主体为一个对象,与“大国之间”搭配不当, 排除;

B项“经天纬地”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不用于形容大国之间的状态,排除。

再看第一空,所填词语形容国际政治微观层面的探索或研究,

C项“探微烛隐” 指探索烛照隐秘微小的事物,与“微观层面”对应得当,当选。

D项“洞若观火”比喻观察事物明白透彻、像看火一样,根据“使”可知,前后为因果关系,“洞若观火”本身为一种状态和结果,与后文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今天一定早睡丶

纵横捭阖:国际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

今天一定早睡丶

探微烛隐:探索烛照隐秘微小的事物

会谈猫的guitar

动中肯綮:抓住要害 关键 洞若观火:看的清楚透彻

是阿岛啊

洞中肯綮 抓的准 洞若观火 看得清楚

1576228svth

到底是动还是切

申论王长明_公考面试 回复 @1576228svth

本节是“动中肯綮”,也有一个词叫“切中肯綮”。(多谢指正,小伙伴很细心哦) 动中肯綮:动,常常;中,切中,打中;肯綮,引申为要害或关键。比喻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猜你喜欢
《暗恋》双男主|叶綮 著| 震震爱语 演播

内容简介暗恋个人也会得病?甚至还会死?安镜活了二十年,不仅是第一次知道世上还有这等奇事,还发现它竟然降临到了自己头上。然而在外留学的竹马夏北突...

by:震震愛語

英语400组短语动词

短语动词是由动词加介词、副词或其他词构成的词组,其作用和动词差不多。有些短语动词相当于及物动词,有些则相当于不及物动词。

by:琴棋书画俱乐部

书迷小组在行动

《书迷小组在行动》:“超级四班”——六(四)班总是新闻多多!他们流行过写博客、写小说,现在又开始流行课外阅读。许多中外儿童文学作家都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甚至...

by:ZIINNN__JIU_NINE

【音乐组】乐随心动

聆听你的声音,我的声音,音乐的声音;感受你的心情,我的心情,音乐的心情。清华大学广播台音乐频道,乐随心动,悦动随心。

by:听友1614652

侦情校园-26期-悦动剧组

内容简介:"一起突发事件,将大学生苏伊曼意外卷入了警察正在调查的一场秘密案件。"

by:喜播L2实践作品集

行动学习组织落地指南

上个世纪90年代,行动学习传入中国,至今已经近30年了。行动学习法在帮助中国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水土不服的尴尬,比如:-学员打酱油:现场热闹,但有些成员却...

by:行动学习三点零张峰

理念——卓越组织的原动力

企业为什么能做强?华为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危机管理经典标本,一个接一个的内外危机把任正非逼成了独具风格的商业思想家。这个以强大的思想能量和理念领导...

by:韵歆字羡之

中播组‖阳光悦动 活力充电

周一《约你来聊》有趣奇葩的热门话题话题,收集同学们脑洞大开的评论,用声音来诠释他们的想法,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周三单周《美食美刻...

by:唐山师范学院青年之声

驱动增长的SaaS销售组织┆石木隅

由上市SaaS公司事业群总经理主讲,结合多年SaaS商业化实践,分享一套可实操的SaaS商业化之路。

by:石木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