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眉山-30 赵巧掌墨建造奎星阁

2022-05-10 11:36:2602:49 120
所属专辑:这里是眉山
声音简介

眉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出品

这里是眉山》系列音频-30

赵巧掌墨建造奎星阁

 

仁寿古称“陵州”,山河灵秀,人文荟萃。宋朝时候相继出现了何栗和虞允文这两位丞相。不知什么原因,自何栗、虞允文后一至到清朝的几百年间,仁寿,就是考秀才也远不及资(资中)、简(简阳)、嘉(乐山)三州。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新县官上任后,深为陵州人才缺乏而不安。一天,他到土主庙去拜菩萨,站在山上,眺望陵州大地,感叹道:“山河依然秀,然何无贵人?”这时,庙中走出一人对他说“要得陵州出贵人,奎星点斗在东门。”县官问此人尊姓大名,那人说:“本姓人口丁,生长在瑞云。”忽然一个炸雷把县官惊醒,原来却是一场梦。县官仔细想“本姓人口丁”,此人定是姓“何”,先贤“何栗”不是生长在青岗场的“瑞云山”吗?真是一雷惊醒梦中人!原来先贤何状元显灵叫我们把奎星菩萨请到陵州。于是,他便把县衙的官员找来商议,大家都十分乐意。消息传出,百姓也很拥护,善男信女们都踊跃捐款。不到三个月便筹足了资金,选址在陵州(仁寿)东门的东风山上修建一座奎星阁。

当时,荣县也正在修建奎星阁,县官便派人到荣县去请工匠。那里的工程很紧,掌墨师就派他的得力干将赵巧前来承担这项工程。赵巧原出身贫寒,从小就帮人放牛,但有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赵巧来到仁寿后,有些人见他很年轻,又听说他出身贫寒,便看不起他,根本就不把他当掌墨师对待。赵巧却毫不计较,他按照图样打榫眼,锯柱头,样样十分精细。谁知拿去安装时,这座八方形的奎星阁却有一方接不上榫头。赵巧连夜赶到荣县去向师父请教。师父一听后说:“一方不到问七方要。”赵巧一下明白了师父指点的迷津。赶回仁寿,用扳罾的方法,拴上绳子拖,那七方微微一动,一下就全部落了榫。交货时,那些看不起赵巧的人就故意找岔子,说他多打了一个“耍眼眼”,补了疤疤,并写状子告到县官那里。县官是土木建筑的行家,收到状子后,立即前来查看。看到这座奎星阁不歪不斜,每根柱头大小匀称,个个榫眼衔接紧凑,状子所称的“耍眼眼”正是工程所需的穿方榫眼。于是当众尊称赵巧为“木秀才”。

“木秀才”的故事广为流传,激励着寒门学子苦练成才。如今,作为仁寿标志性建筑的奎星阁已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这里是眉山

眉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出品——眉山市历史故事、民俗记忆、文化遗产

by:方志四川

这里是中国

科普你不知道的中国,感受每一寸土地的气质和温度。运用宏大的地理格局叙事,在时空思维中感悟自然的律动。在充满张力的文字里,领悟中国人的智慧与力量。本书集结星球研究...

by:四月天_5

这里是中国

让我们重新发现中国之美

by:芒格读书

这里是封神

机缘巧合下,我穿越到了商朝,成了亡国之君。纣王帝辛…亡国?不存在的。我统一度量衡,普及汉字。是修建水渠,开凿运河………在我的励精图治下,一切都井井有条,国泰民安...

by:听风莫问

这里是火星

当偶然音乐随着电子钟的摆动一波波的荡漾之后,那火星上的一幕一幕,便,展开了画卷.........

by:阿言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