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莫扎特 歌剧

2022-05-11 04:23:47158:42 336
声音简介
《魔笛》编号K.620,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于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維登劇院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作者于同年去世。

这部歌剧取材自诗人克里斯多佛•马丁•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1780年后由伊曼紐爾·席卡內德改编成德语歌剧脚本。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18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完美統合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

歌剧的序曲以奏鸣曲的形式从统一全剧的降E开始,精美的弦乐声华丽而且流畅。如泉水源源涌出,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塔米諾这一角色属抒情男高音,他在剧中的两首咏叹调《這幅畫像迷人美艷》及《你的魔韻多麼壯盛》(Wie stark ist nicht dein Zauberton)旋律极其优美,很好的描画出这个抒情式的人物细致丰富的内心。帕米娜这个角色外柔内刚,莫扎特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与捕鳥人帕帕基諾的二重唱《那些感受到愛情的男人(西班牙语:Bei Männern, welche Liebe fühlen)》最为经典,柔美的旋律充分体现出莫扎特的天才之处。帕帕基諾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正是一個捕鳥人》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夜后(西班牙语:La Reina de la Noche)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其在第一幕中的《噢,別發抖,我的愛子》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而第二幕中的《地獄之復仇沸騰在我心中》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作为这部歌剧中的灵魂人物,夜后一角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准,其由善到恶,转变的背后要求极微妙的分辨,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刻划她的本质,超越人声的华彩本身也赋予了她狂暴的心情以讽刺的色彩,在非常高的音域(高音F),以快速的唱法,混合了乐声的重复音、断音和长笛的相竞赛。

“Die Zauberflöte”直译成中文就是:Die(德语阴性定冠词)Zauber(魔法、魔力)flöte(笛子)——有魔力的笛子。所以贯穿全剧的线索,正是主人公手中一支有魔力的笛子。

《魔笛》故事背景设定在古代埃及。王子塔米诺误入夜后的领地,被大蟒蛇所困而晕了过去,三位夜后的侍女及时赶来搭救。王子醒来时恰巧看到捕鸟人帕帕基诺,塔米诺以为是帕帕基诺救了他,三位夜后的侍女立即出现告诉王子实情,并且告诉王子:夜后的女儿帕米娜遭大祭司萨拉斯托绑架,王子塔米诺由于惊叹于帕米娜的美貌,于是答应夜后前去救出帕米娜。拿着三位侍女赠与的“魔笛”和“银铃”这两件可以逢凶化吉的法宝,塔米诺和帕帕基诺即刻启程,前去营救帕米娜。在塔米诺见到帕米娜之后,他们立刻坠入爱河。萨拉斯托却将他们强行分开,并告诉塔米诺和帕帕基诺,必须接受一连串的考验,才能带走帕米娜。

塔米诺王子决定接受他的考验以救回帕米娜,但帕帕基诺并不打算答应这项考验。然后,萨拉斯托告诉帕帕基诺,在完成考验之后,他同样会拥有一位娇妻──帕帕基娜,这时帕帕基诺才回心转意点头答应。最后,经过重重考验,两对有情人终生眷属,故事也有了一个快乐圆满的结局。

曲目简介
序曲
第一幕
01 Der Vogelfänger bin ich ja(Papaqeno)
我是快乐的捕鸟人(帕帕盖诺)

02 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ön(Tamino)
这张画像多迷人(塔米诺)

03 O zittre nicht,mein lieber Sohn!(Queen of the Night)
别颤抖,别害怕啊,孩子!(夜后)

04 Bei Männern welche Liebe fühlen(Pamirla,Papaqeno)
一个感受到爱情苦闷的男人(帕米娜,帕帕盖诺)

05 Wie stark ist nicht dein Zauberton(Tramino)
神笛的威力是多么壮盛啊(塔米诺)

06 Schnelle Füße,rascher Mut…Das klinget so herrlich(Pamina,Papageno,Monostatos)
双腿加速,心存勇敢…好美的铃声(帕米娜,帕帕盖诺,莫诺斯塔托斯)

07 Es lebe Sarastro!Sarastro lebe!(Chorus,Pamina,Papageno)
萨拉斯特罗万岁!荣耀属于你!(合唱团,帕米娜,帕帕盖诺)

第二幕
08 Marsch der Priester
教士的行军

09 O Isis und Osiris(Sarastro,Chorus)
噢,伊西斯与奥西里斯(萨拉斯特罗,合唱团)

10 Alles fühlt der Liebe Freuden(Monostatos)
所有的生物都感受到爱的狂喜(莫诺斯塔托斯)

11 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Oueen of the Night)
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夜后)

12 In diesen heilgen Hallen(Sarastro)
在圣洁的大厅中(萨拉斯特罗)

13 Ach,ich fühl's,es ist verschwunden(Pamina)
我知道,一切都成了过去(帕米娜)

14 Ein Mädchen oder Weibchen(Papageno)
少女或者女人(帕帕盖诺)

15 Wir wandelten durch Feuerqluten(Tamirio,Pamina,Chorus)
我们穿越炽热的炉火(塔米诺,帕米娜,合唱团)

16 Klinget Glöckchen,klinget(Papageno)
小铃铛,现在响起吧(帕帕盖诺)

17 Pa,pa,pa,Papagena!(Papageno,Papagena)
帕,帕,帕,帕帕盖娜!(帕帕盖诺,帕帕盖娜)

18 Die Strahlen der Sonne(Sarastro,Chorus)
太阳的光芒(萨拉斯特罗,合唱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莫扎特歌剧:魔笛精选

用德语演唱的《魔笛》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也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当时的莫扎特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的作曲家当时的精神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虽...

by:东溜达西溜达

莫扎特《魔笛》

歌剧《魔笛》是音乐家莫扎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即他35岁时谱写的。歌剧《魔笛》是莫扎特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歌剧,它的结构统一,主题发展广...

by:朝来寒雨

芭托莉《莫扎特·歌剧咏叹调》

这张专辑是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芭托莉演唱莫扎特的《歌剧咏叹调》,由捷尔吉·菲舍尔指挥的维也纳室内乐团担任伴奏。芭托莉的低音区发挥十分出色,这也是大多数女中音薄...

by:love_small_cat

《莫扎特:魔笛》- 指挥:罗杰·诺林顿

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郊外的狄亚·维登剧院(TheateraufderWiede)首次公演,由莫扎特本人担任指挥。此剧首演时,并没有获得特别的热烈欢...

by:东溜达西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