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啬造道德人文国境世界

2022-10-05 00:03:5605:37 92
声音简介
第五十九章 啬造道德人文国境世界

【原文】
治人1事天2莫若3啬4。夫5唯啬,是谓早服6。早服谓之重7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8。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9,可以有国10。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11固柢12,长生久视之道。

【注释】
1.治人:治理世间、取治天下。
2.事天:奉事天道。
3.莫若:没有比。
4.啬:苟谨不张、守藏不动、虚纳不满、慧而不用、俭而不华、欲为具不动。
5.夫:君侯、学行者。
6.早服:及早归合服从。
7.重:诚重、诚重于啬。
8.无不克:没有障阻。
9.莫知其极:不知其德的限量。
10.国:不是一般定义的世间国,而是相应德境的国。
11.深根:深,动词,在增深之中。
12.固柢:固,动词,不断牢固之中;柢,干根的结合生基部位。

【今译】
治理世间、奉事天道没有能超过守藏不动苟谨不张。是者只有虚纳不满知而不用,才是及早归合服从了道。及早归合服从了道才是贵重扎实的真积德。重诚扎实的真处积德就没有不可通过的障阻。德无障阻则不可知其德的限量。无限量的德,可以有德国人文境界的世界。有德国人文境界世界传承不息、禅育不竭的国德人文本能母化效应,可以代代继承长久不去。此立国德之益,是深深扎道根、牢牢实德基,无极长生、太虚久见的大德之道业。

【要旨参解】
一、为人总括起来无非处世事天两件事,老子将人的一切活动给出了清静、藏隐、不动的一个至简至易的“啬”,啬者入道合道,重诚于啬中真实积德。
二、重诚啬则无不克、德无量、可有国。
三、德国世界禅育无量,德又生德承续不竭,道根以深再深,德柢以固再固,是为大道、大业、大德、大应作为的以啬教人于啬国与业。

【续解】
一、本章当简明为一啬之治、一啬之为、一啬之德、一啬之国、一啬之国母禅化不息、相承不竭、恒常不去。
二、啬造之国是啬德之国、国民同啬之国,是人类终极文明中的状态。阿弥陀佛啬造极乐,弥勒啬造安养,老子未来啬造大同。要从理上去解读这些德境之国。要从生活中去见证有啬品之长的家业、职能,由万象一理中去见证啬益啬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