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再寻“三友图”

2022-10-30 13:27:4104:16 53
所属专辑:提醒幸福
声音简介

丝瓜和肉豆长到了一起,孩子却要执着于将其分开,这是看到了形式,而大人却说菜是为了吃,这是看到了内涵。再三思索后,其实形式并不重要,内涵才是根本。

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的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长袍长须,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三友图,成绝世佳品。但是,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缺少这种“三友”。

“三友”是什么?“三友”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义;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超凡脱俗;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儒雅修养。人失去“三友”,即便拾人牙慧,附庸风雅,也便不免落入俗套,成为俗人,因为这是流于形式的矫揉造作。

现今社会中,美人层出不穷,而样貌却越来越同一化,回眸一笑,未曾千娇百媚;影视作品泛滥成灾,而主题却越来越趋向亚文化,回忆青春,未曾涤荡人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时代》,泛滥的青春文艺片充斥我们的荧屏,仿佛青春只能是失去梦想。这种文艺片给青少年带去了什么?无非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及躁动不安。

我们总是在反思这个社会究竟失去了什么,为什么青春总是缺乏奋斗色彩?其实,正是人缺少了涤荡与砥砺心灵的精神食粮,一味地追寻形式与数量,造成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同一化,亚文化泛滥。

泰戈尔,徐志摩,林徽因,三人所专不同,性格南辕北辙,但其感人之处却是一致的:精神气象让人爽朗。“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越来越执着于“业”,而忽视了“道”,而结果是,一个人即使是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项戴璎珞圈,裙系豆绿宫绦,也掩盖不了身上的“铜臭味”。

正如国学大[微博]师饶宗颐所说:“人的生命如同蜡烛,烧得红红旺旺的,却很快熄灭,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长久地燃烧,来得经济。”我们的生活一旦被形式主义所左右,那么整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即将失控。

丝瓜与肉豆,何必执着于将其分开,只要内涵没有走偏,又何必纠结于无关紧要的形式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人间佛教何处寻

【内容介绍】六十多年来,星云大师所推动的佛教,是佛法与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间佛教。大师谦称人间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创,人间佛教的理念来自佛陀。然而大师对人间佛教的创新、...

by:岩松语

何处惹情哀

我看见一切风驰电掣离我而去,狂风在耳边呼啸,往事种种历历在目,闪现,轰鸣,直到……骤停。我们抓住了绝壁上的松树,停止了下落,再一次,我们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山风...

by:呈真_嘤鸣社

何处惹情哀

我看见一切风驰电掣离我而去,狂风在耳边呼啸,往事种种历历在目,闪现,轰鸣,直到……骤停。我们抓住了绝壁上的松树,停止了下落,再一次,我们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山风...

by:萌宠美妞

何处惹情哀

我看见一切风驰电掣离我而去,狂风在耳边呼啸,往事种种历历在目,闪现,轰鸣,直到……骤停。我们抓住了绝壁上的松树,停止了下落,再一次,我们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山风...

by:里程之声

何处惹情哀

我看见一切风驰电掣离我而去,狂风在耳边呼啸,往事种种历历在目,闪现,轰鸣,直到……骤停。我们抓住了绝壁上的松树,停止了下落,再一次,我们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山风...

by:声动静心

心归何处

欲望拉远了我们与快乐之间的距离;算计淡化了我们对心灵的敏感度;我们利用最多的时间,一味的去探索外在的世界,却没有时间去关注我们自己内在的生命。

by:暗夜龙正能

芳心何处

一部经典作品!人物刻画细腻!情节起伏吸引人。根据听众的喜好而精选,声音清晰,感染力强。感情色彩浓厚。。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和厚爱。每天加班很辛苦,您就动动手指支...

by:4_mxvwdr

何处惹尘埃

人生何处,何处人生,此心安处是吾乡。书写古今风云,笑谈人生百态,读诗的余韵,品禅的深意。

by:轻轻的青青的

问我归何处

云菲菲新专辑《禅音菲菲》诚意首播主打单曲《问我归何处》。这首歌是一首区别于纯佛教音乐的歌曲。此曲的歌曲和歌词不仅有特点,还有通俗音乐的元素。在歌词方面吸纳了...

by:华语音乐

情归何处

“情归何处像空中漂浮的尘土青春已不复忘了来时的路”...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