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的故事

2022-10-07 04:47:1505:19 35
声音简介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孟子见梁惠王的故事。

在《孟子》里有这样的一段记录: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一见到孟子,迫不及待地就说:“老人家,您走了这么远的路,不远千里来到我们的国家,是不是要带给我们国家什么利益呢?”梁惠王开口谈到的就是利。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曰仁义而已矣”,孟子讲到,君王,您怎么一见到我,就问给带来什么利益呢?您怎么不说道义?怎么不谈仁义呢?孟子的意思是说,您只要重视仁义、重视道义,国家就会有足够的利益了。

孟子接着讲到:“以利为名,则有不利之患矣。”是说,把利益看成最重要的,这个人生、社会乃至国家的不祥预兆就出来了,祸患就要来了。“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这些读书人和老百姓,每天只想着怎么利益自己,“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高位者到平民百姓,全部只想着怎么样谋自己的私利,那这个国家就很危险了。天子都讲利,那他底下的人都会重利,这个天子就可能会被诸侯争利给灭掉了;国君都讲利,那可能会被大夫给灭掉了;大夫都讲利,可能会被他底下的人给灭掉了。万乘之国,这个国家有一万台车马,但是他每天都要谋私利,所以篡位的就是千乘之家;而拥有千乘这么大的国家,推翻他的是百乘的大夫之家,因为都在争利,整个国家、社会就没有安定的时候,而国危,则家危,父子争利、兄弟争利,所以教化人心最重要的是仁义,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仁义。接着孟子分析:“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意思是说,这个人只要有仁爱之心,他不可能遗弃他的父母,重视道义的君子不会怠慢、忽视他的君王。梁惠王听到这里,恭敬的说到:“寡人愿安承教。”是说,我一定按照您的教诲去做。

孟子抓住这个机会,导正梁惠王错误的观念。君王正确了,得利的是千万的百姓,接着孟子讲到:“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是说,推行仁义这个责任是非常重大和长远的,需要一生去承担,直到死才能停止。

 亲爱的朋友们,古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人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种子,当你落地扎根,必定萌芽无限。

好,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里,感恩您的聆听,我们下期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