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2022-08-05 23:27:4118:37 34
所属专辑:每日文言文
声音简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而】代词,表顺承。
【时习】按时温习。
【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说yue】同“悦”,愉快。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朋】朋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
【乐】喜悦,愉快。
【知】知道,了解。
【而】连词,表示转折,却。
【愠yun】生气,恼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这一章讲的是学习的方法、交友的乐趣和做人的态度。孔子讲了三点:一是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的快乐,二是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一起学习、探讨学问的快乐,三是即使不被人了解也不生气的态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性曾,名参,字子舆(yu二声),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下文提到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交】交往。
【信】诚信。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这一章讲的是重视品德修养和巩固所学知识。“谋”而“忠”,“交”而“信”,可见古人把“忠”与“信”奉为做人的准则。“传”强调受之于师,“习”强调熟之于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自己的意愿。
【逾】越过。
【矩】法度。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越过法度。

在这一章中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不断提高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温】温习,复习。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而】连词,表示顺承。
【新】形容词用做名词,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可以。
【以】介词,凭借,靠。
【为】动词,担当,充当。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这一章主要谈知识的巩固与知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时有新的理解和体会。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而】连词,表示转折,却。
【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
【罔wa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
【殆dai】疑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这一章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回】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箪dan一声】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做的。
【堪】能忍受。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在这一章中孔子称赞了颜回安贫乐道(贫贱不移)的精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指仁德。
【者】代词…的人。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快乐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这一章讲无论是学习还是立业都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爱好——乐在其中。乐在其中是“乐之者”的境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饭】吃。
【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肱gong(一声)】指胳膊。
【而】连词,表示顺承。
【亦】也。
【于】介词,对,对于。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在这一章中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精神,提出不可用不正当的手段追求富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三】这里指几个人。
【必】一定。
【焉】于此,在其中。
【其】代词,他们的。
【善者】好的方面,指优点。
【从】这里指学习。
【“从之”的“之”】指代“善者”。
【不善者】不好的方面,缺点。
【改】改正。
【“改之”的“之”】指代“不善者”。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一章讲学习态度:要谦虚,要善于向别人学习。我们不但要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别人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一样的缺点,就要加以改正。一个“择”字说明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主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川上】河边,川,河流。
【逝者如斯夫fu(二声),不舍昼夜】失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这一章是孔子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三军】指军队。
【夺】改变。
【匹夫】指贫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在这一章中孔子强调了“志”的重要性,他认为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而】连词,表并列。
【笃du】坚定的意思。
【切】恳切。
【仁】仁德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在这一章中,子夏谈到了学习方法,他认为在求学的过程中,要广泛学习,坚定志向,多发问,多思考。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ou一声)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为主。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1]...

by:昱君的天空

论语全文朗读儿童版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

by:鲁予传媒luyutop

《论语·颜渊第十二篇》

钟茂森博士是金融学教授,又融通儒释道,他解读论语,别有韵味。

by:沈德斌

功夫哲学论语颜渊第十二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by:張淸楊问手轩咏春拳功

创世十二乐章

【内容简介】神谕之章,可以追溯过去和预知未来;智慧之章,可以熟悉大陆所有的历史和知识;灵魂之章,可以与逝者的灵魂沟通,甚至让亡者复活;魔法之章,可以与任何元素沟...

by:点点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