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杜牧(张翘楚)

2017-03-27 11:02:5707:01 1742
声音简介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今陕西西安ren。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清明时节雨纷纷 ”说的是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安徽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街上 细雨纷纷润如酥”。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 吊diào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借问酒家何处有”这一句的意思是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想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结尾“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把读者 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痛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 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春分后十五天,公历4月5号前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是一个节气,自打清明起,这雨水就开始多了,万物就有了生发的力量,人们开始种瓜点豆,世间的一些生命因此而焕发新的青春,绿叶渐渐铺盖了大地,春花开始了灿烂和迷人的时节,这个世界就变得清洁而明净起来,这是一个美好的节气,一个让人焕发青春,奋发往上的节日,人们喜欢着它。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清明节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既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国人祭拜祖先的重要节日。恰值初春,细雨连绵,也是自古来文人墨客怀古伤今的时节。今天开始。我...

by:老姬印象

清明|清明节的文化集锦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

by:洪亮夜话

有关清明节的故事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传,一年24节气各有由来,让泉水带大家来了解清明节的故事吧

by:泉水涔涔

清明节·主题吟诵

不套调,零倒字,以现代通语普通话为基础语音,辨识入声。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原典,以吟诵引领更深层次的自由阅读,以吟诵还...

by:扬子读书

记住乡愁——清明节

《记住乡愁——留给孩子们的中国民俗文化》是以我国民俗事象的精彩节点为圆心,广泛地辐射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料翔实、梳理系统,具有很高的文化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by: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戏曲 清明节、端午节

2020年清明,转换添加“祭桩”等!今天清明,特意转换一些戏曲的“哭灵”和“哭坟”唱段,戏曲博大精深,以前有专辑的就发专辑里,没有的,就这里发布!端午节,断桥系...

by:卿清赏戏与英语教学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

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我们的节日》通过对中国节日文化和节日意义进行深度的挖掘,面向青少年群体构建独具特色的栏目内容,以此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

by:听未来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