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94期:余生,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2023-07-29 05:35:2512:02 2757
声音简介




有书君说


提起爆红歌手,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当现的明星。


但远在唐代,就出现了这样一位红遍江南的女歌手。


她开“演唱会”时,万人空巷,受欢迎程度,犹如80年代的邓丽君。


只要她的歌声响起,人们都会忍不住跟着哼唱。


她就是唐朝的“甜歌皇后”刘采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位才女的故事。




中唐时期,有一种戏曲叫“参军戏”。


饰演参军的伶人故意装傻充愣,戏弄参军的叫苍鹘(hú),表现的伶俐机敏,两人一唱一和,逗人发笑。


就好像今天的相声演出,一个捧哏,一个逗哏,两人配合抖包袱,逗乐观众。


那时候“参军戏”很火,伶人们经常四处演出。


刘采春就出生于这样的伶人家庭,她的父亲是戏班的班主。


虽说是伶人,但是刘采春的父亲非常有才华,他从小教导女儿学习诗词歌赋。


在戏班长大的刘采春,耳濡目染,唱念坐打样样精通。


长大后的刘采春出落的亭亭玉立,眼波流转,灵动明艳。


最绝的是,她的歌喉清亮宛如夜莺一般。


偶尔亮一嗓,便惊艳了众人。


不过刘采春的父亲并不想让女儿进优伶这个行当,毕竟当时女子还没有开放到登台演出的程度。


在刘采春16岁时,父亲将她嫁给戏班中最得意的弟子周季崇。


周季崇是个非常有名的伶人,经常会和岳父、哥哥等人去候门深府去唱戏。


新婚燕尔,刘采春独自留在家中,忍不住思念丈夫。


看花朵绽放,听燕子呢喃,她都会伤春悲秋,愁绪满怀。


婚姻让刘采春身陷寂寞之中,也让她寄情于纸墨,写下了很多深闺寂寥的诗句。


也许是机缘巧合,亦或者是刘采春不甘心就这么在深闺中一味地等待。


有一天临近演出,刘采春父亲突然生病,没办法扮演之前定好的角色。


这该怎么办?戏班里参演的每个剧目都已经安排好了人,根本没有替补的伶人。


父亲躺在病床唉声叹气,丈夫急的直跺脚。


刘采春见此情况,灵机一动,决定女扮男装,演一出“花木兰替父从军”,顶替父亲的角色,去临场救急。


没想到,这次演出,刘采春一鸣惊人,请戏班的官宦人家出了好几倍的包银打赏。


就这样,刘彩春正式从深闺走到了台前。


有了刘采春的加入,“参军戏”演变成了多人合演,效果出奇地好。


参军戏本是一种调笑性的诙谐剧,演员都是男子。


刘采春以一女子演参军戏,这在唐代已属罕见,再加上她又打破了参军戏一味以言词相戏弄的旧形式,加入了歌唱和表演,使得曲目新颖又独特。


就这样,刘采春的名气越来越大,“粉丝”也越来越多。


她不仅演得好,唱得更好。甜润的歌喉,柔美的声腔,常常让人听了如醉如痴。


据说她的嗓音婉转动人,歌声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不绝。


到后来,他们戏班子的演出最后,总会让刘采春单独唱一曲做为压轴戏,才能交待得过去。


那时候没有电视、报刊、网络,就靠一场场演出,刘采春红遍江南,让自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天后级歌手”。


周季崇渐渐后悔带妻子出来,在丈人去世,他成为新的戏班班主后,曾经试图让刘采春回到家中,继续做那个安份守己,默默等待的女人。


然而此时的刘采春,眼睛里早已不再只有方寸之地。


她迷恋舞台,在舞台上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她不但善于歌唱,还会自制歌词。


她深知被冷落的女人有多孤独、多凄苦,就改了许多戏词,专唱女人的孤独与相思。


在唐朝时,江南的商业发达,那时有大量的商人长期远行经商在外。


商人的妻子们年纪轻轻便被抛弃在家中,日子过得十分孤独、寂寞。


刘采春专为“商人妇”们创作的《啰(luó)唝(gòng)曲》,曲里抒发着离愁别绪,盼望远行的亲人早日归来,缠绵悱侧,令人感伤。


很多女子听了之后,觉得歌声直戳自己的心窝,被深深打动。


彼时吴越一带,只要刘采春的《曲》响起,闺阁中的女子、路边的行人,都会听得如痴如醉,忍不住流下眼泪。


最有名的,就是那首“不喜秦淮水”。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少妇独居深闺,百无聊赖之际,想到出门在外的夫婿,又是憎水,又是恨船,将夫婿载到远方,一年又一年。


好像是少妇在胡思乱想,想到哪说到哪,但却字字情真意切,传神地勾画出了闺中少妇“小儿女”般的神态。


《啰唝曲》被称为“天下奇作”,刘采春也因此与薛涛、李冶、鱼玄机并称唐代四大才女。






就在刘采春以邓丽君般的“靡靡之音”红遍江南时,一位与白居易齐名的大才子闯入了她的生活。


他就是写下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


只可惜,元稹并不是他的诗中那样多情。


不是爱情的爱情,是在不对的时间,遇见了不对的人。


那一年,刘采春以为终于遇见命中注定的人,殊不知,那是她此生的劫。


元稹出任浙东观察使时,听到街头巷尾的男人们总是在小声议论一位歌喉犹如天籁的女伶—刘采春。


起初元稹并不在意,毕竟他当时跟才女薛涛情深义浓,而且他的地位、学识,跟伶人天地之差,一个当红歌手怎么能入他的法眼。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一脸欣喜地对他说,自打听了刘采春的歌声,茶不思饭不想,一日不听浑身难受,那美妙的声音,简直是上天赏赐。


元稹忍不住好奇,去看了刘采春的“专场演出”。


这一看不要紧,元稹立即被长相清新脱俗,歌声甜美动人的刘采春迷住了。


对于刘采春来说,元稹就像挂在夜空中的明月,高高在上,华光万丈。


能被这样的人看中,刘采春既喜又忧。


喜的是,此生终于觅到了知音;忧的是,自己已嫁为人妇,又是被正统轻视的伶人,如何配得上元稹这样有才学、有地位的大人物。


起初,她对元稹敬而远之,但没过多久,便被元稹的才学和热情俘虏了。


元稹给了周季崇一些银子,“赎”了刘采春的自由身,从此两个人郎情妾意,双宿双飞。


情到浓时,元稹还写下了著名的《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元稹毫不掩饰对刘采春美貌的倾心,他曾拿刘采春和薛涛做比较:

“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佚丽,非涛所能比也。”

由此可见,处处留情的元稹更看重刘采春的容貌。


果然,如同薛涛的结局一样,刘采春在伴随元稹七年之后,被这位才子绝然抛弃。


年过三十的刘采春就此沦为了弃妇。


对于元稹来说,刘采春不过是他人生不断猎艳过程中的一个插曲。


而之于刘采春,元稹走后,她的生活似乎就此终结。


如同她的出生年份一样,她去世的日子也成了谜。


有人说她32岁时因绝望跳河自杀,也有人说,她没有死,而是去远游了。


后面的说法,也许是偶像们在心里不愿意她有那么悲惨的结局。


总之,那如夜莺般的歌声再没有在世间响起。






刘采春本是一个卑微的伶人,但她却让自己成为了声名远扬的“明星”。


她的美貌和歌喉,令世人为之倾倒。


然而真正成就她的,不是天分,不是运气,而是“不安于现状”的努力进取。


她使《啰唝曲》成为时代之声,抚慰了无数人寂寞的心灵。


都说深闺寂寥,她却演绎了另一种活法。


她的生命虽如昙花一现,却绽放出永恒的光茫。


光阴易逝,人易老。


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未偿不是一种幸福。







猜你喜欢
48期

48期的宝子们,毕业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的有声之路。

by:L雷蕾L

615期

喜马拉雅招募营

by:栀z花开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攀登65期营期练习

每日10分钟小练习小树苗可以变成苍天大树小草也可以变成瞭望大草原。

by:小山珍

81期精英9期作业

加油完成作业塑造多重自己,一切努理都值得被托付,努力登上人生巅峰加油!

by:木有波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