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序篇

2023-07-12 21:25:0311:22 8.9万
声音简介


序篇

 

这周有道理为大家带来的是一本历史传记——《知行合一 王阳明》。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事例,直抵心学思想的根本,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当我们谈论阳明心学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其实谈的就是知行合一。听凭良知的命令而行动,减少过度思考,效率自然提高。

 

你的效率提高了,说明你在不停的行动。人在行动中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其他欲望,于是,你的欲望就被合理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所以说,“知行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我们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论,它还是一种道。这种道就是,通过知行合一,我们可以把痛苦等负面情绪降到最低,从而抵达圣人境界。

 

人类智慧和共同命运的走向大体一致,但要走多久,这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预知的。

 

所以,当我们谈论阳明心学时,其实谈的就是关注当下,时刻保持这种状态,走多久,走多远都不怕。

 

在《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中,度阴山截取了王阳明心学发展的六个思想转折点: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将阳明心学的精髓融入其跌宕起伏的生平之中。同时用严谨的学术态度,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发展历程。

 

知行合一作为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四字看来十分简明,内中却颇多奥妙。想要读懂他的心学,需要把其一生经历和学术理论合为一体,视阳明心学理论为“知”,以阳明先生一生经历为“行”。两者互为借鉴,相互渗透,方能明白其中奥义。

 

还原心学宗师的返本归真,我们发现王阳明在35岁之前是个倍沾雨露的官僚公子哥儿,仕途顺利,人生顺利,要官得官,要才得才,涉猎极广,但博而不精,有“五溺”之说: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王阳明在35岁以后经历了心灵磨难,被逼入心学之门。他在提出知行合一之后,用了十多年时间苦苦探索,提出了更高级的“致良知”理念,突破了统治者设下的思想樊笼,打开了一条通向光明的哲学大道。

 

细究心学,我们发觉它起源于南宋名儒陆九渊,以“心即理”和“自存本心”为学术主旨,认为成圣贤只在于讲明本心,不假外求。而陆九渊的学说则是以孟子的性善论为基础。追根溯源,阳明心学是得之于孟子之学,但它却并不因袭于此,而是借孟子“良知”二字大做文章,极力发挥,其内涵与成就皆高于孟子。

 

孟子虽谈良知,却不言“知行”,只是把良知与存心养性放在一处,而王阳明谈良知,尽在“知行”二字下工夫,肯定自我,明体达用,在明朝那个封闭压抑的社会环境中,尽其所能地展现了哲理与人性的光辉。正如作者在引子中所言:“其光芒既照亮孔孟思想,同时又超越孔孟,达至更高境界。”这是阳明心学高超之处。

 

因此,阳明心学得孟子学说之“神”而另做发挥的同时,也得陆子心学之“形”以丰富自己。阳明心学自创立之后,赞誉者众而毁谤者亦众,赞者视其为救国救民之明灯;毁者谓其是破国倾家之祸水,这也是心学引起争论的焦点。

 

令人感慨的是,在中国哲学中,没有一种学问像阳明心学这样重视实践,重视经世致用;在中国哲人里,没有一个像王阳明这样遭遇坎坷,绝境求生。

 

阳明心学讲究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可是到今天,我们对阳明心学的认识仍局限在考证和训诂方面,却忘了“得枯禅之元素可以亡国”的教训。这是这本复盘心学创立豹变过程之作的现实意义,也是参悟阳明心学精髓之所在。阳明心学创于中国,在本国逐渐湮灭,寂寂无声,而在邻邦日本大放异彩,使这个小小岛国两度称雄于世。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可偏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枝散叶,这更值得我们反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最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

 

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重“事上练”,《传习录》和其他心学著述充满了生动的事例和绝妙的譬喻,但现代人的解读往往支离破碎、难以理解。

 

只要提纲携领地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字句的隔阂将如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读完以后如醍醐灌顶,从此不再困惑和犹豫,内心宁静而强大。

 

四句教就是心学关键,分别隐含了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初学者彻底读懂心学精髓的最佳路径,也是现代人修炼强大内心,应对残酷现实的不二选择。

 

王阳明本人对“四句教”的解释,王阳明最喜欢和最擅长的就是“二合一”,比如知行合一、心理合一,同样,四句教也是无善无恶和有善有恶的合一。

 

阳明心学四句教是让人既自信、又不可自傲的教法:人人都有能成为圣贤的良知,它无善无恶,近乎天神的境界,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

 

但良知会被遮蔽,发出的意却是有善有恶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诚意,为善去恶,以此来抵达清澈的良知,随时随地行这清澈的良知。当我们的良知无善无恶时,就是我们最有力量、最有智慧之时。天下既在我手,更在我心。

 

那么,为什么说四句教就是王阳明心学之纲?

 

因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他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他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则是他的价值观,而“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他的方法论。

 

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是无善无恶的,作为万物的世界自然也是无善无恶的。在这个“无善无恶”、一团“和”气的世界上,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自然就需要心发出“意”。

 

而正如钱德洪所说,有些人的心体被沾染,正如世界观受外物影响一样,所以由此而形成的人生观必然有善有恶。令人欣喜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知是非善恶的良知,人人心中都有完美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用格物的方法论来为善去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从四句教作为阳明学大纲的语境出发,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把天地万物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去爱,那他必会树立“内圣外王”的人生观,也会真诚恻怛地践行“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学核心的价值观,因为阳明心学有一套无与伦比的方法论:静坐与事上练。

 

四句教是一个正循环,正确的世界观会让人拥有善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人人都拥有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会反过来自然而然地塑造善的世界观。如天地万物一样,生生不息,周游不止,一善百善,天下皆善;一和皆和,天下皆和!

 

对四句教理解的这第三点,即是本书的由来,也是本书的纲目。

 

在这一期的节目中我们向大家解读了阳明心学的四句教,在下一期的内容中将呈现阳明心学世界观的相关内容,期待着您的参与互动。

 

有道理每周陪你读透一本书,一年52本书。有道理APP现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免费下载,获得更好的试听及阅读体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ywh123

可惜了我们没有重视许多国学经典的精髓,多希望现在的小学生都能好好的学啊,学到了真是受益良多啊!

ywh123

王阳明心学符合老子的智慧大道至简。

听友223311769

没有吸引力

战五八胜_fq

这内容也太空洞了。无语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

快速了解明朝大佬王阳明

by:故事大丐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王阳明的一生传奇,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历史贡献

by:廖峻澜

知行合一王阳明

历史的天空

by:学毅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是一部关于王阳明成长历程的小说。作者用小说敏锐的触角探及王阳明的内心世界。探索鲜为人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了解一代先哲...

by:刘笑宝宝

知行合一王阳明2

书籍信息: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解读适合谁听:心理焦虑不安更新频率:不定时更新

by:灵羲书院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制胜决断,了然于心。愿世...

by:海鸥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