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的方法论

2023-05-25 10:56:5931:37 10.7万
声音简介

第四章  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的方法论

 

这周有道理为大家带来的是一本历史传记——《知行合一 王阳明》。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事例,直抵心学思想的根本,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让我们最后说说阳明心学的方法论—— 为善去恶是格物。

 

孔子说:“这个世界应该是‘仁’的世界,所以我的方法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学大师程颐临死前,弟子们跪在床边哀鸣:“我们一定把老师的学说用到正地方。”程颐突地回光返照,睁圆眼睛说:“你们居然说‘用’?!一说‘用’就是错的。我的学说不是拿来用的,学我的学说就是目的。所以我的方法论就是‘学理学’。”

 

王阳明说:“这个世界应该是万物一体的世界,所以我的方法论就是‘为善去恶’。”

 

四事规:阳明心学的四诫。

 

四事规原名为《教条示龙场诸生》,是王阳明初创心学后在贵州龙场为弟子们立下的训诫,它包括四方面: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立志,就是意之所向,它是王阳明心学的一大主题,也是王阳明人生初始的主题。

 

志向未立定,就如同无舵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连鬼都不知道你最后能到哪里!

 

王阳明所谓的“立志”其实是学做圣贤常行善事,“念念存此天理即是立志”,也就是致良知的志向。

 

或许有人问,这只是道德志向,和事功不搭边。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你能存天理去欲望、良知光明,用这光明的良知去行走天下,何事不可成?

 

在王阳明看来,立志并非是易如反掌的事,它很有难度。所以他要求正人君子立下志向后,要眼里耳里只有自己的志向,内心永远只专注于自己的志向。

 

按理,下一段应该是说如何勤学,勤学个什么。但王阳明说的却是人对学的态度:“各位试着观察同学之中:如果有‘肚子里明明空空的,却假装很充盈;明明是没学问,却假装很有学问’,隐藏自己的短处、妒忌别人的长处,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说大话来欺骗别人这样的人,就算那种人天资很高超,同学们不会讨厌他吗?不会轻视他吗?他就算用那种方式来欺骗别人,别人就真的会被他欺骗吗?会有人不在背后偷偷地嘲笑他吗?

 

“如果有人以谦虚缄默自我要求,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深切地立志又努力实践,勤奋向学又喜好提问;称赞他人的优点,责怪自己的缺点;跟从他人的长处,揭明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在跟内在完全相同。就算那种人自居无能,而不求超越别人,别人就真的会以为他无能吗?会有人不敬重他吗?”

 

由此可知,王阳明所说的勤学,不仅是知识,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一种光明良知的过程。为何要勤学?因为我们被习气所染,心灵上产生了诸多毒瘤,这些毒瘤就是过错。要全心全意地祛除这毒瘤,那就需要改过。

 

在王阳明看来,那些大圣大贤也难免有过,之所以还是圣贤,就因为他们能改过。所以做人不怕有过失,就怕不能改。那么,要改哪些过呢?

 

王阳明说,改过有两种境界,一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种是被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自己的良知认识到了过错,然后自动自发地改正,它是发自内心的省悟;所谓被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自己的良知被遮蔽而没有认识到过错,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他认识到了错误进而改正,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改过之后就是“责善”,立志、勤学和改过是针对自己,责善则是针对别人。所谓责善,就是要别人向善。别人有错,要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使对方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对我只有感激却没有恼怒,才是最好的方法啊。

 

四事规是一脉相承的,王阳明说:“吾辈今日用功,只要有真切为善的心,就必能勤学,必见善即迁、有过即改,见到不善,会不自觉地去劝其善。”倘若如此,便能“如种树然,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

 

静坐:独处时的自我管理。

 

王阳明要人静坐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让心空,佛家和道家会念口诀,儒家没有口诀,但“天人合一”“阴阳变易”“贵和尚中”“知行合一”都是最好的口诀,念口诀时须念念相随连绵不断。如此可取得以一念代替万念的作用,时间一久,自然入静。

 

如果仅停留在此,那就是枯禅。所以有第二步“省察克治”,先省察哪些是私欲,良知会干脆地告诉你答案:好色、好货、好名都是私欲。然后是克治,以前有这些私欲不要紧,现在我就把它灭了,斩钉截铁,绝不姑息。当然,不能总盯着这些私欲不放,还要想天理。尧舜气象,仁、义、礼、智、良知,这都是天理。

 

在脑海中不停地过这些画面,时间一久,心胸自是廓然大公,必有浩然之气贯注其中。个中妙不可言,只能是实践者才能知道。

 

事上练就是练心。

 

事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眼耳鼻口要证明它存在的价值,必须要和万物产生联系,而作为眼耳鼻口的主宰“心”存在的价值也是要和万物产生联系,否则它也不过是个器官。

 

那么,事上磨练,练的到底是什么?很简单,由于“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所以我们去事物上练的最终目的就是练心!

 

如此看来,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体。

 

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练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

 

处富贵,自会喜,但不可大喜若狂;处贫贱患难,自然哀,但不可哀伤欲死;遇生死,自会恐,但不可吓得六神无主、失魂落魄。

 

你的良知自会告诉你应对人情事变的方法,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人情事变中去努力地保持“和”,反过来,你在人情事变上的表现又进一步筑造了你的心,呼应了你良知给出的方法,让你的内心变得更为强大!

 

让我们最后说说“此心光明,内圣外王”的具体含义。

 

工作即修行。

 

凡人眼中,工作是工作,修行是修行。工作是为了糊口,与其有关的词汇是“乏味”“机械”“劳累”等,充满了俗世气味;而修行是“高大上”的,与其有关的词汇是“心灵”“修道”“正果”等,“修行”两个字本身就给人远离尘世的超脱之感。俗人眼中,修行应是找个深山老林,最好是有古庙静寺的深山老林,静坐,练练瑜伽,读读佛经,深呼吸,或是朝拜宗教圣地,比如去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佛教神山冈仁波齐,冒着生命危险转上几圈。

 

这种修行方式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着相”了,矫揉造作,为修行而修行。他认为,工作就是修行,工作情境则是标榜进取精神的儒家最好的修行之地。

 

工作即修行,在王阳明看来就是在工作中致良知,尽量进入“四和”境界。所谓“四和”就是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

 

与天地和,就是万物一体之仁,做官时,要把百姓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与人和,则是处理好自己与上级、下级的关系;与己和,就是听从良知的命令来行事。

 

岂止是官场,但凡是工作场所,都是修行之地,工作越繁重,修行的时机越好。号称吃透阳明心学的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说,在工作中修行,就是努力工作,心无旁骛地投入眼前的工作。王阳明对“工作中修行”的解释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

 

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良知轻而易举就能知道。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这也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工作中修行是帮助我们提升心性和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练我们的心,提升了我们的灵魂层次,光明了我们的良知。

 

工作中修行,就如同走路,应边走边认,边问边走,在路上体认良知,最后必能抵达目的地——良知的光明。一个人最大的无良就是不能履职,因为它是对你良知的背叛,同样也会把你的人生带入深渊。

 

放下“我”。

 

一个暴风雨之夜,你开着车经过公交站,站台上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等车:一个是浑身发抖的老人,必须尽快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最后一个则是你的梦中情人。你的车里只能坐下一个人,现在,你要做出选择,带上谁?

 

选择至少有三种,理由都充分。带上老人,因为人都有恻隐之心;带上医生,因为人都有知恩图报之心;带上梦中情人,因为人都有为自己谋取幸福的心。

 

其实无论你做出哪种选择,都会留下遗憾。但在王阳明看来,倘若良知光明,你做任何事时都不会留下遗憾。那么,为什么这三种选择都不完美呢?

 

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无论做哪种选择,车里永远都有一个“我”,我不会下车。因为有“我”,所以我们只能再带一个。

 

如果我们无“我”呢?也就是说,为何不是我下车,让医生带老人去医院,我陪伴梦中情人一起等公交车?

 

显然,这是个绝妙的办法,办法的玄机只是“有我”转换成“无我”而已。所谓“有我”就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为出发点,不肯放下“我”。正如你不肯下车,就不可能有完美答案一样。

 

在王阳明看来,“有我”最突出也是最可怕的表现就是“傲”。他说,人生千罪百恶皆从“傲”来:身为子女如果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人臣如果傲慢,必然不忠诚;身为父母如果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如果傲慢,必然不守信。

 

“有我”是恶,“无我”是善,“有我”是良知不明,“无我”就是致良知。当我们放下“有我”,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为出发点,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你都会得到更多。正如开篇的那个测试题,可谓一箭三雕。

 

责人与责己。

 

所谓责己,就是不断地反省与自检。看到别人的优点,应该努力学习;看到别人的缺陷,则应该反思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毛病。倘若有人对我蛮横无礼,我也应该反思自己:他为何会用这种态度对待我呢?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呢?

 

特别是当我们高兴、愤怒、心志松懈、行为放肆时,更应该自检:我的言行举止是否已出离了不偏不倚的轨道呢?

 

倘若每个人都能够自我督察,反思内省,那么天下将没有纷争,宇宙则充满和顺气息。可和顺气息的出现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我们责人时,什么道理都懂;而责己时就什么道理都不懂了。王阳明说,其实这也符合人性: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责己则昏。

 

所以王阳明告诫众人:一味地去责人,有两个坏处:第一,看不到自己的错;第二,由于你本身还有过错,用并不光明的良知去责备别人,别人不会服气,到头来弄巧成拙,自己惹了一肚子气不算,还得罪了人。

 

阳明心学“责人”的最高境界是“不责而责”。如果真心实意恳求对方改过向善,怀着爱人之心对人进行批评和指正而取不得任何效果后,那就必须“不责而责”了。

 

所谓“不责而责”,就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责己”上,把自己锻造成一个道德高尚、心胸开阔的人,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别人:以宽让、温和的态度,原谅别人的能力不足,容忍别人还未达到道德的要求,宽恕别人的无知,理解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就是阳明心学的责人和责己的辩证关系,它符合阳明心学思想:良知有大小,人人都有错。只需专心光明自己的良知,当我良知光明后、致良知于人人时,则人人都能得到我的良知(理),而这个良知(理)其实也是他们的良知。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说,人若能实实在在地用功,不论别人如何诽谤和侮辱,依然会处处受益,处处都能培养道理;若不用功,别人的诽谤和侮辱就如魔鬼,最终会被它击垮。

 

如何用功?诀窍就是两个字:自信。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岂能让别人相信你?

 

这就是“自信”,它需要你锻造自己的良知,只要良知光明,外界的怀疑、侮辱终有真相大白于天下之时。王阳明是这么说的:“各位只要根据这良知耐心地做下去,不在乎别人的嘲笑、诽谤、称誉、侮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要这致良知没有片刻停息,时间久了,自会感到有力,也自然不会被外面的任何事情所动摇。”

 

心学养生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叫“养生”,儒释道三教针对“养生”发过的论述浩若烟海。三教还算殊途同归,认为“养”即保养、调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之意,养生的目的是让我们拥有一个好身体和健康的心灵——归根结底,养生就是养心。

 

王阳明说:“美色使人目盲,美声使人耳聋,美味使人口伤,放纵令人发狂,所有这些,对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都有损害,怎么会有益于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呢?如果真的是为了耳目口鼻和四肢,就要考虑耳朵当听什么,眼睛当看什么,嘴巴当说什么,四肢当做什么。只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才能实现耳目口鼻和四肢的功能,这才真正是为了自己的耳目口鼻和四肢。此时,并非你的耳目口鼻和四肢自动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这必须是你的心在起作用。其中视、听、言、动就是你的心。你心的视、听、言、动通过你的眼、耳、口、四肢来实现。如果你的心不存在,就没有你的耳目口鼻。所谓的心,并非专指那一团血肉。如果心专指那团血肉,现在有个人死去了,那团血肉仍在,但为什么不能视、听、言、动呢?

 

“所谓的真正的心,是那能使你视、听、言、动的‘性’,亦即天理。有了这个性,才有了这性的生生不息之理,也就是仁。性的生生之理,显现在眼时便能看,显现在耳时便能听,显现在口时便能说,显现在四肢便能动,这些都是天理在起作用。因为天理主宰着人的身体,所以又叫心。这心的本体,本来只是一个天理,原本无非礼存在。这就是你真实的自我,它是人的肉体的主宰。如果没有真我,也就没有肉体。确属有了它就生,没有它就死。你若真为了那个肉体的自我,必须依靠这个真我,就需要常存这个真我的本体。做到戒慎于不视,恐惧于不闻,害怕对这个真我的本体有一丝损伤。稍有丝毫的非礼萌生,有如刀剜针刺,不堪忍受,必须扔了刀、拔掉针。如此方是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你现在正是认贼为子,反而说什么有为自己的心,但为何不能克己呢?”

 

心学之勇。

 

王阳明所谓的“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王阳明对“勇”的定义:知道是非、善恶、羞耻是良知,只是接近“勇”,而肯矫正和改正,就是真的勇,也就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就是杠杆原理:撬动天地万物。

 

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驿站发现了“良知”的神奇威力。公元前250年左右,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于是发出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

 

那个支点,倘若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够长的杠杆就是“行”。不必给我一个支点,因为这个支点与生俱来,剩下的事只是找一根足够长的杠杆,用力压下去就可以撬动天地万物和人情事变。所以,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面对父母,我们就会把支点放到孝顺的位置;面对君王,我们会把支点放到忠诚的位置;面对同志,我们会把支点放到真诚的位置;面对敌人,我们会把支点放到利害的位置。剩下的事,只是压下杠杆(行),省时省力,一步到位。

 

所以,当我们的良知光明时,我们就能撬动世界,驾驭天地,统治万物。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情事变,我们能快速地找到处理它的最简捷有效的方式。

 

如果你的良知不明,就会出现支点位置有偏差。比如你面对父母时,支点会“过”或“不及”:过了就是把孝当作行为艺术,不及就是根本不会孝。二者在王阳明看来,都是恶。当支点不明时,你就无法撬动你要撬动的事物,知行就不可能合一,这就是阿基米德告诉我们的,更是王阳明告诉我们的!

 

所以恐惧,良知不明。

 

现代心理学认为,所谓恐惧,是我们对于危险的想象。和这种想象同时而来的是惊慌、警觉、肾上腺素分泌、盗汗、颤抖、心跳加快等心理和生理反应。

 

人为何会有恐惧?现代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当我们面对“自认为”无法克服、无法掌控、无法知晓的事物或环境时就会产生恐惧。

 

如果从王阳明心学角度来说,就是这样的:我们所以恐惧一些事物,是因为良知不明,当良知不明时,我们的认知程度就会降低,比如我们无法证明人们传说中的那些鬼怪是否存在,我们无法保证一旦遭遇危险是否可以自救,我们更无法得知未来所遇到的种种危险。当良知不明时,意味着我们的“意”所在事物上就会产生恐惧。比如“意在”黑暗,就会恐惧黑暗,“意”在高处,就会恐高,“意”在虚无缥缈的“鬼”上,就会怕鬼。

 

我们该如何战胜恐惧?光明良知而已。确切地说,就是用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一是静坐,不要胡思乱想;二是事上磨练,怕黑夜里见鬼,那就去黑夜里找鬼;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集义,多做善良之事,在做善良之事时,你能得到心理慰藉,也能转移恐惧的注意力。

 

最后,请相信这一点,我们所恐惧的黑暗、鬼是无善无恶的,它们和人类不同,只要你与它坦诚相对,它就不会伤害你!

 

阳明心学与情绪控制。

 

所谓“前摄行为”,就是要人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

 

王阳明说: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腾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这是王阳明的“前摄行为”。它告诉我们,控制局面的最好方式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良知所指定的那个关键点。唾沫横飞时,看到别人露出厌烦,能马上收嘴,这就是致良知;意气风发,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时,能快速不露痕迹地收敛,这就是致良知;愤怒得如同炸药被点燃时,能春风化雨般将怒气化解于无形,这更是致良知。

 

可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天下之大勇。这个“勇”在王阳明看来就是真诚恻怛地致良知。唯此而已,别无他勇!

 

当你拥有这种勇气并付诸行动时,就能掌控反客为主,掌控局面,掌控一切人情事变!

 

在这一期的节目中我们向大家解读了阳明心学的方法论,在下一期的内容中将为大家讲述“阳明心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期待着您的参与互动。

 

有道理每周陪你读透一本书,一年52本书。有道理APP现已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免费下载,获得更好的试听及阅读体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曾海辉筑巢鸿鹄致良知

致良知,知行合一

人生读书悟道

人生中最需要的是解疑去惑,而此书即为灵丹妙药。

ywh123

现在的人,装的太多,修的太少。

樊文俊

我会让医生带着老人去医院,然后我和我的梦中情人去东南西北

江右王门风雨

这集有问题

猜你喜欢
第四章:人性管理

我干企业的方式就是高待遇,分钱、分利益、讲诚信,不讲忠诚度、不讲感情。—陈昌文

by:妙巴

《孔子传》第四章/第四节:去鲁适卫

在鲁国政坛,孔子从中都宰做起,到小司空,再到大司寇,最后“行摄相事”一路推行自己的政治方略,可谓游刃有余,一帆风顺。但由于“堕三都”一事,令季桓子警惕起来,他猛...

by:妙巴

第四章 被害人

第四章被害人第一节概述一、被害人的概念二、被害人的特性(一)被害性(二)互动性(三)可责性第二节被害人的类型一、被害人类型的概念与划分被害人类型...

by:玉玲心理

第四章:减法系统

但求日减-陈昌文陈昌文读书社群掌握关键人类智慧。

by:妙巴

第四章:人性营销

现代企业的营销很大程度上涉足了心理学、行为学,特别是互联网,简直就是深入的研究了人的心理学与人性。———陈昌文

by:妙巴

绿山墙的安妮第四章2

你这样的孩子我还真没见过,听都没听过。”玛瑞拉一边嘟囔着,为了快点脱身,就到地窖里取土豆去了。“还真像马修说的,这孩子有点儿意思。我似乎也想知道她接下去会说点儿...

by:蒲公英_bli

呐喊-啊Q正传第四章

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明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他的学说是:凡尼...

by:蒲公英_b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