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调神大论32:秋三月(6):安宁,秋刑,气平

2020-10-04 22:21:3914:14 3866
声音简介

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秋三月,人的情志养生。

前面一直讲,我记得之前在《上古天真论》当中,就讲过这个专题(上古天真论31讲),当时是因为志闲而少欲那句话,现在的很多中医书,中医课程,关于人的情志方面的话题讲的太少了。


一、使志安宁

1.宁

使志安宁,安宁的宁,这个字的繁体字:,宝字盖,中间是,下面是器皿的的合写。

其实,这个字,上面的部分,去掉竖勾,本身就是个宁字:,宝字盖,下面是

这个字的原本的意思是:一个人饮食的器皿,这就表示人有吃的食物,这就安宁了。


2.安

,是宝字盖,下面是个字,这是表示一座大房子,然后,里面住着女人,这就表示,家眷,都住在房子里面了,这就意味着安家了,女人,是家的象征

安宁,这就表示,有家,有房子,这是,然后,房子里面有充足的实物吃,饭碗里面的食物满满的,这是(寜)。

所以,安宁,这就是秋天的感觉啊,对不对?

——有粮食吃,收获了。

这是大自然和一个家庭……的安宁

然后,一个人呢,人自身的安宁呢,一个人内心的安宁是什么样的?

这就表示,他的神志,精神状态,到了秋天,应该安稳,应该宁静,虽然秋天的时候应该静了,然而还不是最静的状态。

这就好比,我们打个比方,现在是晚上了该睡觉了,现在,妈妈告诉孩子,赶快睡觉,十分钟之内,大毛二毛三毛,你们都要进入睡着的状态。

然后,孩子们就都乖乖地去睡觉了。

这就是晚上的感觉。


那和秋天什么关系呢?

还真有关系。

如果这是一天中的四时,白天是春天夏天,上午是春天,中午是夏天,然后,晚上就是秋天,就该睡觉了,春天夏天都折腾了那么长时间,现在,太阳落山了,要进入梦乡了。

然后,孩子们就努力地睡啊睡,咦,睡着了,不知不觉当中,就进入了梦乡,然后,就进入了深度睡眠的状态。这个时候,是什么时间呢?

这个时候,其实妈妈还没有睡着,她翻了个身,看着孩子们进入了深深的梦乡,然后,她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是夜里11点半,接近半夜了,半夜子时,子夜,这就好比一年当中的冬天了。

然后呢,冬天的养生是什么?养藏啊,藏什么?藏粮食啊。光藏粮食吗?还有其它的呢?

还藏……人的神志,使志若伏若匿……

哦,一不小心,把下一段的内容,冬三月也给讲了。

再回来,使志安宁,就是这种感觉:

不管你能不能睡得着,但是,你得做出睡觉的动作了。


这就好比,一只大狗熊,现在,就得准备冬眠了,还有松鼠们也是,要准备粮食过冬了,冬天有了粮食,才能睡得安宁,然后,一觉醒来之后,春暖花开,新的一年来到。

动物的生活真的很简单,我们现代的很多人都对大狗熊和松鼠的生活很羡慕是不是?住着大房子还不用花钱,而且,吃的东西,如果没有的话,也不用自己种田,到农民那里借一点就够一冬天吃了,实在不行,如果农民不借的话,那就偷。

现在,使志安宁,讲的就是一个人的精神,要睡觉了,有的人说我睡不着,我一到冬天就精神,我当不了大狗熊和松鼠。睡不睡得着是一回事,做不做这个动作是另外一回事,这是秋天的养生。

说白了,其实就是到了哪个季节,就做哪个季节应该做的事情。

秋天,大自然的气候都收敛了,阳气收敛了,天变凉了,秋风起了,然后,植物的种子可以收获了,收获之后,人就有粮食吃了,吃饱了之后,就要养养神,使志安宁了,不折腾了。

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的中原文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中华民族先祖们的居住地都是风水好的地方,有山有水有田,可以种个田就能一年都能吃饱不饿,如果是在北方的游牧部落,这就麻烦了,到了秋天冬天,如果动物们都冬眠了,他们就没有猎物了。

然后呢,他们想吃粮食,就来管中原人民借,中原人肯定不借啊,然后,就打起来了。游牧部落每年到了秋天,看到中原人民收了粮食之后,就来抢粮了,骑着马,赶着车。来拉粮,也不客气。

如果这本《黄帝内经》是北方游牧部落的祖先写的,那秋三月的养生,就肯定不会这么写了,使志安宁——安宁,是不存在的。

他们肯定会写:秋三月,此谓容平,南方大丰收了,家家都容平了,然后,按照惯例,该我们出场了,我们就该出来折腾一番了:将士们,让我们一起组团去农民那里抢粮去吧!

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于是,我们就理解了古代的人写的是什么。

就是秋天吃饱了,不折腾,养精蓄锐,然后,准备过冬了。

为什么要使志安宁呢?

因为,

答案就在下面的一句:


二、以缓秋刑

以缓秋刑:

秋天的气,在中医里面有个说法,叫做秋刑。这个可了不得。这就好比是刑罚一样。

秋天我们都知道,大自然界风大,这就表示天地之间其实也不安宁了,也在躁动,是不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卦象是地上有风,乾卦变成了巽卦,起风了。

然后,秋天的风,一方面,能够让大自然界的五谷成熟,玉米水稻都成熟了。另一方面,对于人的健康来讲,却不太好,因为秋天的肃杀之气太重了。

你看,秋风一过,草木凋零,那些大树它们的生命力那么旺盛,但是都抵不过一场秋风一场秋霜,更何况人乎?

所以,在医学上,医学统计上,很多年老体弱的人,体弱多病的人,还有那些本来就得了大病的人,到了秋天,就熬不住了,熬不过去了。


举栗子1:

我见过一个得胃癌和肺癌的人,到了深秋的时候,庄稼成熟收获的时候,就辞世了。这个时候,刚刚下过秋霜,正是秋气最重的时候,也就是秋天之气杀伤力最强的时候,这种气,就叫秋刑。


栗子2:

还有,本身得肺病的人,实际上,最难过的一关,是春天(木火刑金,金本克木,但木又反客为主),如果秋天过去了,冬天不死,那么,到了秋天,也会熬不过去。比如,《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就是,她有肺病,常年的咳嗽,但也可能肝郁气结和肺病两者都有。因为她的心情也是常年的压抑,是典型的抑郁型的体质。女人们都要注意啦,很多人都是林黛玉的体质和性格特点。多愁善感爱生气,到了秋天就悲秋,那么肝和肺,都要注意。春天更要注意。很多大病,不是一天得的,都是常年累月的积累。

在那本书里面,林黛玉就是春天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虽然《红楼梦》里面的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写文章的人,要按照这个思路去写,才表示他是真的懂文化,这一点,自然难不住曹雪芹老先生。


栗子3:

再者,古代的时候,很多罪犯,犯了死罪,往往也都是秋后问斩,比如,如果春天犯案,通常是不杀的,押到监狱,关起来,秋后问斩,如果半路上遇到皇帝大赦天下,那可能这条命就保住了,就不用杀头了。

为什么秋后问斩呢?

就是因为,古代的帝王们都认为,春天夏天是养生养长的季节,如果要道法自然的话,这两个季节杀人不好,有违天道,甚至会影响国运。

而秋天就不一样了,秋天本来就是肃杀的季节。换句话说,到了秋天,老天都想杀人,你看,它一个眼神,地上就刮大风了,然后,那么多植物的生命都被收割走了,所以,老天杀了那么多,我这里悄悄杀几个,不算什么,偷偷算到老天的身上,不关我的事,不会影响我的国运,反正天塌下来,老天在上面顶着呢。


三、收敛神气

然后,再说秋季养生。

以缓秋刑,既然大自然之气这么暴躁,它的脾气这么不好,动不动就要杀人(草木万物),那就得缓一缓,不让它的气冲到我的身上,那怎么办呢?

也不能怎么办,无非就是保持气机调和,不焦不躁,使志安宁


总之,心平气和就好。

现在,也不缺吃了,也不缺穿了,棉麻也都收获了,就像《诗经》里面讲的“九月授衣”,妇女们都在忙着织布,做冬天的棉衣了。

然后呢,人就要养生了。

秋天养生养什么?

养收。怎么收?

就是收。

收敛神气:把人的神气都收回来。

就是把那些到处乱跑的神志都收回来,就好比妈妈这个时候,把儿子们都喊回来了,大毛二毛,赶紧回家,收粮食去了,不要到处去追女孩子了,夏天都过去了,夏天的时候是若所爱在外,现在不行了,得回家了。

现在,你的情志该收敛了,如果还想的话,那就等到明年夏天的吧,现在,该回家准备冬眠去了。


脑筋急转弯~

请问:大毛二毛是什么物种?




四、使秋气平


使秋气平:

让秋天的杀伐之气能够平和一些。

秋天的杀伐之气,是大自然之气,怎么使它平和呢?

就是我们的身体里面,气机不能乱,要稳,这样,外界自然环境无论怎么变换,都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了。


然后呢?

好了,准备准备,该冬眠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LindaMa_1982

哈哈哈,老师太幽默了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02四气调神大论

值得用心去听的书!!!《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

by:杵峰工作室

村长侃|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by: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周美岭详解《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主讲人简介《黄帝内经》是一部关于天、地、人关系,与如何做到天人合一的伟大著作,是一部修养身心的智慧之书。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书四大经典之首,《黄帝内经...

by:周先生医道

有趣的凉茶《黄帝内经·素问》篇二《四气调神大论》完

1.关于篇名:四,四季。气,气象。四气,此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调,调理、调摄。神,指精神情志。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四气调神者,...

by:導法自然1

四气调神(姒姜作品,免费单播)

作者:姒姜。代表作《上穷碧落》《情何以堪》《落蕊重芳》一个病入膏肓的大少爷遇上貌似乖巧无名的小医女,满腹权谋算计尽融于淡淡药香,最美的爱情不过是你是我唯一的药,...

by:蓦等等_白玉京

春夏秋冬 廿四节气

听听二十四节气歌,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和富含人生哲理

by:姚姚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