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自我被谁伤害(上)

2020-10-26 12:18:1110:42 62
所属专辑:青少年心理
声音简介

 

——论完美犯罪的精神动力学(四)

 

 

 

 

   

 

    我非常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作品,阅读过他的一些小说,细读过他的《小说的艺术》。无意间看到一篇不知作者是谁的杂文“昆德拉与上帝的笑声”,被其中关于“无限期地延缓价值判断”的两个理由的阐释所吸引,并有了对完美犯罪的精神动力学的再思考。

 

    杂文中“无限期地延缓价值判断的两个理由”的阐释: 

 

    昆德拉关于小说艺术的重要密码:悬置道德律令,无限期地延缓价值判断和确立幽默为小说的本体,以此抵达存在。

 

    昆德拉(对人这个主体)无限期地延缓价值判断,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一)科学的兴起把人推入一条专门化训练的隧道。人越在知识方面有所进展,就越看不清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越看不清自己。于是就进一步陷入海德格尔用优美的、近乎神秘的术语所称的“存在的遗忘”。一旦人被技术主义的幻想所超越,存在就被遮蔽和遗忘了,只有小说,才能将存在廓清,它是对被遗忘的存在的勇敢探索,从而将生活世界置于不灭的光照之下。他认为理性和思的批判品质一直伴随着令人晕眩的简化过程——对存在的简化。于是,他悬置了判断,对真和善没有任何指向,不担当道义的使命。不再强调同一性,而强调了变奏性;不再强调一致性,而强调了差异性;不强调事件的结论,而强调事件的不安和飘摇不定。然后让存在展现,让作者从作品中隐去。当然,他悬置的是判断,而不是真正地悬置了思,这正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思想精髓。显然,胡氏是昆德拉小说艺术的精神乳母。

 

    这个理由,触动了我对心理病或神经症的心理动因的再思考:神经症患者的心理世界,存在被囚禁的情感(或感性)自我,活跃着道德卫士(或理想主义)的自我。这一心理现实的存在,是直接跟外部环境相关。

 

    在许多神经症那里,你会发现他们是那么无意识的,虔诚而努力想成为别人期望中的人。他们艰难地行走在不是自己能力所及的道路上,浑然不知自己是谁,为什么要强迫性追求?其中有些人,是怎么努力也无获,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有些人,虽然拥有很多,却感觉空虚越重、离自己越远。

 

 

 

   

 

 

    例:W年仅40的建筑设计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拥有了自己的公司,收入不菲。可在他事业家庭有成之后,徒然走向消沉,抑郁不振,他说他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和动力,活着像是一种负累,一种无奈……

 

    其实,有许多卓有成就的人,恰是在成功之后倒下,或说患上了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病。为何?我们不得不反思:什么是成功?自我是什么,自我与成功之间存在什么?

 

    籍昆德拉的思想,可以诠释神经症复杂心理的本质是匮乏自我存在。而匮乏的根源,在于生命早期(童年)断缺精神母乳。下面对这一结论性的观点给以阐释。

 

 

 

 

   

 

   (一)对关键词“自我,精神母乳,成长性自我,存在”的理解

 

    自我:人的自我是一种内在性和激情,是自己怎样看自己的一种概念。它不是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人的内心世界,有无计其数的自我。或说,人的个性,由无计其数的自我构成。

 

    这里的精神母乳,所指的幼儿心理发育所需的乳汁。用心理学家科胡特的名言可概括其含义:母亲“给予婴儿的是他(她)所需的回应,给予儿童期的他(她)是不带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共情”。这句话有点费解,但可以感受其韵味。通俗理解是这样:在0到3岁的幼儿,必须是母亲在情感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温爱,孩子才会形成原始的安全感,这是自我存在感的基础,也是自信的自我的基础;在4到8岁,母亲包括其他抚养人对孩子做到:温柔且坚决的拒绝无理要求,有边界(不带主观目的)的认同、支持孩子的情绪情感需要,孩子才会形成有自我约束,有判断和抉择,有自信和思想、开朗的自我。

 

    成长性自我:如弗洛姆强调的“生产性自我”,指的是人有他独立的能发挥自我价值的行动能力。

 

    存在:所指的是人的心理现实感,它必然依赖于人的生产性自我。假如缺乏生产性自我,或者内心占据的是消极性自我,那么人感受的可能是耗竭、无助、恐惧等感觉。

 

    存在,衍生了以下的自我问题:自我理想、成功等概念。

 

    人成年后,关注的是成败。对成功的定义,虽见仁见智,但我认为巴菲特的阐释最为经典。年逾7旬的巴菲特在美国某大学讲演时,对学生的提问“你认为真正的成功是什么?” 他回答说“你们到我这样年纪时,会知道,成功不是金钱,是衡量你有多少真正关心你爱你的人。成功的关键,是看你是否活在爱的关系里”。

 

    这句“成功的关键,是看你是否活在爱的关系里”非常精准地表达了:这就是支撑人成长为他自己的精神母乳。

 

    有自我存在感的主体,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结构:外部爱的关系+成长性自我。这是一个因果逻辑关系,没有前者,就没有相对健全的主体。

 

 

 

   

 

   (二)自我的早期受损

 

    精神母乳相对婴儿,犹如生物的雨露。对人这一高级生物,精神母乳便是人性格健全的基因,是人精神生命的雨露。

 

    探索神经症患者的人格,发现上述“关键词”所指的自我存在,他们是严重缺乏的。这不能不说,他们自我的丧失,是源自弱小生命时短缺了精神母乳,就像干旱中的幼苗,不知其命运会咋样,但心灵一定是饥渴地期盼雨露。所谓“没长大”的种种幼稚表现,是人的情感自我停滞在了幼时,但那不是我们常说的“不想长大”,而是“缺奶”的症候。

 

    那么,人早期若短缺精神母乳,他吸纳的是什么呢?幼儿的经历真能决定人的自我、人的命运吗?

 

    俗语“从小看大3岁知老”已强调了心理学“童年决定论”的正确。稍作解释:0-3岁的幼儿,没有逻辑思维也没有语言能力,全凭感觉“复制”那时所触目的印象。那时通过触和目,体验到怎样的客体形象,会深深刻在人的感觉记忆里。那些感觉印象也成了自己无法选择的“自我形象”。因此,对人的成长来说,那时抚养人的话语内容不要紧(因不可能记住你说过什么),而非语言的情感链接和情感态度至关重要(因记得你的善恶形象)。

 

    精神分析的研究认为,童年自体客体的失落,是心理阴影的根源,失落的客体是留在主体的无意识中。结果自我认同了失落的客体,它自己变成了“被放弃客体的影子”,成为其中空身份,并成为冷酷超我迫害的目标。在抑郁症和强迫症那里可以感到,他们被某种神秘的价值力量所强迫、所控制。那个神秘力量就是过强的冷酷超我。

 

 

 

 

   

    举例:前面提到的W建筑师,他在3岁时父亲意外离世,一直跟性格躁郁的单亲母亲长大。这样的丧亲事件和母亲的性格,已经对孩子“爱的关系”就是一个重创,更糟的是,W小学时酷爱画漫画,但被母亲视为“无用”,并要求他学习他不喜欢的奥数。中学阶段,母亲好歹劝他学工科,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专家”,苦口婆心说这既是母亲的心愿也是他父亲的遗愿……成年之后,W经常做被追赶的梦:被一群老虎追赶,或是被黑衣人追赶。他患抑郁症期间,常做同样一个梦:徒步在无尽头的沙漠中,感觉到无助和绝望,或是漂泊在没人烟的荒野草原,恐惧地孤零零地哭喊,常常哭醒过来。

 

    W的心路历程,呈现了一种“自我价值感在早期被重创”的反映。幼儿的他本可以建立起的“成长性自我”,却是活生生被父母的“心愿”篡改了。像所有早期缺失精神母乳的孩子,他吸纳的不是成长所需的精神母乳,而是失去父爱的伤心泪水,是母亲散发的躁郁情绪,以及母亲如山一般的理想使命。

 

    如果说,梦是人心灵的演绎,那W常做的梦则反映了他内心可怕的“专制”自我:梦里的老虎可隐喻迫害自我的母亲以及母亲的苛求;黑衣人可隐喻负情感以及对愤怒情感的压抑。(在此,不对W个案及梦做详解)主要想指出,在W的情感世界,那些爱恨情愁的自我,被代表严肃的父母理想的“空影子”层层遮盖,“空影子”作为他主体的良心或道德自我,驱策着自己成长并走向了“成功”。

 

    不过,从人沦为无情绪、无动力的角度看,凡不能因成就而获得自我骄傲、自我欣慰的成功,都是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自我被那些伟大的“空影子”理想成功的杀死了。那样的成功,是失败的成功。

 

(待 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治疗自我伤害的青少年

青少年自伤、自残及自杀行为,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让为人父母者焦虑、头疼不已。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他们需要什么?怎样预防他们的自我伤害行为,如何疗愈那些自我伤害...

by:守望者心理_40

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

本书是一本亲子教育类图书。在亲子关系中,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是永恒的话题与难题。拥有10多年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陈志恒,以36个真实情境切入,逐一剖析亲子...

by:联合读创书院

不要伤害

华语流行女歌手李多娜继《大望路再往东》后,今日再推全新单曲《不要伤害》。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虐狗”事件屡屡频发,李多娜为爱发声,用音乐倡导大家要爱护动物,维持人类...

by:华语音乐

伤害的理由

《伤害的理由》是一个用往事、心事、世事凝结的故事,更是每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背后的追忆与感怀。也许,在人潮拥挤、高楼耸立的城市里,曾经的山盟海誓终会在喧嚣繁华中无...

by:华语音乐

犯罪心理揭秘:避免隐藏伤害,学会自我保护

杭州保姆纵火案、北大弑母案、南京火车站猥亵女童事件、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温州网约车事件......为什么近在身边的人某天也会犯罪?我们身边也潜藏着这样的人吗?.....

by:壹点灵

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

心灵的领域浩瀚无比,远不是大海和星空可以比拟。只有更了解心灵,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真正需要的,才能知道如何减少贪婪、仇恨和不明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

by:阳光悦信

网游之百倍伤害

网游类的小说,喜欢的也可一起听,每天稳定10更节假周末加更哦陈宇重生,化身《吞天》游戏中最大BOSS。玩家系统激活,开局便是至尊天赋、十倍伤害!NPC系统激活...

by:听友244758907

让孩子远离伤害

欢迎你走进心灵商学院,我们相信你通过学习应用,一定能够实现你的梦想与价值。纯一老师,欢迎学习交流:18293284509(微信同步)儿童是脆弱人群,极易受到伤害...

by:心灵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