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黄土汤主脾阳不足,方中何以用黄芩?

2020-11-08 13:42:3410:40 7579
声音简介

中医基础脱口秀「中医入门」,中医小白神必备,国学与中医自由转换,历史与现代无缝穿行,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来,听听大家的心声:"学中医想入门,听这个就够用了”、“听了这个专辑,我自学中医开窍了”、“能遇到有理论有临床,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太不容易啦,听起来不累,还能学到真东西”、“免费课程做的这么好,感恩感德”......本专辑由张宝国主讲,公众号「光明远」,张宝国VX「jianghutcm」。

 

今天的话题讲黄土汤,这个方在《金匮要略》当中,原话这样的“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这个黄土汤主治脾阳不足,统摄无权导致的大便下血,还有吐血、飢血,包括妇人的崩漏。这个方它的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是非常的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灶心土,温中止血,灶心土今天很难找得到,应该是草木灰,就是农村烧草木灰的土灶,灶心底下的黄土用布包上,用它去入药,这个是最标准的。那么今天很难找到农村烧柴草秸杆的土灶了,就算烧土灶的话,可能用的也不一定是秸杆,可能是木材,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再一个就是今天去药店买,往往会用窑头砖来代替灶心土,什么意思?就是烧砖的砖窑,窑头离火最近,火最旺的位置烧的砖,往往烧的变形了,烧的起鼓了弯曲了,形不正的东西也没人要。正好打碎了入药,然后代灶心土,所以这是一个挺大的遗憾。注意了灶心土应该是烧柴草的灶心下边的黄土,那个温中止血的效果特别好。

 

再一个方子里边儿的白术、附子是温阳健脾的,生地、阿胶是养血止血的,这个方子总体来看确实有温脾的,有止血的,那么唯独要说的是黄芩,这味药寒凉,为什么把它放这里了呢?所以历代都有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个说黄芩是清热泻火的,这方面听唐容川说过一句话叫“血伤则阴虚火动,故用黄芩以清火。”说明血上了,阴不足了就阴虚,阴虚就火旺,用黄芩清的是虚火,这是唐容川的《血证论》里的这么一句话。所以纵观黄土汤确实为脾虚血溢而设定,全无火动阴伤之理。所以用黄芩清这个火,好像有点说不通。

 

第二个说法是说黄芩是反佐的意思,用来制衡白术、附子的温燥之性,这个说法好像有道理,但是再想想,苦寒清润之品有的是,为啥非要选黄芩这味药,所以说大家得琢磨琢磨。刚才说的那两种说法,大家先不要着急下结论谁说的,再往下分析,可能你现在想的错了,往下越听你会越明白。

 

从理论上讲黄芩确实有止血的功能,我说一本非常有说服力的书,在《本草纲目》当中说黄芩治风热、诸失血。换句话说在明朝的时候,对黄芩的止血功用是有一个认同的,从理论上讲说的是黄芩有止血的功能。第二个我们从实践上看,前人确实有用黄芩去止血的,比方《丹溪心法》,朱丹溪的这本书当中,黄芩配地榆配槐角,清肠止血以治汤风下血,所以这是一个多么常用的方子,槐角丸治痔疮出血的效果还挺不错,确实这么一搭配确实它有止血的作用。再看张景岳治疗妊娠胎漏下血的保阴煎,保阴煎间当中凉血止血用的就是黄芩,所以说黄芩确实有止血的作用。

 

那么再说一个现代人,咱们看《中药学》这本书当中,这是目前中医药院校用的教材,说黄芩用于内热亢盛、迫血妄行所导致的吐血、咳血、尿血、便血、血崩等证,你看黄芩又清热又止血,包括说黄芩为止血安胎圣药,所以说黄芩还真就有止血的作用。所以黄土汤里边的黄芩第一点是能够佐制白术、附子的温燥之性,第二点还能协助灶心土、阿胶的止血的作用。也就是说黄芩具有两种功效,一个是反佐白术、附子的温燥,再一个助灶心土、阿胶的止血。

 

所以有的时候大家对一个药的评价和结论别下的太早,比如刚才我前面一分析,我说它到底能干啥的呢?是清热的还是反佐的?有人赞同第一个说法,有人赞同第二个说法,这俩观点都赞同的人倒是不多。然后我说你别着急,先别下结论,接着往下听,听听分析你就知道原来如此。

 

好了,我给大家再说一下,根据我的经验来看黄芩这味药在治疗血证的时候,第一个适合血分有热所导致的血证,第二点是止血的时候,需要用黄芩去反佐的时候,这也非常妙。第三点是真想用黄芩止血的话,最好是炒炭用,效果最佳。还有一点也需要强调一下,就是黄芩这味药毕竟是凉,生的黄芩常用的话会导致性腺萎缩,所以这个事情也挺麻烦,。

 

所以说古人也好,今人也罢,你看这个人的观点,听那人的说法的时候你可以当作一个重要的参考,然后在你的实践当中、运用当中,你去琢磨,多学、多用、多体会、多总结。

 

好了,这是今天讲的这么一个小内容,也是有朋友在公众号里面给我留言,然后我就抽时间给大家讲一下。另外提醒每一位听众,2020年双十一的活动正在进行中,大家可以进入公众号“光明远”,进到的官方的商城参与本次活动。

 

如果还想听更多的音频,看更多的文字,包括漫画、视频等,还有你需要的健康产品,可以关注一个中医的公众号“光明远”阳光的光、明亮的明,永远的远,这里边的内容每天都会更新,您听到这儿本期的音频就结束了,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春江花月夜_qg

灶心土,我家里就有,烧的是木材,炭,柴草

春江花月夜_qg

黄芩,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瓶瓶_Gz

张医生,2021年的没更新呢。中医入门好听阿,期待新集更新~

猜你喜欢
中医入门

本书是一本初学中医的参考读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了使初学中医者对中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了解本书按照中医的体系分为理、法、方、药4个部分依次叙述中医的...

by:黄帝内经威

中医入门

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撰写的中医入门读物,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法、方、药相结合,分理论、法则、方剂、药物四部组成,系统而详尽的介绍了中医的入门知识,适合...

by:适南

中医入门,生活中学中医

为什么许多养生保健都说温度,季节以及经络穴位与人体的健康有关系?这些说法有什么依据?本音频主要就讲解以下问题。在生活中人们从中医角度看,人为什么会生病呢?人体...

by:能量小罗

中医入门知识

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怎样了解学习?怎样着手?敬请收听!

by:云道阁l杄雨錡

实战派中医入门

大道至简!智者擅于知常达变,执简驭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愚者抓不问题的本质,往往舍本求未,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古人读几本中医经典就能学以致用,今人读医书千百卷...

by:杏林箫客

从针灸入门中医

《从针灸入门中医》系列课程,从针灸入门中医这条捷径开始,以经络为主线,介绍针灸学,中医基础知识,诊断学的内容。课程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针灸经...

by:鲁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