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

2020-12-12 10:57:2412:28 8594
声音简介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中国债券市场》。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中国债券市场由政府主导,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中国债券市场目前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
大部分中国投资者对于股票投资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债券则相对陌生,对于如何投资债券一头雾水,感觉无从下手。今天这本《中国债券市场》,就可以弥补大家这种遗憾,了解完此书,对于债券大家会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如何投资债券也能做到心里有底。
接下来的时间,我将从两个部分为大家讲解本书: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债券市场的诞生及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来看看中国债券市场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下面开始第一部分的讲解。先来聊聊什么是债券。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有三层含义,首先,债券的发行方是借钱的人,第二,购买债券的投资方是拿出钱的人,第三,债券的发行方需要在规定的时期内还清本金付清利息。债券从本质上而言是一张有着法律效应的欠条,债券的收益是固定的,什么时候还本金,每年发行方会支付多少利息,这在债券凭证上都写的清清楚楚。
中国第一种债券是1950年11月发行的为期5年、总额3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我国政府当时发行债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全国统一的税收制度尚未建立,政府非常缺钱,另外一方面,当时战争还在继续,打仗开支非常大,急需更多的钱。收入不够,开销却很大,这种情况下,政府只能发行债券筹集所需的资金。1958年以后,虽然我国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强烈,但是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之下,国家停止了通过发行债券问老百姓借钱的行为。债券可以停发,但是钱还是要用的,怎么办呢,政府开始向人民银行透支,用来弥补经费的缺口,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透支的结果就是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国务院于1981年恢复了国库券的发行。
说完中国债券的诞生,再来说说中国债券市场经历的三个阶段。
一开始国库券不支持交易,但是这丝毫挡不住老百姓用国库券来交易的愿望,于是黑市交易非常盛行。如果严厉打击国库券的私底下交易,一来法不责众,二来会影响群众后续购买国库券的热情,于是政府出台了柜台交易的债券交易模式。
债券柜台市场发展起来以后,实物国库券的托管交易都需要实物搬运,风险大,成本高。政府认识到发行记账式的债券,由统一的托管机构进行托管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于是1995年8月停止了债券柜台交易,让债券交易统一到证券交易所进行场内交易。
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变大,场内交易的问题开始显现。一方面在交易所内进行债券交易的方式,不利于国债市场的大规模发展。二来,债券回购成了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途径,这就有悖于债券市场的初衷。1997年6月,由国务院部署,央行要求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统一进入银行间市场去进行交易。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产品,交易工具不断增加,债券的发行量、托管量和交易量均占中国债券市场的97%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债券市场的主板。
讲完第一部分,了解了中国债券市场是如何诞生的及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来了解一下中国债券市场有哪些特点及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债券市场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探索的过程,非常符合小步试错,快速迭代的发展模式。中国债券市场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中国债券市场是由政府主导的。和其他国家自发发展起来的债券市场不同,中国政府是中国债券市场制度的制定者、债券产品创新的推动者,也是债券市场的监管者。原因大家也都看到了,中国之所以发行债券,就是为了给政府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既然当时中国没有债券市场,那就要建立一个市场,否则即使想借钱,也没地方去借。
第二个特点与第一点息息相关,那就是政府信用债券在债券总量中占了最大的比例,充当着市场的主角,书中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09年12月末,政府债券占了债券总额的81%。第二个特点很容易理解,因为我国建立债券市场制度就是为了帮政府筹钱搞建设。政府债券在债券市场中充当主角,从根本上来说,是与我国经济形态紧密相连的,长期以来,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建设主要靠国家成了老百姓的共识,因此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社会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重大项目,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
第三个特点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式与国际惯例相接轨。虽然我国债券市场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比起来,两者能够接轨的地方是非常多的,主要体现在中国债券市场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中国的债券交易主要在场外的银行间市场进行。发展之初,我国实行严格的发行管制,各种债券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上市,当时的国债需要全国人大进行审批才能发行,这种严格的控制导致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始终发展不起来,也促使了管制放松的需求日益强烈。目前中国债券发行管制呈现逐步放松趋势,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逐渐成为主流。管制放松后,势必会增加风险,在这方面可以与国外一样,用市场化约束机制来防范风险,市场化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强化信息披露,第二是强化信用评级,第三是实行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的监管体制。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几点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公司信用债发展相对落后,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企业债的发展模式选择不当,企业债的投资者多为个人,而不是机构投资者,二是行政管理过多,不允许企业债发行人和投资人自由选择交易场所。
第二个问题是债券市场统一程度比较低。这个全国统一是指一个国家之内的不同市场之间,不应该存在人为的障碍,资金和债券应该能够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由的流动,投资者应该能够自主的选择债券交易的场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投资者和债券要在不同交易场所之间流动还有不少障碍。
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债券市场必要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中介结构规范化程度比较低,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税收制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监管协调机制存在不少问题。中国债券市场的市场管理涉及到人民银行、证监会、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以及保监会等多个部门,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能管的人太多,最终就变成了没人管得了。
说到这儿呢,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诞生的原因,是出于中国政府对于资金的需求。中国最早的债券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从最初发行第一张债券到现在,中国债券市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从场外柜台市场到场内市场再到银行间债券市场。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债券市场有三个特点,分别是政府主导、主要用于发行政府债券以及发展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近。中国债券市场目前存在的四大问题,分别是公司信用债发展比较落后、债券市场统一程度低、必要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监管协调机制有问题。
以上就是《中国债券市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让你了解了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面貌,债券虽然从外表看是个复杂的事物,但是只要从本质入手,了解其之所以会出现的核心逻辑,那债券对于大家来说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和脑图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恭喜你又听完一本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国债券市场概览(2020年版)

1981年国债发行开始到当下2019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变大、品种变多、活跃稳步提升,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by:翠丝塔

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建设与投资人保护

中国债券市场经过40余年的跨越式发展,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由于发展历史不长,中国债券市场在法制、制度、机制建设方...

by:中信书院

债券及债券基金投资从入门到精通

《债券及债券基金投资从入门到精通》作为非常有名额金融投资市场研究者,《债券及债券基金投资从入门到精通》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与盈亏经验,从债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入手,详...

by:翠丝塔

债券投资知识 改编自债券投资实战 龙红亮

复盘真实债券投资案例勾勒中国债券市场全景图适合债券新手小白手把手带你从小白变成债券投资老...

by:娜木元子

债券实操专题课(52课时)

债券融资是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一样,同属于直接融资,而信贷融资则属于间接融资。【课程亮点】1.200天精心细化打磨的1套专业型体系专题课...

by:梧桐课堂

债券投资交易笔记选读

债券投资交易笔记客观翔实记录了中国债券市场发债历程,为从业人员必读书。作者简介:董德志,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学博士,长期从事金融市场工作。音频从本书出发...

by:燕子forever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