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识》

2020-12-10 11:42:3312:57 9122
声音简介
《经济学通识》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他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经济学的研究,他的经济学文章贴近生活,简单却很深刻。他曾说“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当你听完了这本书,一定会改变你对世界的现有认知,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生活变得大不一样。
生活总喜欢给我们出难题:
在城市里,上下班的高峰期道路拥堵严重,开车耗时又耗力,平时几十分钟的路程,变得漫长煎熬;
夏天是用电的高峰季,却也是停电的高峰季,停电后空调就是个摆设,人们只能强忍着酷暑炎热;
每年过年回家是个情怀,人人都赶着春运出行,抢一票难求的回乡火车票,抢到的人欣喜若狂,抢不到的人甚至会冒着风险找违法的“黄牛”高价购买。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一定遇到过,但是如何解释又如何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呢?经济学会给你答案。
经济学并不高冷,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却甚少了解它。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经济学的世界,从约束人类生活的四个维度“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出发,学习经济学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第一个维度:东西不够。
要清楚为什么东西不够,我们就需要知道,什么是公共物品,什么是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就是这个物品被一个人使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比如说电视广播、知识、国防;而私人物品顾名思义,就是你用了别人就不能使用了,比如说我们开始讲到的火车票、道路、电等等,如果你开车占据了当前的道路,必然会影响其他人行驶到此处。
世界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却是无穷的,当你有了馒头,你就想吃肉;当你有了肉你就想喝酒;当满足了物质的需求又有了精神上的需求,想要出去旅游,看书玩游戏。所以,很多资源都是私有品,它们是稀缺的,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必然会产生竞争。
既然竞争是必然的,那要如何更好地分配现有的稀缺资源呢?很多经济学专家说,那就涨价吧,价高者得。薛兆丰教授提到过,现有的火车票价低了,建议提价,使最需要的人优先出行,缓解紧张的供应。高峰期的电供应紧张也是由于电费过低。而道路拥堵,那就实行道路收费,易拥堵的路段在高峰期时段,需要交一定的过路费。
这些建议提出后,群众们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指责专家们不靠谱,根本不顾及穷人的死活,招来骂声一片。相信朋友们听到此处也会感到愤愤不平,这还是什么专家呢?但经济学家们真的是睁眼说瞎话吗?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价格管制可以解决很多的困境,“价高者得”区分的并不是穷人和富人,而是需求量的大小。价格提升后,对那些需求不高的人来说,也许会选择性的放弃,让需求更大的人优先使用。有人会问,穷人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发放钞票给穷人,他们也许会考虑用这个钱解决当前更重要的事,而不是去竞争稀缺的资源。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了稀缺资源最好的分配方式是“价高者得”。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第二个维度:生命有限。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句话听起来甚是消极,从文学作品上讲更像是一个没有远大抱负的人,更愿意在当下吃喝玩乐。但在经济学的世界,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有的人寿终正寝,有的人英年早逝,未来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今天的苹果放到明天也许会变质腐烂,今年持续上涨的股票也许明年会下跌。未来变幻莫测,所以,人们通常是不愿意延迟消费的,更愿意享受当下。
利率正是因为人们不愿意延迟消费而产生的,假如一个人有一片果园,三年后才能结出果实,但他想现在就得到果实,于是他与一个成熟的果园农主交换果园,为了公平,他愿意多出一部分钱来获得这个果园,而多出来的这部分钱的比例就是利率。简单地说,把将来的东西拿到当下去享受,就会产生利率。
整个社会越是急不可耐,利率就相应的越高。例如,牛奶相对干奶酪升值,则利率下降,而葡萄相对于葡萄酒贬值,则利率上升。利率高并不见得是好事,利率高,人们对未来不抱希望,选择及时行乐,认为大吃大喝会比锻炼身体重要,选择马上就业比继续深造有用。
利率就是这么重要,懂了利率,也许将来你再看到有关利率的新闻,你也学会了思考它带来的经济问题,发现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了解第三个维度:相互依赖。
人类是群居动物,人类聚族而居,有社交需求,相互依赖。同时人类也是一种自私又富有同情心的生物,人们都想让自己得到最好的东西,但见到受苦的乞丐,一样会产生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人类虽有同情心,但这种爱是有范围的,随着圈子的扩大,这种爱就会变得越来越少,例如当你听到某个国家发生地震,伤亡惨重,刚得到消息时会感到难过,但过了一阵子就会忘了当初的那种心情。
人们的爱心波及范围小,但人们的生活圈子是很大的,离开了小圈子,人类社会就不能只靠爱心来维持,同时“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会产生。假设一个产品卖方可以控制它的产品质量,高质量必然会是高价位,但买方却并不清楚此商品是不是劣质品,只愿意出中间价购买,卖方必然会提供低价商品,买方再进一步将出价压低,最后循环往复,交易以失败告终。
生活中一次性的交易是很难做到相互信任的,而什么办法可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呢?方法有很多,包括:信任的人担保;签订“同舟共济”合约;企业垂直整合;卖主替自己担保或保险公司承保。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构建信任,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所以,有信任才会有交易,交易的产生需要法律法规、制度合约来提供有效的保障。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第四个维度:需要协调。
古时候,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你想用一只羊换取十斤大米,那你就需要在市场上找到卖大米的人,并且他需要的是一只羊,而非一头牛或者一把斧子,这样你们的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后来,为了交易的方便就产生了货币,只要是你想买的东西都可以用此物为衡量标准,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货币就是人们交换物品的协调工具,有了货币,可以让不同地方的人方便交换物品,例如:南方的茶叶卖到北方,北方的羊绒、皮革卖到南方。在全球范围内,货币更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协调作用,一辆汽车的生产也许需要很多国家的相互配合:英国生产滤化器,法国生产变速器,德国生产车身,瑞士生产仪表盘等等。一系列的合作,只有通过货币,才能保证各个国家生产人员的成果分配。
货币在不同的国家汇率也是不同的,过去美元强是因为美国制造的东西需求量很大,而现今,“中国制造”也变得抢手起来,人民币也开始升值了。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削弱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如果要稳住汇率不变,势必会引起通货膨胀。
所以,货币是一个很好的协调工具,能够帮助不同国家地区的人进行交易,但汇率会对市场造成影响,要学会合理思考汇率,理解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变化。
人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四个维度的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
我们以往对经济学的认知是片面的,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局部的,而改造世界观是经济学的长项,也许明天的你,再看到电路频繁跳闸,看到高峰期大城市道路的拥堵,不再觉得“免费的才是最好的”,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索现象背后的意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经济学通识课

一堂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的经济学课。米塞斯、哈耶克成功预测了1929年的大萧条,更令奥地利学派名声大噪。本书以推广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以及普及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常...

by:私人阅读

《经济学通识课》

朗读:温雅丽,点评:薛江波博士。创慧教育(深圳):

by:鱼丸子fishball

经济学入门必备/经济学通识课

耶鲁大学经济学入门课,普通人也能读懂的经济学!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更好地追求富足快乐的人生!讲述经济学理论背后的真实历史故事,看经济学发展如何影响人类文明...

by:爱听不听有声书

麻辣烫经济学——经济学通识21讲

谢作诗,四川剑阁人,经济学博士,教授。曾出版《通往真相之路——重塑经济学基础》《麻辣烫经济学——经济学通识二十一讲》《人人都是"资本家"》《没有市场失灵这回事》...

by:申屠向东_天山居士

宏观经济通识课

深入浅出的清华经济学课。韩秀云教授以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独特的历史视角,洞悉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思维,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常识。

by:youjyoukayi

宏观经济通识课

用简单文字,讲解宏观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通过此书,可知晓世界上发生过的经济大事,了解一个浩瀚的经济世界。

by:温昕怡

医学通识

书中引用了大量鲜活的病例,有的是医学发展史上比较典型的,有的是薄世宁亲自治疗的,有的是他的同学、同事、同行提供的。通过病例展开论述,让整本书生动鲜活,此乃本书的...

by:纳斯达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