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6国学诵读

2021-01-06 05:59:3306:53 52
所属专辑:国学诵读
声音简介
《了凡四训》
第三篇 积善之方(三)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峯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中峯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众曰。善恶何致相反。

中峯令试言其状。

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峯云。未必然也。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中峯云。未必然也。

众人历言其状。中峯皆谓不然。因请问。

中峯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寗取狂狷。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一起学国学|国学小苑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第一,因为国学是我们一切文化学术思想的根是我们最本源的东西,抛开国学,所有的一切其他的建树都将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第二,我们把国学当为“国家...

by:老妖9

国学大师的100堂国学课

国学者,中华民族以文字所表达之结晶思想,用合理的、组织的、系统的方式记载其生灭,分析其性质,罗列其表现形式,考察其因果关系者也。简言之,国学者,以我国固有学术为...

by:正能量范儿_永不断更

国学

大学,中庸,论语,老子等国学

by:辉煌之声

国学

为爱1316而来9437265

by:今天老师王英杰

国学

自己朗读,每天20分钟

by:三月品酒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