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直肠癌一例

2021-01-20 18:15:1637:09 1930
声音简介
直肠癌、白血病一例(药至瞑眩,反应剧烈)
保住一分胃气,便保住一分生机。

樊某某,男,71岁,大同人。
2006年12月上旬初诊:2003年10月发现患高血压,房颤,胆结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4.32万,淋巴细胞0.85,体检发现双肾大小不一,脾脏偏大。2006年12月发现患肛管高中分化癌,大小2cm×2cm,肠息肉2个,大小1cm×1cm。直肠癌,便血不止,舌尖红无苔。

予以乌梅丸变方:
赤石脂30g 乌梅30g 川椒10g 黄连10g 炮姜30g 辽细辛45g 黄柏炭15g 红参30g(另) 灵脂30g 制黑附片45g 炙甘草30g 紫油桂10g(后下)
加水3000毫升,文火煮2小时,煎2次取浓汁300毫升,对入参汁,3次分服,每日1剂。5剂

【心得】据症分析,此病应是中气大虚,气机升降失常。在气机的圆运动中,乙木厥阴不能正常有序升发,郁而下陷化热,而成为寒热错杂之厥阴症。胆经甲木不降而患胆结石,心动悸(房颤)、上盛(高血压)、白血病、直肠癌变等皆属乙木升发疏泄失常之证。乙木郁而升发不畅,木不化火则心火不足而心动悸(房颤),肝藏血之功能失常则血液为之病(白血病),木气下陷郁结成有形之癥瘕(直肠癌),甲木不降故上盛(高血压),故以乌梅丸变方治之。因便血不止,改黄柏为炭,加赤石脂,乃桃花汤之意治下焦,与油桂合为三畏汤中一对畏药,乃治下焦下痢便脓血之效方。

2007年1月16日二诊:5剂血止,排出许多黑血块,乙木能升则血不下行。守方,乌梅增至45g,方子如下:
漂海藻30g,赤石脂30g, 乌梅45g, 川椒10g ,黄连10g, 炮姜30g ,辽细辛45g ,黄柏炭15g ,红参30g(另) 灵脂30g, 制黑附片45g, 炙甘草30g, 紫油桂10g(后下)。

患者家属记录排病反应如下:
1月8日:出现瞑眩反应—下午6~7点感到头昏眼黑不能起坐,失去知觉,倒在地上把脸碰破。

1月18日:出现咳喘气短。

1月30日:出现肛门刺痒肿痛如火烧,持续至2月3日减轻,又出现阴茎睾丸异常刺痒,腰困如折,夜不能寐。

2月4日:又出现瞑眩反应。

2月9日:手及臂出现许多小红点,并渐成水泡,疼痛剧烈,西医诊为带状疱疹。枕部及颈部也有少许疮诊,疼痛2月余。

2月26日:服药40剂,便血时止时下,连续9日没有便血。

3月初:沿手厥阴心包经发出许多疱疹。

3月30日:经西医检查直肠及血液,病情未发展恶化,疼痛逐渐减轻。

2007年3月31日三诊:守方,制附片增至90g,加当归50g。方子如下:
当归50g 赤石脂30g 乌梅45g 川椒10g 黄连10g 炮姜30g 辽细辛45g 黄柏炭15g 红参30g(另) 灵脂30g 制黑附片90g 炙甘草30g 紫油桂10g(后下) 漂海藻30g

加水3000毫升,文火煮2小时,取浓汁300毫升,对入参汁,3次分服。每日1剂。

患者家属记录排病反应如下:

4月~5月:高烧数次。

6月:小腿部位困、麻、痛,出现许多小红点,沿足厥阴肝经发出许多红疹。

7月:出现咳喘,肛门下坠困痛。

2007年8月11日四诊:已服乌梅丸变方170剂,便血已止月余。渐生薄白苔,眠食俱佳。近三月右下肢麻痛难以迈步,咳一月许,痰鸣漉漉。寒伏厥阴,渐现太阳表症、表脉,此为正气来复,寒邪由里出表,因势利导,托之。

生北芪250g 麻黄10g 制附片90g 白芥子10g(炒研) 辽细辛45g(后5分) 干姜70g(生、炮各半) 高丽参15g(冲) 制川乌30g 橹豆30g 防风30g 生半夏45g 五味子20g 生南星30g 止痉散3~3(冲) 炙甘草120g 生姜45g 蜂蜜150ml 大枣20枚 漂海藻45g 黑木耳45g

加水30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10剂

服后,睡中汗出浸透厚褥,咳喘减轻。

【心得】服药后有阴症转阳之兆,如出许多疱疹、高热等。又有沿厥阴经循行处发出许多疱疹,有病邪由内向外出表之兆。但此种出疹,有的属正常排病反应,有的则属木火外泄冲克肺金之病症,临证不可一概而论以排病反应,要应以病人整体状况变化趋势而作判断,此时就要看断证的功底了。非临证经验丰富,可能会心生疑虑;非病家信任之深,也可能会中途改道。

服药后舌生薄白苔,眠食俱佳,乃正气来复。

出现太阳表证、表脉,如咳痰等似外感之症状,即是伏邪外透。此时因势利导,用麻附细汤托透之,故服后汗出而咳喘立减。

患者家属记录排病反应如下:

9月25日:便出大豆般烂肉一块,后有脓状粘液流出。

10月27日:又开始服用乌梅丸变方。

10月31日:肛痛剧烈。

11月2日:小腿前面奇痒难忍,并出现斑疹,状似鳞片。

11月4日:便出两块烂肉,肛门刺痛钻心。

11月7日:经西医检查肿物大小为4cm4cm,白细胞数由4.32万减至3.2万。

12月下旬,因疼痛难忍,去协和医院检查,白细胞将至2.3万。

2008年1月5日五诊:肛部肿瘤脱落2块,二便失禁,白血病化验续有缓解,肛部痛不可忍,食纳不香。高年胃气伤,两本飘摇,终非佳兆。 予以附子理中汤加味:

1、白术45g 炮姜45g 高丽参30g(另炖) 制附片100g 油桂15g(后5分) 砂仁米30g(姜汁炒) 炒麦芽60g 炙甘草60g 生芪120g 生半夏45g 生姜45g

加水3000毫升,文火煮取300毫升,入参汁,4次分服。10剂

2、漂海藻50g 甘草50g 止痉散6~3(入煎) 木鳖子45g 元参120g 大贝120g 两头尖45g 乌梅30g 高丽参30g(另炖)

二煎混匀,3次分服。15剂

第1方服后,食纳大增,二便失禁好转。

第2方服后,便出脱落的肿物数块。

【心得】李可曰:“不可见病治病,时刻不忘中气和两本。若纯虚症之治疗,就不要考虑是何病,先救胃气和肾气,能保得一分胃气,便保住一分生机。”

此时出现食纳不香,即是胃气将败,虽然西医检查白血病指标有所缓解,但是见食纳差,便立即先救胃气,用方1附子理中汤加味。服后胃气来复,食纳大增,二便失禁亦好转。

“人活一口气”指的是中气,乃一身气机运转之动力。彭子指出,“人之有生先有中气”。中气寄于脾胃中焦,脾胃能纳能化,则能生中气。中气旺则生机旺,生生不息即此也。中气运旋则在升降复常,胃气下降,在上者使归于下,化生元气;在下则能收摄使之上,故二便失禁好转。

胃气是人后天之本,中气寄于其中,能纳谷消食,则能濡养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中气旺则运旋升降之生机旺,中气在左则为肝气温升,在上则为心火宣通,在右则为肺金敛降,在下则为肾水能藏。故彭子及黄元御均言“六气本一气(中气),土(中气)为四象(木火金水)之母”。六气运转一周则化生元气,即所谓五气朝元。元气寄于下焦肾与命门,元气乃是人身个体的重力中心,犹地球之中心,犹树之根,是人的先天之本,故亦曰“肾为先天之本”,元气足则能引纳中气,不使之散。元气足则能吸纳上下,使在上之火归于下,使在下之水升于上,以成既济。若元气将竭,则在下之水不能上承,受地球之力吸引而足肿,在上之火欲散而上炎,则成火水未济之危象。若元气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怎么会白血病

怎么会白血病本专辑收集了患者热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中医和西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回答,希望帮助患者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早日康复,并让大家注重养生保健,提前预...

by:孙华贵

怎样治疗白血病

怎样治疗白血病本专辑收集了患者热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中医和西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回答,希望帮助患者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早日康复,并让大家注重养生保健,提前...

by:孙华贵

白血病到底是什么病

白血病到底是什么病又叫血癌本专辑收集了患者热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中医和西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回答,希望帮助患者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早日康复,并让大家注重养...

by:孙华贵

中医如何看待白血病

中医如何看待白血病本专辑收集了患者热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中医和西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回答,希望帮助患者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早日康复,并让大家注重养生保健,...

by:孙华贵

白血病治疗的的理论与实践

现在,我们应该告诉社会大众,中医不仅能治癌症、白血病,包括西医所有认为治不好的疾病,其有效率、痊愈率,比西医不知要高多少倍。道理就在于中医的内科治疗,早在185...

by:听友85684371

白血病早期都有哪些症状

白血病早期都有哪些症状本专辑收集了患者热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中医和西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回答,希望帮助患者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早日康复,并让大家注重养生保...

by:孙华贵

儿童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吗?

儿童白血病是一种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危害大。据统计,每10万个孩子里,有3~4个人发病。儿童由于身体免疫力不如成年人,因此疾病对儿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by: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白血病复发不移植能治愈吗

白血病复发不移植能治愈吗本专辑收集了患者热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中医和西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回答,希望帮助患者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早日康复,并让大家注重养生...

by:孙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