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基金常识》

2021-02-03 09:59:3809:53 7635
声音简介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共同基金常识》。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如何用好指数基金,做好理财投资?
财务自由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但是要想实现财务自由,我们就需要一个稳定增长的路径。
说到投资,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金融产品。但是,在如今的金融环境下,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利率都在逐年下降,并且股市也成了大型的割韭菜现场。面对种类繁多的基金,我们只能对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言听计从,但最终却也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
理财投资看起来很难,但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一学就会的投资方式,而这种投资方式也被美国市场上百年的数据证明是有效的,且收益率远超定期存款。
到底是什么方法这么神奇呢?《共同基金常识》就为我们介绍了投资指数基金这个神奇的方法。对于这个投资方法,我们会在后面详细阐述。
这本书的作者约翰·博格,就是全球第一个发明指数基金的人,这个工具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他一生中得到了很多荣誉,就连巴菲特也对他赞不绝口。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指数基金是什么?第二部分是投资指数基金时,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修养?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指数基金是什么?
相信大家小时候应该玩过滚雪球的游戏,冬天下雪的时候,捏一个雪球,从长长的斜坡上慢慢地往下推,这个过程中,雪球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而我们投资的过程就好比滚雪球的过程,我们拿着本金,在市场中找到合适的股票,也就是那个又湿又长的斜坡,经过利滚利,不断积累的方式,我们的本金就会越来越多。
如果是自己去找这样的坡,这就是“主动投资”。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挑选好的股票以及好的时机,去买入和卖出,但这显然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
但如果有人能够建立一个计划,向社会募集资金,然后由他去挑选有能力、靠谱的公司,帮我们去投资的话,这样我们不就省事了么?这种投资方式就是“被动投资”。
用被动投资的方式,我们可以不选择股票,也不选择时机,用最傻瓜的方式,买入一篮子的股票,持有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动。你可别小看这种看起来傻瓜的投资方式,作者约翰·博格告诉我们,凭这样的方式,你就可以战胜大部分专业的基金经理。
那被动投资该买什么呢?约翰·博格说,应该买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其实是公募基金的一种,公募基金就是指那些向社会公开募集的,并以证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在美国,公募基金又叫做共同基金,这就是我们《共同基金常识》这本书名的由来了。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指数基金里的指数是什么意思呢?
股票市场的指数,通常是由某个第三方机构,用某种简单的数学方法人为计算出来的。比如中国A股有一个著名的指数叫做沪深300指数,就是在全市场3000多只股票里面,选择了业绩好、市值大的300只股票,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出一个股票指数。这样你一看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就能大致知道今天整个A股市场的表现。
而如果你按照沪深300指数中的300只股票的构成比例,一篮子买入这300只股票,就相当于一只指数基金了。
由于这种投资方法不用选股,可以一键买入,所以指数基金也就成为了被动投资的最主要投资工具。
我们接着看第二部分内容,投资指数基金时,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修养?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指数基金,那我们在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该具备什么样的修养呢?约翰·博格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基金投资者,至少要具备三点修养:
第一个是“不要迷信基金的历史业绩”。
如果我们问身边的人,他们买一只基金的依据是什么?你很可能会得到的这样的回答:“因为这只基金去年的业绩很好,因为这个基金经理的名气很大”。
他们这样回答一点也不奇怪,对散户而言,基金的历史业绩和基金经理的名气是他们购买基金时看得最多的指标,也是基金的销售机构,在销售过程中最强调的一点。
但是,约翰·博格在本书中明确地提出:“不要高估基金历史业绩的作用,尤其要小心明星基金经理”。
约翰·博格统计了一组基金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表现,结果发现,70年代回报率最高的基金,到了80年代其回报率比平均水平还低了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过去表现得越好的基金,未来的表现反而可能更差。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基金的历史业绩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用,最起码我们可以参考基金的历史业绩,排除掉一些不靠谱的基金。
接着第二个是“要懂得资产规模与业绩的反比效应”。也就是资产规模越大,业绩不一定越好。
资产规模是一个容易被投资者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因素。基金业内有句话,叫做“规模是业绩的敌人”。因为规模越大,要取得超过市场的收益就越难。
市场上隔一段时间会出现特别热门的基金,一发行规模就是几百亿元。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基金业绩往往都不如人意。所以,对于规模特别大的热门基金,一定要谨慎对待。
此外,约翰·博格认为对普通人来说,不要买入太多的基金品种。记住“一只手原则”,也就是买五只以内足够了,甚至两到三只就够了。
最后一个修养是“要有长期的投资思维”。
说起指数基金,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中有非常多的金融产品,很多朋友会今天买这个,明天买那个,美其曰这是在炒短线,但事实上呢,很多人因为没有长期思维,总是在高点买入,在低点卖出,白白亏了许多钱。
比如中国A股中,有代表大型蓝筹的沪深300指数,有代表中型公司的中证500指数,有代表小型成长公司的创业板指数等等。
不同的指数对应不同的指数基金,那么它们之间有差别吗?
其实,我们在投资的时候,选择不同的指数基金短期看虽然有差别,但是长期看几乎没有差别。
为了证明这一点,约翰·博格选用美国市场的两个典型指数做了研究。一个是代表大股票的标普500指数,一个是代表小股票的威尔逊5000指数。尽管在三到五年的短周期内,两个指数的表现是有差异的,但是从1970年往后的三十年时间的长周期里,这两种指数的总回报率却是一致的:两者都赚取了年均13.7%的回报率。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首先我们介绍了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两种投资方式,并特别介绍了一种省时省力的投资方式:“投资指数基金”。
接着,我们介绍了投资指数基金要具备的三方面的修养,一是不要迷信基金的历史业绩,二是要懂得资产规模与业绩的反比效应,最后是要有长期的投资思维。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和脑图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恭喜你又听完一本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huahua123zj

喜欢这老师的声音。,主动收益高,指数手续低,收益低,老师对不

南荣NR 回复 @huahua123zj

手续看平台,收益也不一定低

听友298686364

讲的不好

南荣NR 回复 @听友298686364

还在学习中,感谢指点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共同基金常识

约翰•博格是全球最大两家共同基金组织之一先锋集团的缔造者。在共同基金领域,他的地位甚至比巴菲特在股票投资领域还要显赫。巴菲特不可能使你成为沃伦•巴菲特,然而,约...

by:听友95970545

共同基金常识-精读

共同基金常识-精读

by:股民读书圈

精读《共同基金常识》

◆《共同基金常识》是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先生的心血力作,历经市场十年洗礼之后的升级版,堪称投资界的经典必读书。在如今越发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这本著作恰如海中灯塔...

by:钱鸽的财富圈

共同基金常识——约翰·博格著

1.《共同基金常识》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基金界先驱,共同基金第一人,指数基金教父约翰·博格著。2.在市场的波动中,往往最容易被遗忘的是尝识。所以让我们用心用力读完...

by:伊简莫存

共同基金常识|基金教父、领航集团创始人投资经典|巴菲特推荐

高昂且复杂的投资方法;低成本和广泛分散化的投资组合,仍然是以最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财富累计的最优选择,并且,这一投资的业绩也将一直优于昂贵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作为原...

by:湛庐阅读

公募基金常识30讲

传统线下的金融MBA课程,艰深、晦涩;或者网络课程过于用C端语言和视角描述金融,虽然形象、易懂,但是在类比和比喻之中,丢失了金融大师真正的精义与精髓;你只是把它...

by:面膜财经

《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解读| 基金入门与进阶,两百万网友共同推荐

《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是一本深入浅出地阐释基金投资之道的指导书。作者以其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深邃的市场洞察力,带领读者明白如何设定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基金品...

by:商财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