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南海震荡1

2022-09-09 03:51:2045:42 221
声音简介
第四章 中南海震荡 143
新闻记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具影响力的职业之一,也是
最引人关注和最令人向往的职业之一。
在西方,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他拥有这样的特权:
深入非常之地,追踪非常之事,访问非常之人。在中国,记者
被称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可以为公立言,诉民心声。在每
年7月高考之中,大学新闻专业始终是录取分数最高而报考人
数最多的一个热门专业。
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曾写过一本书,题名为<采访
历史>,她以“子弹式对话”的风格掀开了基辛格、霍梅尼、
卡扎菲乃至邓小平这些世界风云人物的神秘面纱,而她自己也
因此而成为世界新闻史上的“风云人物”。
美国著名记者、评论家李普曼被称为“奥林匹亚山上的雷
神朱庇特,动辄打下霹雳雷电”。罗纳德·斯蒂尔在为他写的传
记中说:“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确实具有左右舆论的
巨大力量。这一点反过来又赋予他权力去左右总统、政治家和
决策人物。”
中国历史上具有“轰动效应”的记者并不多。民国初年的
黄远生是一个,他身居当时的政治中心北京,在上海<申报>
上开辟“北京通讯”一栏,评述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披露曲
折离奇的政治内幕,据此创立了中国特有的新闻体裁“通讯”,
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丽被刺客暗杀,是中国记者中以身殉职第
一人。
近代中国另一位出类拔萃的名记者,是创办“北京新闻编
·144. 谋事在人
译社”和<京报>的邵飘萍。他以“铁肩辣手”明志,不畏强
暴,为民立言,“文思敏捷,机杼无穷”,后被军阀以“勾结赤
俄,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杀害。
30年代有两位名记者锋芒毕露,他们是邹韬奋与范长江,
后来都成为共产党人。
邹韬奋“在观察研究的时候,在持笔叙述的时候,心目中
常常涌现着两个问题:第一是世界的大势怎样?第二是中华民
族的出路怎样?”
青年范长江,以“探寻中国社会现实与政治趋势”为抱
负,于1935年7月从成都出发开始了历时10个月的西北考
察,全程2000多公里,足迹遍于川、陕、青、甘、内蒙等地
区,其探访作品汇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成为发聋震聩之
作。
范长江曾说:“一个记者,要有抱负。这抱负就是穷毕生
精力研究一两个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从群众中提出来的。”
如果说名记者有什么标准的话,恐怕这就是他们有高于一
般文字匠的视野之处。解放以后曾长期主持<人民日报>笔政
的名记者邓拓,写过两句激励记者的诗句:“万里云山如画,
千秋笔墨惊天。”而他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因其
“千秋”笔法,而最终成为“文化大革命”中的“惊天”事件。
新华社德高望重的老社长穆青,他笔下的焦裕禄、吴吉昌等顶
夭立地的人物,至今仍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典范。
“四面云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王志纲早在兰州上大学时,就对曾经写出<塞上行>及
<中国西北角>的范长江十分仰慕。他认为一个记者光靠文笔
流畅是远远不够的,范长江靠什么取胜?靠的是对客观国势的
把握和主观思想的发挥。王志纲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独立的见
第四章 中南海震荡 .145.
解,不善于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就成不了好记者,更谈不上
名记者。
中国当代为什么出不了名记者?王志纲认为:变革时代,
迷离混沌,需要传道解惑,由此对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
文字要好,思维要清晰,还得要有高人一等的独立见解。由此
造成记者队伍中两种现象:淘汰率高,替换节奏快。要永葆青
春,紧随时代,就要把握走势,不断地超越自我。因而,当代
名记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宏观思维的定位,天下大势的把
握。
在混沌中确定坐标
1988年,王志纲进入了当记者以来的第三个年头,这一
年,中国正处于多事之秋。
封关设卡、争夺资源的各种“大战”遍及全国,愈演愈
烈。围绕农副产品收购展开的“蚕茧大战”、“羊毛大战”、“烟
草大战”、“苎麻大战”、“山芋干大战”等等,烽烟四起,已经
成为季节性的风潮,而围绕有色金属等紧缺资源的“大战”则
逐步升级。为了保护自己的资源,许多省常备不懈,动用了大
量人力、采取了各种措旋来“保境戌边”。一些蚕茧产地的政
府,为了防止蚕茧流往外地,请武警、调民兵,用县、乡、村
三级联防的办法,实行严格的出境检查。南方某省的一些地
方,以每天5至6元的高价,雇农民巡逻守卫500多公里长的
省界线。
出于保护资源一方严加防范,自然增加了抢购的难度,从
而使得抢购一方更加不择手段。四川-一年一度的“生丝大战”,
·146. 谋事在人
虽然各级政府严令控制生丝外流,但广东省一些单位却用高额
回扣,甚至使用军车押运等手段,有效地瓦解了四川省的防
线。
为了使割据行为规范化,合法化,一些省市不约而同地采
取了“弱化条条,强化块块”的方针,特别是强调区域内的政
令统一,要求“条条”派驻的分支机构无条件地服从地方政府
的领导。如某省就曾发出文件,重申“政令统一”,同时要求
中央派出机构“正确处理好条块关系,从我省的实际出发,制
订相应的贯彻落实措施,扶持生产,涵养财源”。
这年6月,英国驻华使馆的一位官员在同新华社(经济参
考报>负责人交谈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实施沿海发展战
略,区域和省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省纷纷采取经济割据
政策,这一倾向会不会导致中央政府权力的削弱?据了解,这
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英国外交官对中国问题素有研究,他的疑
虑代表了西方许多高层人士的看法。
据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反映,不久前来访的美国康奈尔大
学两位经济学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这两位教授认为,中
国有许多“独立王国”,各行其是,省一级的权力在某些方面
比实行联邦制的美国一个州的权力还大。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东部与西部的关系,沿海与内地的关
系,资源省和加工省乏间的关系……纷繁复杂的矛盾摆在中国
面前。
攻读政治经济学出身的王志纲,身为一个普通记者,却对
宏观经济形势十分忧虑。他想起50年代中期,毛泽东写<十
大关系),是因为当时中央和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也
出现了复杂的矛盾。毛泽东从方法论的角度阐明了十大原则,
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80年代末,产品
第四章 中南海震荡 .147.
经济已经被彻底改造了,而新的商品经济新秩序还没建立起
来。这就形成了迷离混沌的中国座标之谜。
那午, “蚕茧大战”中新华社发生了一起“火并”事件,
使王志纲更加警醒。
当时,河南省与湖北省之间“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斗
得很厉害。河南省为了防止蚕茧外流,派出很多民兵,封路设
卡。有些农民为了多挣钱,就像过去的游击队,近战夜战,绕
过关卡,“飞兵奇袭”,把蚕茧送到湖北去。有一天晚上,大批
农民,骑着自行车,带着蚕茧,企图强行冲过关卡。民兵喊
话,见农民不停,就开枪把一个农民打倒在地,左脚都打穿
了。这下子事情严重了。新华社湖北分社首先告急,给中央写
了一个“内参”,反映河南省如何如何控制蚕茧外流,邓县农
民夜送蚕茧,如何如何被枪打穿了脚。中央十分震动:动了刀
枪这还了得?!就在这个时候,新华社河南分社的记者也赶快
写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魂系中南海丨我在中南海的往事丨中南海秘书回忆录丨中南海人物春秋丨红墙秘书回忆录

中南海,古称西苑、太液池,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北侧,地处故宫和景山西侧,是中海和南海的统称,与北海合称为三海。中南海始建于辽代,明清时期成为皇家御苑,现...

by:半条鱼儿

南海

中国网《南海》系列短片,通过讲述南海历史,将渔民故事娓娓道来,证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by:中国网

南海谣

南海谣作词:王磊作曲:陈红照编曲:陈小辉演唱:群星发行日期:2022-8-25发行:杭州回声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歌曲介绍:《南海谣》是一首讴歌南海的新时代经典特...

by:华语音乐

中南海保镖

现役中南海保镖的传奇人生,退役中南海保镖的传奇经历,绝对精彩、真实地反映中南海保镖的风雨人生路。不是神话、却很神奇!惊世绝技、爱恨情仇。腾空出世的惊世巨作。一个...

by:连三石

海南-中国·南海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现在我要给您介绍的是一个我们中国非常重要的岛屿---黄岩岛!我们都知道,南海有四大群岛,东沙群...

by:恋景旅行APP

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紧紧把握考古题材纪录片探索、揭秘的创作手法,从细节、故事和人物入手,运用发现的视角和叙述方式来层层推进。其中大量对科研人员的中景和特写展现了沉船打捞...

by:听友249617852

南海归墟

本专辑为文博早期作品,多有不足,您多批评指正。本专辑免费收听,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可联系文博处理。【火爆完本】朋友您好!如果您喜欢这本小说,可以在评论区...

by:DJ文博

2050南海血战

本书由铁血网出品,清风力作。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战争却突然来临。X国在某大国的怂恿下,暗中联合了J国和Y国,经过长期谋划,纠集了规模空前的海空力量,利用配属于...

by:爱啃玉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