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读过中美7所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影力波IPS讲者胡凯

2023-08-15 21:00:2417:18 2492
所属专辑:影力波IPS
声音简介

2007年参加高考,成绩出来那一刻我是绝望的:离一本线差一分。因为这一分,我彻底否定我自己,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振作起来,直面自己只能上二本学校这个事实。也因为这一分,这给了我选学校的自由。我对自己说:反正我只能去二本,为什么 不去大城市的二本? 


最后选择了北京。也没想到,因为这个决定,我居然开启了原本只能出现在传记中应有的生活状态。而大学的这几年,无疑成为了我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

 

第一站:北京某二本


刚北京那会儿,仿佛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去遍了北京各大博物馆,游历了北京各大公园,走访了北京各大高校。


狂热之后,归于平淡。


我渐渐发现周围的同学并没有很努力,教授并不是那么出色,开始抱怨学校的硬件差,学校最大的图书馆藏书量居然不到10万册!当发现周围学校不是清华北大,就是北航北影的时候,我逐渐认知到这是二本大学的事实。一类和二类大学的差距真的不仅仅是名头上的差距而已。


偶然的机会,听了王强关于他美国留学生活分享的讲座,听完后,我一晚上激动地睡不着。我拿出电脑,百度输入了几个字:如何去美国留学? 一晚下来,发现并不难。


和内心那个胆怯和徘徊的我斗争了一个月,最终说服了我自己,也说服了我父母。我和学校签订了退学协议。


只有切断后路,才能勇往直前。我进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每天10个小时学英语考托福,边申请学校,半年后,拿到了美国四所大学的offer, 最后去了排名最靠前的爱荷华大学。

退学选择去美国留学的决定,是我一辈子做的最真正的决定,而后开启的7年美国漂流生活,可以成为我一辈子珍藏和回味的记忆。


第二站:美国爱荷华大学


爱荷华大学的确是个好大学,一流的硬件,一流的师资。在前几个月,我都徜徉在资本主义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里。新鲜的新生指南,大量的社团活动,足以让我应接不暇。牛逼轰轰的教授,和数不清的图书馆足以让我消耗好一阵子,加上每天都可以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种留学的新奇感足以让我过大半年。


依旧清楚记得,在一次全是美国白人的课堂上自我介绍时,我紧张得连中文都说出来了,发誓大声开口找老美练习英语。  感谢在这里,我从内心客户了我的language barrier!


然而,农村始终是农村。

你们看到的爱荷华是这样的:


其实,夏天的爱荷华是这样的: 



冬天的爱荷华是这样的:



在零下几十度,漫天暴雪的一天, 当我匍匐前进前往图书馆的路上,我终于对自己说:受不了了,我对自己呐喊到:这不是我想要的留学生活!


刚好得知当初来美国的时候申请的加州社区大学账号没有过期,只要重新激活帐号,可以立刻春季入学。当我把转学的这个想法分享给我朋友们的时候:他们都认为我疯了,从一所世界排名前200的名校转入一所两年制社区大学。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尽管这是一所社区大学,但这所社区大学位于旧金山,在这个城市你遇到的人,学习机会不是你在爱荷华城所能媲美的。同时,这个大学隶属加州公立大学系统,你努力两年极有可能转入加州大学! 


于是,第二天,我跟学校办公室签订了转学协议,把所有学分转入加州社区大学 。当天就买飞机票,飞往加州。当时我背着一个书包,手拿一个行李袋,拖着两箱行李,在机场狂奔,奔到全身都汗湿透了。 终于登上飞机后,因为太累睡着了。醒来的时候,飞机在旧金山上空盘旋,向窗外望去,灯火通明,感觉世界一下子光明了,好像我未来的前景也如此般光明,瞬间睡意全无,我默默对自己说:我来的太值得了。



事实上,这的确是一个明确的决定。


第三站:岱波谷罗社区学院


自己选择的路,再苦,跪着也要走完。


我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年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压力。

 

当时也是胆子够大,因为临时决定转学,找不到宿舍。我提前一天疯狂搜索各种中国留学生论坛,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收留我的中国人,答应给我住一天。


转变环境是加速成长的最佳方式之一。利用一天的时间里:我找了新住家,办了入学手续,参加了入学语言测试,和选课。办事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如果说爱荷华大学的半年让我还停留在学习语言的阶段,那么在社区大学,我可以真正开始把英语当成一门工具去涉猎各科知识。加上还要转学的压力,所以别人一学期选四门课,我选七门,别人拿A,我就要A+


那时候,几乎是用生命在学习。



记得有一次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打开冰箱,看着冰箱里的腊肉,我对自己说:期末考试结束就可以吃到腊肉,结果回来发现我的腊肉被我的黑人室友偷吃了。真是既可笑又绝望。

 

有一次做饭,着火了,结果把手给烧着了,而且刚好是右手,更苦逼得是: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试。我把右手放在放满冰块的脸盆里,硬是好了。


虽然在别人看起来我的生活很充实,但孤独才是常态。几乎大部分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回家,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自助餐。但是,也因为孤独,我才有真正高质量思考的可能。


当然除了苦逼还是有不少欢乐时光。

 

因为办理入学太迟,选了一些其他人选了剩下的课程。比如: American women history ,美国妇女历史。 上课第一天,我发现我是整个班上唯一一个40岁以下的男性。教授觉得很惊讶:why you take this class. 我回:because I want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omen. 全场哄堂大笑。


有多大的苦,就有多大的收获。我终于知道努力的极限是什么。


最后,我的GPA是3.89, 收到了加州大学四所分校的录取通知。最后选择了加州最南端的UCSD,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美丽的海滩,我来了!


第四站: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



如果说大学前两年是地狱的话,那么在这个靠海的大学的最后两年可以说是天堂。

因为没有了转学的压力,我终于可以开始放飞自我。


第一学期,几乎就是参加各种派对,不仅参加校内各类party, K歌pa, 游艇pa, 烧烤pa,海滩pa, 音乐pa,电影pa, 中国大陆人的pa,美国人的pa, 香港台湾人的pa,  有时候还参加校际pa, 加州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p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pa,有时候还跑到别的城市参加pa,不是去参加洛杉矶的pa就是前往拉斯维加斯的pa, 简直一个派对狂魔!



有放松就有惩罚,我的GPA 直线下降,还有一门成绩居然是C! 这无疑是当头棒喝!


有一天在浏览哈佛大学官方网站的时候,发现哈佛大学提供暑期课程,而且对全世界人开放! 只要你达到要求就可以申请。他们要求是:综合GPA 3.5,托福上100。 有教授推荐信


我发现前两条要求都达到了,只差教授推荐信,于是找了我一门表现最好的课堂,并找了个时间约教授喝咖啡,最终得到了他的推荐信。把所有资料递交上去的一周后,我居然被哈佛录取了,我居然踏进了我一辈子也没敢想过的象牙塔。


原来,你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目标通过一部部规划是可以实现的。



 第五站:哈佛大学


读过关于哈佛的太多的故事,看过关于哈佛太多的电影。只有真正在哈佛学习过,生活过才明白哈佛为何占据世界大学排名的头把交椅。


在哈佛大学沃分别选修了 古希腊哲学,中国与印度经济比较和公开演讲课程。我选修的一门中国经济与印度经济课程。而这门课程教授曾是印度政府高层,后来搞地下革命,被驱逐印度,于是来到美国做教授。坐我旁边的帅气哥们居然是阿联酋王子,后面貌不起眼的哥们居然是伦敦政经博士。 


太多厉害的人,太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而这些在哈佛都是常态。



在这里,还有一个收获。经朋友介绍,我还认识了我一位老乡, 在哈佛读博士。简单,淳朴,不善言辞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我记得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花五年研究一个领域值得吗?  他回了我两个字: 热爱。


2016年,突然听到他的好消息。他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毕业讲台的中国。他叫何江。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热爱这两个字,如此强有力。



先有哈佛,再有美国。哈佛最厉害的是可以将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来到这里。在哈佛的这四个月让我知道,自己离优秀还有多远,还有多长路可以走。


第六站:香港中文大学


暑假课程上完后,我偶尔得知我们学校有非常强大的海外交换项目,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在study abroad office. 最后选定了日本东京大学作为交换国家和大学。其实,申请俄交换也并没有那么难,只要你成绩达到3, 有三份教授推荐信。 正当我递交了所有资料并且拿到东京大学录取通知的时候,2011年,日本发生海啸,学校停止了对日本的交换。意味着,我之前所有做的功课全部泡汤,最后我又选定香港中文大学。



或许是对香港中文大学期待值太高,来到这里曾经朝思暮想的学校后,更多的是失落。我在港中文选了四门课程,分别是:金融市场,中国社会与改革,中国文学概论,中国经济改革。

 

虽然上课没那么有充实感,但在美国压抑了三年的味蕾在香港得到了全面的解放,刚好我的室友是也是大陆人,还时常带我去深圳觅食。回国后,海河这位室友一切创过业,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当然,在香港结识了四位老乡,至今都保持了很好的沟通。在香港一学期完整的交换经历让我圆了我的中文大学梦外,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到了香港的大学和美国的差距,在学到了西方教育的体制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很多内地放弃清华北大去港大中文的同学,真的要思考清楚,你对香港大学是否熟悉和了解?

 

 第七站:加州政府+加州戴维斯校区


从香港回来后,我在本校安静上了一学期课程后。我又闲不住了。 在浏览学校官方网站的时候,发现了个新大陆:加州大学和加州政府合作,开展针对本科生的实习项目,实习单位是加州办公室! 这个看起来无比高大上的实习立刻激起了我的兴趣。但这个实习同时还要求边选修课程边实习!于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成为了我的第六站!


仔细浏览这个项目,发现要求各种繁杂:

1.   本科综合成绩3.5

2.   教授推荐信3封

3.   专业部门第一轮面试

4.   实习政府部门单位面试


然而,对于一个热爱折腾的人,这都不算什么。成绩刚好卡在3.5,教授推荐信三封,可以分别向哈佛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和本校加州一一搞定。


递交资料后,我拿到了本校面试。通过本校面试后,我拿到了实习部门面试,最终拿到了这次实习的入场券!


                                                  加州州长办公室


第一天实习,我居然就碰上了整个部门的周工作报告。 第一天上班就稀里糊涂的就参加了这个会议。每个人都要做工作报告,大家一口专业流利的英语,加上专业的工作报告,眼看就要轮到我这里的时候,我心脏的快掉出来了。等真正轮到我的时候,我就做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毕业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希望大家多给与我学习的机会。结果还赢得了掌声,瞬间自信心爆棚。


回到我的办公桌,我立刻向全体前辈发了一份邮件,希望大家有任务分配给我做。结果立刻就有人给我工作,并且有一位在我办公室工作了七年的长辈,愿意当我的导师。


因为表现出众,从原来的三个月实习,拉长了六个月。在这里个月,我成功实现从懵懂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转变。

 

毕业即开始


2012年,我参加加州大学的commencement。后来才知道commencement 是开始的意思。的确这样,大学生活结束,但新的篇章开始了。


感谢政府实习的这段经历,让我可以在我向往的华盛顿工作。



一个习惯性流浪的人,最终还是没有在我梦想的城市留下来。


这几年,不停的换学校,不停的换城市,不停的搬家,我学会了独处,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了“折腾”。不经意中,折腾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关于我不停转学的故事,很多之前的学弟学妹都知道了,于是开始有学弟学妹咨询我转学的事情。后来演变为咨询留学的事情。后来咨询人数越来越多,雪球越滚越大,我想为什么不把它变成一种事业?




回想起来,离开家乡后,我总共经历过七个大学 ,走过八个城市,搬过十九次家,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面临过无数个挑战,每换一个环境都是成长,每一天都是充实的。相比同年人,我看到了更多不同的风景。


有意思的是:而这些风景恰恰是因为当年的“差一分”给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分,我可能还在湖南,我可能没有机会去北京,可能不会听到那场讲座,也就可能不会去美国,也就可能不会去加州,也就可能不会有机会踏入哈佛的大门,也就没有机会去加州政府实习,如果不是因为这些造就我折腾的性格,没有这些沉淀,我可能不会创业,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生活有太多的差一点的故事。差一点考上公务员,差一点考上研,差一点出国,差一点升职? 我们有没有想过,有时候,我们因为这些“差一点”,我们才有其他做伟大事情的可能 。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56939475

棒棒哒!之前没出现不好意思!嘿嘿

听友57111571

精彩音频内容,大家都不要错过,哈哈

听友57105451

第一次偶尔听到 喜欢

听友57096118

听完只想说完美

猜你喜欢
我读过他们的脸

他的画就是他的阅读,他的阅读就是他的画,他把读出来的中外名著的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化大家的思想性格,画在肖像里,造型扎实有趣。轻松的文笔浸透着他阅...

by:白水_wl

《大学语文》专科起点升本科

全国成人高考统考复习专用教材。专科起点升本科。根据最新修订考试大纲编写。中国成人教育考试研究中心编。北京燕山出版社。

by:肉肉_陪你老去

陪孩子读过的绘本

书籍信息:正版儿童绘本内容重点:各种主题的都有例如:品格塑造、习惯养成、自我认知、心理成长等等主播介绍:一位喜欢读书的宝妈我相信读的每一本书,就像吃的每一口饭一...

by:小满读书馆

童年读过的安徒生

幼时读过的安徒生童话中,有几个故事到现在还是很喜欢。你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是哪几个呢?

by:阿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