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谗言坏事《素书》儒家书苑子龙倾情演绎

2017-05-21 23:40:4318:25 768
声音简介

 《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书中语言高度精炼,字字珠玑,句句名言。书中对人性把握精准独到,对事物变化观察入微,对谋略点恰到好处。参透书中道理,肯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神秘的《素书》在刘邦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 刘邦曾数度历险,均运用张良的计 策化险为夷。在取得天下之后,刘 邦发出有名的慨叹: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岂不 知,张良的谋略均来自《素书》。
张良死后,《素书》失传。五百 多年之后的晋朝,有盗墓者发掘张 良之墓,于玉枕中发现了《素书》, 上有秘诫:“不许传于不神不圣之 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其人 而不传者,亦受其殃。”此后,《素书》广为流传。
《素书》采经文写法,语言高度精炼,内涵极其丰富,对人事变化和事物发展趋势观察细微,体会深刻,对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为人处世、理家经国、趋吉避凶、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指导性的法则和经验。作者生逢乱世,目睹详察世间纷纭万象,对中国人人性的观察和分析,对事态变化的把握,对利害祸福的剖析,对斗争谋略的把握指点尖锐犀利,读来惊心动魄,但莫不切中要害。 


作者生逢乱世,目睹详察世间纷纭万象,对中国人人性的观察和分析,对事态变化的把握,对利害祸福的剖析,对斗争谋略的把握指点尖锐犀利,读来惊心动魄,但莫不切中要害。

        黄石公本为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二书,盖为后人托名所作。

黄石公,战国末期的大智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真实姓名已不可考。其弟子张良曾以谷城山道路旁边的一块黄石头,拿回家供奉起来以纪念恩师,故后人称此公为黄石公。著有《素书》、《三略》等书。 旧史相传。黄石公写成此书后,四处寻找可传授之人,见到张良后认为其才可造,所以将书传给了张良,并说“读是则为王者师”。果然,张良只不过用了书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就帮助刘邦成就了大事业,官封留侯。 但张良一生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传播此书,故而死后随葬墓中。又过了五百多年,西晋时天下大乱,有人盗掘汉留候张良之墓,在头下的玉枕中发现了此书。书上有条类似咒语的秘戒:“不许将此书传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从此《素书》流传人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素书

书籍信息:感悟传世奇书中的成功智慧内容重点:读此书,可为王师;用此书,可成大业主播介绍:张良得此《素书》,成就大汉霸业,实乃治世之志指蒙,治人之秘要。推荐人群:...

by:王惠希

素书

一本书的智慧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个人的一生又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历史的进程。这本书就是《素书》,这个人就是张良。

by:毛乌素沙漠中的一滴水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

by:故磊溪边

素书

内容简介《素书(典藏版)》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对复杂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观察得细致入微。内...

by:渔樵夜读

素书

张良得此《素书》成就大汉霸业,实乃治世之指蒙,治人之秘要。读此书,可为王师,用此书,可成大业。

by:雒元起

素书

读此书,可为王师,用此书,可成大业。感悟传世奇书中的成功智慧。

by:孙富蕊

素书

秦人黄石公《素书》共有六篇,当年黄石公将此书传给张良,西晋时天下大乱,有人盗掘张良之墓,在头下的玉枕中发现此书,全书共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

by:阳光雨露1000

素书

张良得此《素书》成就大汉霸业,实乃治世之指盟,治人之秘要。读此书,可为王师;用,此书可成大业。

by:感恩的奔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