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痛苦来自比较,齐物可得逍遥

2021-02-17 21:09:5109:44 6.8万
所属专辑:庄子的人生智慧
声音简介

庄子:痛苦来自比较,消除一切差别可得逍遥

人的痛苦一半来自欲望,一半来自比较。人总是野心勃勃,渴望得到某些得不到的东西,实现某些达不成的愿望。这些说好听的是进取;说难听点的叫贪婪。人生之欲望,实现了总要更上一层楼,失败了则精神沉沦甚至一蹶不振,无论是喜还是忧,其实都是对宁静心灵的打扰。

比较更是让人痛苦,别人钟鸣鼎食,你却穷居陋巷;别人春风得意,你却孤苦无依。于是,人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产生了无尽的痛苦。在庄子看来,欲望与比较,都是束缚心灵自由的枷锁,而消除欲望,取消比较,才是实现逍遥游的正途。

庄子为何能如此旷达?庄子为何能于黑暗慌张的世界中活得风轻云淡?他为何能傲视权贵,看透功名富贵看淡生死?中国文人为何能够安然接受激流勇退,于江湖林泉之间把自己活成桃花源的样子?

这一切都拜庄子的齐物思想所赐。因为庄子的齐物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社会现象,均是道的产物。你看那春水初融,落叶飘飞;你看那鹤舞长空,鱼翔浅底;你看那朝堂之上,烟波之外,表面上如此不同,实际上它们均是道的派生物,是道的表现形式。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道观之,物无大小”,世界的缤纷多彩纷繁复杂,在道中实现了统一。

假如我们能够活在道中,一切无贵贱是非善恶之分,无富贵贫穷之辩,无成功失败之异,我们就成了“自然人”;取消了多余的欲望,消除了比较之心,所以我们可以“无待”,继而“无己”,人生就可以同是非一生死,“万物与我为一”,我们就可以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了。

由此可知,庄子逍遥游的人生哲学,来自于他齐万物的相对主义哲学。那么,庄子的齐物哲学,到底包含了哪些相对主义因素呢?

其实,庄子承认万物之间存在差异,但庄子认为那是表面上,事物有大小、远近、彼此、善恶,是非、美丑,成败、穷达等区别,但这些区别,来自于人的主观判断,评价标准是人为的,不可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

庄子举例说,学术史上的儒墨之争其实毫无意义,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这个价值标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心与偏见,而真正的是非却无法判断,由此带来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斗争,这也是欲望与纷争的根源。取消不同,就能取消纷争的根源,这就是庄子齐物论的努力方向。因此,庄子的齐物论,是努力将烦扰人心的东西,大而化之于道,取消其中的差别,让人们不再比较,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物物而不物于物”,做到“心斋”“坐忘”,做到“吾丧我”,实现人生的逍遥。

庄子的齐物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齐是非。是非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是以自我成见评判他人的结果。因此,儒墨之争,争得脸红脖子粗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判别人,别人对的,在他看来就是错;别人错的,在他看来就是对的。庄子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法精神,庄子认为,对错相互依赖互相转化。庄子说“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本来是对的,但马上就会变成错的。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会有不同的是非。因此,庄子说不如用道,像镜子一样照见对方,用道的立场去看是非真伪,这样是非齐一。

第二是齐彼此。彼此也是相互依赖而对立的,彼此是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看,此就是彼,彼就是此。

第三是齐生死。生死是人永远跨不过的槛,只有看透生死,人才可能逍遥。与方可方不可一样,生的同时也就是死,死的同时也就是生的出现,“方生方死”乃自然之规律,因此人大可不悦生恶死。

第四是齐成败。庄子认为,分离意味着重新组合,新的组合那就意味着分离。也就是说,你在某个地方成功了,同时也意味着在另一方面的失去,因此一切事物的成败得失,都是合二为一的。

第五是齐美丑善恶。路是人走出来的,名称是人叫出来的。事物到底是否真的如此,谁也不确定。同理善恶美丑均出自于主观判断,在道面前都一样。“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毛嫱、丽姬是众人欣赏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她们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赶紧飞走,麋鹿见了她们就赶紧逃跑,人之所美的,鱼、鸟、麋鹿却避之唯恐不及,这四者,谁知道天下真正的美色是什么?可见,美丑善恶均是出自主观情感,出自个人的好恶,没有一个真正的评判标准。

第六是齐梦觉。庄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人生的清醒与梦寐,谁知道是不是就是生活的本质呢?因此,庄周梦蝶、蝶梦庄周,蝴蝶与庄周并无区别。他们都是大道化而为物的结果,都是大道流行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这就是庄子的齐物论,是一种带着深刻的辩证思维的相对主义,他取消了一切差别,是绝对的相对主义。在齐物论的逻辑之下,人生的悲欢离合富贵穷达是非成败,一切都是浮云。但很显然,庄子的相对主义走向了极端,他让人生变得清冷孤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jqchjshl

庄子那个比喻 就不恰当了 毛嫱 西施 鱼鸟见而避之 并不是因为她们长得不美而躲避呀

1868225enon

厌应应为焉;指规应为旨规;旺应为忘;油应为游;大墓改为大木;坐船改为做船;积极于功名改为汲汲于功名;沙鹅改为杀鹅;后裔改为后羿;定义为类改为定义为累;类人之事改为累人之事;鱼儿油于水中改为游于水中;庄子的由改为庄子的游;躲进小楼成一桶改为躲进小楼成一统;除了由之外改为游之外;至人无己应为智人无己;抛丁捡牛应为庖丁解牛;骨盆而歌应为鼓盆而歌;旺应为忘;达到五上我的境界应为无上我;没有人可以犹豫忘应为游于忘。里面的别字太多了!

芭啦啦樱之花

声音好听,分析的清晰,庄子有了很大的认识。喜欢听

咖啡粥1

做个佛系就差不多了

猜你喜欢
庄子的智慧之旅|南怀瑾讲庄子|庄子

《庄子》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从古至今,影响了无数文学家、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历代君主人臣都从中研修帝王之术、用兵之道、谋略之学,后人齐身...

by:三峡漫谈

庄子公开课|庄子

【内容简介】庄子是中国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灵活多变,善于将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庄子

相忘于江湖逍遥于大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by:善德巨在

庄子

庄子一日一读

by:Rachel_0m

庄子

主播:卢妍妍妍《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

by:卢妍妍妍

庄子

以上内容采是百度百科…

by:o0浮生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