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枫吟诵微课堂《清明》(唐杜牧) 第38集

2017-05-31 23:58:1203:54 653
声音简介

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大家好,我是聂枫,欢迎来到吟诵微课堂,今天一起来学习唐朝杜牧的作品《清明》。这是一首平起七言绝句,用的是“文”韵,是一个低回含蓄的韵。“节”是入声字,读起来是高音又顿挫,有特别强调之意,强调今天是一个“节”,也就是祭祖之日。“纷纷”都读长音,表明雨势密集。“行人”在汉诗意象系统中,为宦游旅人之意,指杜牧自己。他出外做官不能回乡上坟,所以快要断魂了。第三句多仄声,传达出了急切的口气。急问儿童,是为了能喝口酒避寒,也就是借酒浇愁,而牧童遥指他村,表示本村没有酒家。“牧童”是无忧无虑的意象,与忧愁的游子正好形成对比。四句的结构是起承转合,最后连口酒都喝不上,真是忧愁到了极点,意境浑然统一。所以这是一首清明思亲之作。但是,文人儒士的思亲思乡,又与他人不同。儒士有济世安民的使命,漂泊天涯做官为宦是他们的命运,所以要从这些思亲的百转忧愁中,又能读出儒士对理想的执着才好。

接下来,一起吟诵这首七言绝句:

清    明

唐 杜牧

雨纷

路上行欲断

借问酒何处有

遥指杏

好了,大家可以自由吟诵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聂枫学堂之吟诵微课

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大家好,欢迎来到聂枫学堂之吟诵微课堂,一起跟随聂老师学习古诗文的吟诵,吟啸徐行,读书之美!

by:聂枫阅读

聂枫吟诵(蒙学)

所谓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就是所谓的“三百千千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

by:聂枫阅读

聂枫课堂(吟诵、语文、思品......)

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大家好,欢迎来到聂枫吟诵课堂,一起跟随聂老师学习古诗文的吟诵,吟啸徐行,读书之美!

by:聂枫阅读

聂枫吟诵(《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11篇,反映了周朝初期至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一起跟随聂枫老师吟诵诗经,穿越古今吧!

by:聂枫阅读

聂枫吟诵(古诗文)卷二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

by:聂枫阅读

聂枫吟诵(古诗文)卷一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

by:聂枫阅读

清明节·主题吟诵

不套调,零倒字,以现代通语普通话为基础语音,辨识入声。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原典,以吟诵引领更深层次的自由阅读,以吟诵还...

by:扬子读书

清明

4月5日,又是一年清明。《历书》里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春分后十五天,就是清明,此时处...

by:海霞煦时

清明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

by:阿文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