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人才(作者:过春茸)|2021年第四期

2021-04-22 17:59:4115:48 1256
声音简介

落实立德树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人才

作者:过春茸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也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农业高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的育人使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领跑者、建设者,是新时代赋予农业高校的光荣使命,更是总书记对师生们的期望和嘱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在传统文化中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新时代“德”的内涵融入了热爱国家、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文化自信、劳动奋斗等价值元素,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阐明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新的历史阶段,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必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根本标准,培育具有“三农”情怀、开拓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新时代农业人才,为民族复兴大任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人力资源。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进行针对性部署,为解决“谁来振兴乡村”和“怎样振兴乡村”这一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乡村全面振兴,要注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企业家、乡村电商人才、乡村能工巧匠等,推进农业农村科技杰出人才培养,加强乡村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治理、旅游文体人才的培育引进,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根铸魂育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强农兴农的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务实作风,确立破解改革发展各项难题的勇气和专业素养。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尊重生命、道法自然、知行合一的自然观、哲学观、道德观以及与农耕相关的农业生产、农事节气、农耕民俗及民间文学知识都能激发大学生热爱历史文化,感受人与自然生命和谐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树立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志趣;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关注人的心灵、人性,关注现实生活,对大学生提高道德修为,涵养高尚情操,培育心系社稷民生的大爱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大学生坚定信仰和担当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


农业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就是要让青年大学生坚定学农知农爱农的理想信念,培养“三农”情怀、练就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在服务“三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实现人生价值。对涉农专业学生而言,学农、懂农是基础,爱农是纽带,为农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需要和发挥他们的专业特点。一方面要让他们懂得农业是现代化事业的“基本盘”,“三农”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把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做学农、懂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践行新农科建设,“俯身沉心聚人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同时全球变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对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要。面对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四新”变化,农业高等教育要走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的改革新路径,加快构建新农科建设体系,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探索布局建立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森林康养、食品营养与健康、生态修复等新专业和课程体系;实现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有机衔接,推动人才培养链与科技推广链、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


要让培养的人才能真正立志农业,需要高等院校在示范引领上发挥作用,针对“不沉农”的突出问题,新农科建设强调理论教育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在实践环境中让学生下沉到“三农”领域学习和锻炼。通过设法培养学生“农趣”,坚定学生“农志”,提高学生“农技”,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把“三农”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田地是教室,乡村是课堂,依托农耕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生活情趣与审美艺术、职业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产业和科技前沿技术支撑的新形态劳动,将劳动、健体、修心、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传承优秀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艰苦朴素、苦中作乐、踏实奋进的精神品格和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能力与素质。安徽农业大学科技扶贫的“大别山道路”实践就是将“大别山道路”精神贯穿于产学研用结合、协同育人中,学校又在全省探索“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1000余项,让10多万农民摆脱贫困。“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促进了乡村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项目合作,不仅引领带动乡村经济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而且承担起古老的农耕文明与新时代对接、传统与现代对话、城市与乡村互补的使命。


新农科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的交互融合,在专业实践中涤荡灵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涵养精神。安徽农业大学在走“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发展的先进人物,有“泥腿子教授”胡承霖,科技扶贫专家张子军教授、朱立武教授,扎根基层的2017届毕业生赵九梅同学等。他们不怕艰辛,奔走于农业生产一线,俯下身、沉下心,把论文写在江淮大地上,把学问做到人民的心坎里,把所学服务于基层百姓的生产生活中,这种守得清平、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是脱贫致富的精神密码,对青年学子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进一步坚定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意志。


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凝心聚力留人才”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第一,乡村人才振兴要突出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地位,培育大批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企业家、青年农场主。不仅要吸引来自农村的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还要吸引更多城市高校毕业生、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建筑师、律师、返乡创业者、乡村能工巧匠等技能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才智、建功立业。第二,要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和人才发展长效机制,实施各类人才支持计划,提供必要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建立工资福利、岗位晋升等激励保障措施,探索推行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为扎根乡村的人才谋划成长发展路径;通过政策引导,发挥资金、技术、经营、信息等优势,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激励各类人才在绿色生态农业、电商业及乡村旅游业等产业舞台上大展身手。第三,通过政府各项配套政策,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不断探索乡村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完善产学研、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强高校与农村、农业企业以及国际涉农组织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基地。第四,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公共配套服务,建设宜居乡村,使乡村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活条件,以乡愁留人,以事业聚人,确保乡村人才在各自领域发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主播:汪后强
剪辑:秀丽 |审听: 江淮杂志 张想想
编辑:陈珺  秀丽| 复核:秀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by:谷威1

山林子【立德树人】鹤清智慧教育工作室

山林子先生是中华自然道德智慧文化教育学说的创始人和践行者。四十多年来,他始终遵循优秀传统的继承贵在适时创新的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和...

by:山林子自然慧智心语

《立德树人》鹤清 朗读 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山林子先生是中华自然道德智慧文化教育学说的创始人和践行者。四十多年来,他始终遵循优秀传统的继承贵在适时创新的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和...

by:山林子自然道德智慧诗

百年树人

本专辑收录关于教育的经典文章

by:小锐蕊

怪医杜立德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杜立德医生,非常喜爱动物,他的家里到处都有动物的影子,有住...

by: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子书

怪医杜立德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杜立德医生,非常喜爱动物,他的家里到处都有动物的影子,有住在钢琴里的小白鼠们,有住在食品储藏柜里的兔子们,地窖里还住着一只刺猬。杜...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小树人点歌台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让我们一起穿越回那个听复读机、随身听的日子,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欢迎私信点歌啊,点拨关注,不迷路...

by:为君拔刀_

关键在于落实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文件也是一纸空文,没有落实,在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没有落实,在正确的政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by:喜声有音_K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