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论》

2021-04-29 08:36:1811:42 6045
声音简介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21世纪资本论》。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可能会导致人类社会这艘大船倾覆,防微杜渐,我们应该通过征收累进资本税和资产税来缓和这一矛盾。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相比十几年前,我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很多,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坦诚面对这样的现实,那就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里的穷当然是相对的,在全面小康的背景下,我们普通人能做到衣食无忧,但是和最有钱的阶层比起来,我们之间的财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在十年前,很多人在悲叹,要背三十年的房贷,这是何等的悲催;十年后的今天,抱怨房贷的声音少了很多,因为我们大部分人连首付都已经付不起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的这本《21世纪资本论》中,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托马斯·皮凯蒂一起,来探索这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同时探讨一下,这种局面有没有改善的可能性。
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将通过两部分的内容来介绍本书: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工薪阶层难以致富的原因;第二部分中,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税收制度来缓和贫富差距不断加剧所导致的矛盾。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
为什么我们工薪阶层无法致富呢?书中把人口分为三个部分,50%是最穷的人,40%是无产阶级,10%是较富裕阶层。
50%最穷的人没有自己的房子,收入全靠出卖廉价劳动力,收入常常不够日常开销,经常要借发薪日贷款才能熬到下一个发薪日。
40%的无产阶级,收入来自于劳动,大多数人的收入和开销持平,以租房居住为主,名下基本没有财富,日常开销所购买的家电、家具和汽车都属于消费品,算不上财富,信用卡以及花呗等消费贷款不少,基本不拥有金融资产。
10%的较富裕阶层又可以细分为9%和1%。9%是通常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收入大多也来自于劳动,但是他们的工作以律师、医生及注册会计师为主,劳动收入比较高,他们的财富主要体现在自有的房屋,同时也背负了大额的房贷,名下的金融资产较少。
最后的这1%,他们的主要收入是投资收益,即使工作,也是为了理想和乐趣,劳动收入在他们总收入中的比例很小,他们的财富以金融资产为主,主要是股票、股权和债券,房产只占他们名下资产的一小部分。
以上就是社会人群财富的总体分布了,我们看到穷人和最富有的1%人群从收入方式和消费结构上均有很大的差别:穷人的收入来自于劳动,收入的大部分都被消费了;富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投资,日常开销只用了很小一部分的钱,剩下的收入,继续投入金融资产变成新的本金, 产生巨大的复利效用。
更为闹心的是,穷人会更穷,富人会更富。为什么呢?假设一国的年通胀率是5%,富人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肯定是要跑过通胀的,不然管理资产的财务经理就要走人了,而我们大部分的年薪很少能够保持每年5%的涨幅。通胀不停,工资不涨,我们的收入其实已经在贬值了,这就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逻辑。
库茨涅茨曲线曾提出这样的观点:随着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程度会先升后降,二十世纪上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就出现了这一趋势。结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下降的趋势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特殊情况,在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大背景下,收入不平等程度并不会自动下降,目前全球各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自二战结束后继续拉大,21世纪的不平等程度甚至会超过19世纪。
第二部分,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税收制度来缓和贫富差距不断加剧所导致的矛盾。
既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只会继续扩大贫富差距,那我们只能依靠政策来解决这不断加大的差距了。
一部分有钱人以及一些崇尚进化论的人会表示,富人过好日子,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人过差日子,就算饿死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为什么要通过政策改变呢?如果没本事赚钱的穷人,真能坦诚面对现实,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地饿死,那倒也简单了,只是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反复在告诉我们这么一个现实:穷人是不会安安静静地等死的。当大部分底层人民民不聊生,少部分特权阶级却还在酒池肉林,歌舞升平的时候,后面的故事都已经出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了,有的被称为法国大革命,有的被称为十月革命。
大家可能会认为,这不是有法律嘛,做坏事可是会受法律惩罚的。在大部分没有死刑的国家,法律的作用是限制公民的自由,当一个公民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生病了没钱看病时,法律对于公民的威慑力已经不复存在了。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到饿死的程度,如果一个人能否过上好日子,完全取决于父母是否有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拼爹社会”,那么其他人就没有了努力读书、 努力工作的动力,多余的精力如果完全用在对富有阶级的报复上,在这样一种氛围的社会中,任谁都没法过上好日子。
因此,从底层的逻辑出发,最富有的那1%有责任也有动机,让本国大部分的人民都过上有点小确幸的好日子,让大部分人觉得,与其去和最富有的那些人较劲,自己眼下的小日子还是挺值得一过的,另外,要给大家一条能通过教育成为中产阶级的道路,让所有人都能看得到希望,这样一来,最富有的特权阶级才能安心享受自己的好日子。那么要怎么做呢?
作者托马斯·皮凯蒂提出,可以通过累进资本税和资产税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实行了累进资本税,收入越高缴的税越高,而资产税则是对所有的资产进行征税,包括不动产、金融资产和商业资产,资产税到底是一次性的,还是一年一次或者几年一次,每个国家可以自己规定。
有人认为以上的税收制度是劫富济贫,作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所有的税收收入会用于国家基础建设,包括公用事业、教育、医院等等全民都受益的项目,不单单是穷人受益,包括富人在内的所有人民都可以通过这些建设受益,归根结底,公用事业以及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全社会的福祉,有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在那种环境下,无论有钱没钱,大家都可以安心过日子。
说到这儿呢,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分析了工薪阶层难以致富的原因,我们发现工薪阶层与富有阶层相比,从收入来源与消费结构上差异巨大,从而导致了财富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库兹涅茨曲线提到的二十世纪初期至中叶贫富差距减少的情况,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导致的暂时情况,二战之后的这些年,贫富差距的比例开始继续扩大;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作者提出我们应该通过税收制度,来缓和因为贫富差距不断加剧所导致的矛盾,如果劳动人民无法靠勤劳和努力来改善生活,那么会导致社会动荡,那样的社会,即使有钱人也很难过上幸福的日子,因此减少贫富差距,即使对于富有阶层也是有益的。具体到操作层面,作者提出可以依靠累进资本税和资产税来实现以上的目标。
以上就是《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解读,了解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一朴素的道理,如果其他人都有一个面包吃的时候,我们手上有两个面包,我们会觉得由衷的高兴,因为多出来的面包是对我们实力的肯定,但是如果其他人都没有面包的时候,我们手里有上百个面包,这时候我们就没空高兴了,因为我们要担心别人会来抢我们的面包吃,搞不好抢的过程中还会让我们受伤,虽然抢劫是违法的,但是都快饿死了,违法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因此,为了让我们能有心情好好享受手里的面包,让大家手上都有面包吃才是正经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Genuflector

能不能换气别这么用力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这是目前读者群较为公认的一本解读《资本论》的指导书,结合当下经济问题来理解《资本论》,与纯粹学术性的《资本论》解读书籍相比,本书没那么繁琐,与通俗类《资本论》解...

by:家有好书

21世纪再读《资本论》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可以说《资本论》是影响全球人数最多的著作之一。世界上许多人都知道《资本论》,但却未必读过,...

by:人民邮电_电子书

资本论

Author:Marx,Karl(1818-1883)Title:Capital:ACritiqueofPoliticalEconomy,Vol....

by:硬派老生_龙哥

资本论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

by:YD工作室

资本论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本书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缩译典藏本曾令先、卞彬、金永编译...

by:读书狼_既然

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生于德国特利尔城,是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1844年8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

by:泷水水

资本论

人民出版社2004版资本论

by:icefiref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