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长征精神中铸牢理想信念(作者:孙建国)|2021年第五期

2021-05-27 17:50:2212:12 1170
声音简介

在传承长征精神中铸牢理想信念


作者:孙建国



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历经二万五千里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冲破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无数激流险川和雪山草地,用巨大的牺牲创造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是我们党带领红军追求伟大理想信念的胜利。在这史无前例的伟大征程上,理想信念已成为永远的精神航标。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前进道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广大党员干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长征中,虽然没有了当年的艰难困苦、枪林弹雨和流血牺牲,但是仍然要面对新阶段的重大风险挑战和实践中的棘手矛盾问题。只有接续传承长征精神,高举理想信念之旗,才能不断战胜风险挑战,完成使命任务。


第一,在传承长征精神中始终坚定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一种思想崇尚、政治追求和精神支撑,是行动的基础前提和根本遵循。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生命、革命精神和奋斗力量的源泉。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首气势磅礴、震古烁今的长征诗,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红军将士正是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过草地就有希望”的信念支撑下,凭借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脚踩千难万险如履平地,以惊人的毅力经受住了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自觉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自觉以当年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的精神为镜,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不断增强“政治三力”。要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培植崇高的精神家园,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切实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始终把坚定政治信仰贯彻到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各环节。


第二,在传承长征精神中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担当和必备政治本色。长征途中,国民党以数倍于红军的兵力,进行了多次“清剿”“进剿”“围剿”“搜剿”,一些红军将士被敌人压迫在一些无人山区,只能以岩洞、草棚御寒,以野菜、树皮充饥,斗争环境非常艰苦,形势十分险恶,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染成了长征这条红飘带。红军将士却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斗志,英勇战斗、从不退却,一批倒下去、另一批冲上来。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正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毫不畏惧地跟着党走,毅然踏上艰难困苦之路,使党的绝对领导成为红军不变的军魂。


革命理想高于天,红色基因代代传。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自觉以当年红军将士始终坚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为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持把绝对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定力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坚决把“两个维护”作为第一位的政治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任务中。


第三,在传承长征精神中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在瑞金,毛泽东同志带领战士们打的水井,至今仍润泽着老区人民的心田;在延安,周恩来同志和群众一起纺线的身影,至今仍浮现于人们的脑海。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我党我军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但一次次都能化险为夷、赢得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年红军在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与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以当年红军将士为民打井纺线的精神为镜,不断提升一心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融入日常各项工作之中。要找准困扰基层群众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法,用心用情用功帮助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广度、精度和温度,力求在服务群众的思路举措上出实招,求实效,切实把党的宗旨体现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


第四,在传承长征精神中始终勇于担当作为。勇于担当作为,敢于履责尽责,是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识。坚定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行动上,要靠实践来检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时刻面临着“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扫射,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境地,正是凭着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革命信念,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开启“十四五”,迈步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面对发展道路上的“雪山”“草地”、改革进程中的“娄山关”“腊子口”,要坚持学史力行、知行合一,自觉以当年红军将士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历史担当为镜,大力弘扬跋山涉水、攻坚克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直面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急难险重任务,迎难而上、排除万难、攻关夺隘,勇于当先锋、打头阵、做模范。要立足岗位办实事、奋发有为解难题,不断增强干事创业必备本领能力,振奋精气神,弘扬正能量,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岗位职责,为全面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作者单位:省广播电视局)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主播:袁方

剪辑:秀丽 |审听: 江淮杂志 

编辑:苏黎黎| 复核:秀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各路红军开始长征,总共历时两年,纵横十四个省,行程达65000多里。慢慢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多次战役。跨越了近百条江河,翻阅了...

by:also白

长征精神|长征故事|百年民族精神

长征是指在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转移。长征开始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

by:静默何处

精神与理想:长征胜利的6个理由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适读人群:大众“中国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业绩之一”,“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现代史诗。”(...

by:齐民文化_电子书

张金山评书:长征演义 | 长征精神 | 长征故事 | 刘兰芳弟子评书

●生动再现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彭德怀、徐向前、贺龙、叶剑英、徐海东等长征风云人物、共和国先驱。●全面演绎长征最壮烈的历史画面,让历史告诉我们,...

by:张金山书场

家族精神传承

家族的家风、家训、家谱都是家族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家族的文化根源。我们通过这个专辑,宏扬家族文化,传承精神财富,凝聚家族力量,造福家族后代,丰富中华文化...

by:岐山文治

长征

本评书改编自王树增先生的红色经典《长征》。采用全景式多视角,全面展现了长征艰苦卓绝九死一生百折不回的狭路。让我们在历史中汲取营养,汲取力量。锻造我们的精神理想信...

by:江海舟行

长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带你重走当年的长征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

by:忻筱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