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调吟诵«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生民»245

2022-11-26 00:53:2003:38 19
所属专辑:《诗经》吟诵
声音简介
唐调吟诵«诗经»
大雅•生民之什•生民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
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
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
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题解】这是周人纪录关于他们的始祖后稷的传说,歌咏其功德和神迹的诗。第一章写姜嫄履迹感孕的神异。第二章写后稷诞生的神异。第三章写后稷被弃而不死的神异。第四章写后稷在幼年所表现的对农艺的天赋才能。第五、六章写后稷对农业的伟大贡献。第七、八章写祭祀。
【注释】1、民:人,指周人。2、时:是。姜嫄(yuán):传说中远古帝王高辛氏(帝喾)之妃,周始祖后稷之母。姜是姓。“嫄”亦作“原”,是谥号,取本原之义。以上二句言姜嫄始生周人,就是指生后稷。喾(库kù):亦作“俈”,古帝王名。《史记 三代世表》“帝俈,黄帝曾孙。起黄帝至俈四世。号高辛。”3、禋(yīn)祀:一种野祭。祭时用火烧牲,使烟气上升。这里似指祀天帝。一说指祀郊禖(méi)。禖是求子之神,祭于郊外。4、弗:“祓(fú)”的借字。祓是除不祥,祓无子就是除去无子的不祥,也就是求有子。5、履:践,踩。帝:天帝。武:指足迹。敏:脚拇指,“武敏”就是足迹的脚拇指。歆:欣喜。姜嫄践巨人脚印而感生后稷的故事是周民族的传说。(或疑履迹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即一种象征的舞蹈。所谓帝就是代表上帝的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随其后,践神尸之迹而舞。)6、介:息。这句是说祭毕休息。7、震(shēn):娠,就是怀身。夙:肃,言谨守胎教。8、时维后稷:即是为后稷。后稷又名弃。9、诞:发语词,有叹美的意思。弥:满。弥厥月:言满了怀孕应有的月数。10、先生:犹言“首生”。如:读为“而”。达:滑利。这句是说头生子很顺利地出生。11、坼(chè):裂。副(pì):裂开,剖开。这句是说生得滑利不致破裂产门。12、菑(zāi):“灾”的异体字。13、赫:显。这句是说因上述的情况而显得灵异。14、不(pī)宁:不安宁。宁、康:都训“安”,言上帝莫非不安享我的禋祀吗?这是写姜嫄的惴惧。践大人迹而生子是大怪异的事,姜嫄疑为不祥,所以下文又说“居然生子”。15、居然:徒然。生子而不敢养育所以为徒然。这里三句辞义和下章紧相连接。16、寘(zhì):即“置”,搁。隘:狭。这句是说将婴儿弃置在狭巷。17、腓(féi):隐蔽。见《小雅·采薇》(Y-007)篇。字:乳育。18、平林:平原上的树林。19、会:适逢。这句是说适逢有人来伐木,不便弃置。20、呱(gū):啼哭。21、实:与“寔”同,作“是”解。覃(tán):长訏(xū):大。22、载:满。以上二句言婴儿哭声壮大。23、匐:古音“必”。匍匐:伏地爬行。24、岐:知意。嶷:古音“逆”,认识。克岐克嶷:是说能有所识别。25、以:同“已”。就:求。以上三句是说后稷当才能匍匐的时候就很聪颖,能自求口食。26、蓺(yì):种植。荏(rěn)菽:大豆。这句的“蓺之”两字贯下“禾役”、“瓜瓞(dié)”等句。27、旆旆(pèi):即“芾芾(fèi)”,茂盛。
28、役:《说文》引作“颖”,禾尖。穟穟(suì):美好。29、幪幪(měng):茂盛覆地。30、唪唪(běng):《说文》引作“菶菶(běng)”,多果实貌。以上五句是说后稷知道游戏时候就爱好种植,所种瓜谷无不良好。31、相:助。以上二句是说后稷的收获有助成之道,即指下文茀草等事。32、茀(fú): 拔除。33、黄茂:指嘉谷。34、方:整齐。苞:丰茂。35、种:犹“肿”,肥盛。褎(yòu):禾苗渐长貌。引申为出众。(《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后以“褎然举首”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36、发:舒发。秀:初长穗。37、坚好:言谷粒充实。38、颖:垂穗。栗:犹“栗栗”,众。以上五句依禾生长成熟的次第描写禾的美好,言外见出人工之善。39、邰(tái):地名,又作“斄”,音同。邰故城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这句是说后稷到邰地定居。相传后稷在虞舜时代佐禹有功,始封于邰。40、降:天赐。41、秬(jù):黑黍。秠(pī):一种黑黍。《尔雅?释草》:“秠,一稃二米。” 稃(fú):指米粒的外壳。42、穈(mén):赤苗嘉谷(初生时叶纯色)。芑(qǐ):白苗嘉谷(初生时色微白)。43、恒(gèng):遍;满。“恒之秬秠”言遍种秬秠。44、是获是亩:收割而分亩计数。45、任:犹“抱”。46、肇:始。以上五句言遍种四种谷,成熟后收获抱负而归,始祭上帝。47、揄(yóu):《说文》引作“舀”,取出。48、蹂(róu):通“揉”,揉搓。49、释:淘米。叟叟:亦作“溲溲(sōu)”,释米之声。50、烝:同“蒸”。浮浮:《说文》引作“烰烰(fú)”,热气上升貌。以上四句写准备用于祭祀的米和酒。
51、惟:思。言思念于祭祀的事。52、萧:香蒿。祭脂:即牛肠脂。祭祀用香蒿和牛肠脂合烧,取其香气。53、羝(dī):牡羊。軷(bá):祭道路之神。因为将要郊祀上帝,先祭道神,就是《说文》所说“将有事于道,必先告其神。”这句是说取牡羊为牲以用軷祭。54、燔(fán)、烈:烧烤。这句是说将萧与脂烧燎起来。55、岁:古读如“雪”。嗣岁:来年。这句是说祭祀是为了兴旺来年,意思就是祈求来岁的丰年。56、卬(áng):我。57、豆:盛肉食器,木制。登:瓦豆。
58、居:安。歆:享。59、胡:犹“何”。臭:气息。即指上文“其香始升”的香。亶:诚。时:得其时。这句是说何以那馨香之气这样地真正得其时呢,这是赞美的话。60、迄:到。以上三句是说后稷始创周人的祭祀制度,直到于今,庶几乎没有获罪于天,遗恨于心的事了。
【参考译文】
是谁生下第一代周人,姜嫄就是那位母亲。
且说周人怎样降生?有一天姜嫄行禋祭,因为无儿求上帝。
她踩着上帝的脚拇指印,心里欢喜。就在那里停下来休息。
她怀孕了,不敢大意。后来生了孩子,那就是后稷。
姜嫄怀足了十月胎,头生子像只小羊滑下来。
不破也不裂,无灾又无害。这些事情显得多奇怪。
莫非上帝不愉快,我的祭祀他安享。
教我有儿不敢养,白白生下来。
把他扔在胡同里,牛羊一起来喂乳;
把他扔在树林里,恰巧有人来砍树;
把他扔在寒冰里上,鸟儿展翅将他护。
鸟儿飞去了,后稷哇哇哭。
哭声又长又洪亮,大路上听得蛮清楚。
后稷才会爬,就显出智慧,能把食物找到嘴。
他去种大豆,大豆棵棵肥。
满田谷穗个个美,麻和麦子盖田野,大瓜小瓜都成堆。
后稷种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诗经》唐调吟诵

中文经典诵读系列之五《诗经》王财贵教授主编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教育出版社

by:西园国学

唐调吟诵

本专辑为唐文治及唐文治弟子陈以鸿、萧善芗,乃至众多学习传承唐调的文友们关于唐调研习的音频。

by:广元市国学研究会

唐调吟诵

听遍传统吟诵调之二,唐调吟诵专辑!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咬字最为真,倒字乃浮云,传统调是基础,见字而歌终为本。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原典,以吟诵...

by:扬子读书

《孝经》唐调吟诵

《孝经》整本吟诵开始啦!清代唐文治先生吟诵调,小雅老师2013年传调。

by:小雅古诗文工作室

大学 唐调吟诵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

by:小雅古诗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