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章 句 上 2

2021-07-19 00:00:0104:52 1128
声音简介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滕文公做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经过宋国,会见了孟子。孟子和他讲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开口不离尧舜。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见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天下的真理只有一个。成对齐景公说:‘那人是个男子汉,我也是个男子汉,我凭什么怕那人呢?’颜渊说:‘舜是怎样的人?我是怎样的人?有作为的人也应像他那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会骗我吗?’现在的滕国,截长补短,还有将近方圆五十里的土地,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书经》说:‘那药吃了如不叫人晕头涨脑,那种病是好不了的。’”

滕定公去世,太子对他的师傅然友说:“过去在宋国,孟子曾和我谈话,我一直难以忘怀。现在不幸父亲去世,我想请您到孟子那里问问,然后再办丧事。”然友便到邹国去问孟子。孟子说:“这样很对呀!父母去世,本来就应该让自己把悲痛尽情宣泄的。曾子说:‘父母健在时,依礼去奉侍;他们去世了,依礼去埋葬,依礼去祭祀。这才可算是尽到孝心了。’诸侯的礼节,我没有学过它;即便如此,却也听说过:从天子直到老百姓,实行三年的丧礼,穿着粗布缝边的孝服,吃着稀粥——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的。”


然友回国传达了孟子的话,太子便决定行三年的丧礼。父老官吏都不愿意,说:“我们宗主国鲁国的历代君主没有实行过,我国的历代君主也没有实行过,到你这一代却来改变成法,这是要不得的。而且《志》说过:‘丧礼祭礼一律依照祖宗成法。’意思是说,我们是有成法可依的。”太子便对然友说:“我过去不曾做过学问,只喜欢跑马舞剑。现在,父老们官吏们都对我的主张不满,恐怕这一丧礼不能够让我尽心竭力去做,您再替我去问问孟子吧!”于是,然友又到邹国去问孟子。


孟子说:“是的!这种事是求不得别人的。孔子说过,‘君主去世,政务任由宰相处理,世子喝着粥,面色墨黑,走近孝子之位便哭,大小官吏没有人敢不悲哀,这是因为世子带了头。’上位者有所爱好,下位者一定爱好得更加厉害。君子的德好像风,小人的德好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这件事完全取决于太子。”然友回来向太子转达。太子说:“对,这事真的取决于我。”于是太子居于丧庐中五月,不曾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官吏同族都很赞成,认为知礼。等到举行葬礼的时候,四方人都来观礼,世子表情的悲戚,哭泣的哀痛,使来吊丧的人都很满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朋友1169

太好了!

猜你喜欢
孟子 滕文公/告子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本部是南师对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两篇演讲记录。因“滕文公”篇讲稿遗失,故与“告子”篇合而为一。在这本书里,南师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

by:菩提雅舍

国学《孟子》滕文公

诵读国学经典解析《孟子》滕文公虚空济虚空先生文字版

by:弘扬虚空盧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三篇滕文公

滕文公上篇凡五章滕文公下篇凡十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滕文公篇的主題是談是非,談君子可以做甚麼事,君子又不可以做甚麼事。所謂的...

by:大師兄文山不泥